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是非常迷人的一種多肉植物,它的葉片可以用來美容,我們平常都是用來治療輕度的燒傷、燙傷或曬傷,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比如庫拉索蘆薈,就是將它葉片里的凝膠取出來之后,涂抹在曬傷處就可以了。 蘆薈原本是生長在溫暖干燥的荒漠地帶的,而養成盆栽之后,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最關鍵的就是給予合適的土壤、保持溫暖的環境和控制澆水。 如果想要繁殖蘆薈,可以直接用分株的方法來培育,蘆薈盆栽生長兩三年后,在根莖底部就會長出一些側芽,這些側芽長大一點,就可以直接切割下來。 一般是等側芽長到5厘米以上,就可以在春暖后換盆,換盆的時候將側芽連帶根系切下來,放在通風處晾干傷口,等過了3~5天之后,傷口愈合,再重新用新的盆土扦插,要注意剛剛扦插的側株不要用太大的花盆,一般是用比較小的容器,底部有排水孔,用一些沙質土進行扦插,過5天之后再給水。 在室內養護盆栽蘆薈通常會遇到5個問題: 1、光線過少 蘆薈是比較喜歡充足的陽光的,它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才能生長健壯,無論是哪個蘆薈品種,每天都需要有較多的陽光才能生長旺盛,如果缺乏光照,蘆薈會長得比較弱,甚至會停止生長。 如果你發現蘆薈有土壤的狀況一直比較蒼白,那就是光照不足了。 可以將盆栽蘆薈擺放在窗臺或陽臺上,最好是擺放在朝南或朝東的窗臺,每天給較多的直射光,在天氣比較炎熱的時候,下午的時候要適當遮蔭,在冬天,盆栽蘆薈一定要搬到室內,也要多給一些光照。擺放在窗臺上的花盆,可以每隔兩三個月轉一次盆,保持植株長得更加均勻,避免長歪了。 2、澆水過多 這也是室內養護盆栽蘆薈經常容易出現的問題,要知道蘆薈的葉片和根莖里都是飽含水分的,它們儲存了較多的水分,如果土壤經常潮濕或積水,那蘆薈很容易腐爛,在蘆薈的葉心處一定不能長期殘留水分,否則會導致葉心腐爛了。 蘆薈是非常耐干旱的,即便有較長時間一段時間沒給它澆水,它也能保持存活,最多就是葉子蜷縮,枝條干枯,及時補充水分,它又能重新恢復健康的狀態。反而是澆水過多,導致的根莖腐爛就很難恢復,甚至會導致植株直接腐爛了。 每次給蘆薈澆水之前,都要確保土壤已經完全干透了,不要澆水太頻繁,在冬季天氣變冷后,更是要保持土壤微微干燥的狀態。 3、使用合適的土壤 栽培蘆薈一定要使用一些疏松排水好的沙質土,可以在土壤中添加兩三等份的河沙或珍珠巖,保證蘆薈的根系長得更好,也能很好地避免土壤積水。 4、貼在玻璃上養 這也是很多人在室內養護盆栽蘆薈容易出現的問題,蘆薈的葉片貼在玻璃上,在夏天溫度比較高,光照比較強烈的時候,葉子就容易燒傷,也就容易造成葉子曬傷,如果葉片上出現一些較大的棕色斑點或斑塊,那就是曬得太多了。 5、如何促進蘆薈開花 如果是剛剛換盆的蘆薈,不要急著澆水,也不要急著馬上曬大太陽,剛換盆的蘆薈可以慢慢見光,過3~5天后再給水分。 養蘆薈想要促進開花,就要注意給足光照,控制澆水,還要保證土壤底部有適當的有機肥,另外注意讓盆土保持略微干燥的狀態,環境保持常年溫暖干燥,這樣才能容易孕育花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