1、歷史文化 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等。我國自古就有佩戴香囊的習俗,最早在商周時期出現,尤其是唐、明清時期,民間瘋迷,成為時尚,被達官貴人追逐。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開始有香囊治病的記載。而苗族的香囊代代相傳了幾千年,年輕人還將香囊作為定情信物。 2、作用原理 香囊起作用的是囊中的香料。主要有丁香、沉香、檀香、小茴香、肉桂、豆蔻、八角、蒼術、白芷、川芎、艾葉、冰片、薄荷,藿香、佩蘭等等具有濃郁氣味的中草藥。這類芳香氣味的中草藥含有較多的揮發油,氣味清香純正、持久,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當多種藥材揮發油一起散發出來,在人體周圍形成高濃度的小環境,像一道天然屏障,像給身體穿上了一層天然的“防疫衣”,起到防蟲防蚊防病毒作用。
3、功效與組方 不同藥方組成的香囊有不同的功效,制作時要根椐需要組方: (1)防治疫毒,防流感。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記載:“避疫氣,令人不染”。方藥主要由蒼術、藿香、艾葉、吳茱萸、雄黃、冰片、樟腦等氣味溫香,走竄,深沉,持久的中草藥組成。
4、用法 香囊一般掛在胸前,一人一個,置于鼻前聞,每日2次,每次3分鐘,晚上睡覺時放置枕邊,每周更換一次。 5、制作方法: 選上好的香味藥材打碎成粒或成粉,混勻,約10-30克裝入大小合適的透氣的紗布袋或茶包袋中,塞入棉花,扎緊或封口,再套上一個有流蘇、掛繩、等配飾的絲綢袋子,一個漂亮的香囊就制作成功了。 6、溫馨提示: 香囊雖好,這三類人群是不合適的:
參考資料: [1]中藥香囊.百度百科[EB/OL] [引用日期2020-02-28] [2]木立.談談香囊的功效與制作[J/OL] .個人圖書館.2015-06-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