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你想去哪里? 也許有人會說:我想去山水田園間,洗洗心,清清肺,沐浴在春和景明下,暢快地撒歡;也許有人說:我想去熱鬧的商場,看人來人往,復享往日的繁華。也許還會有人說:我想去寺廟,安撫沉痛之心,再為遇難之人祈福;一場疫情,帶給了每個人不同的痛,但是最終,人人都會找到撫慰自己的方式。 對我來說,最想在疫情結束后,去尋訪和探望那些存于山水之間,藏盡了人世煙火,但又獨立于塵世之外的古橋。想看看它們,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后,如今卻依然能頑強殘存的樣子。 從小,便對古橋有情結,年齡越大,情結反而越深。 總覺的世間一切事物在經過時光的過濾后,都會充滿美感,越久遠越美,越殘破越美。古橋雖破舊,但充滿了人類生活的熱烈氣息。 我想,也許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都橫亙著一座靜默的老橋。 這座老橋從你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了許久。童年的你,和伙伴在上面奔跑、玩耍。青年的你,在橋上與父母離別,在他們的注視下,去遙遠城市求學、工作。待到年邁時,回歸故鄉,所有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但唯有那座老橋,和少年時的一樣,長滿青苔,沉默不語。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每一座有歷史的城市中,幾乎都會有古橋的身影。 燕趙的聯拱平馳,屹立在駿馬秋風的冀北,氣勢雄壯;水鄉的薄拱輕盈,凌波于杏花春雨的江南,秀麗如畫;泉州安平長橋,一如壓海長堤,雄健為閩南之冠;大渡河邊,群山高聳,瀘定橋一線橫空,凌云飛渡。 千百年來,無論經歷了多少戰火紛飛,風雨摧殘,可那屹立在中國的古橋,卻始終青蒼不息。 總覺得中國的古建筑里,古橋最為智慧。它有一種虛幻易逝的圓滿,就像一位智慧通達的老者,靜靜地坐在那里,心已出世,可身子還在俗市之中,接引眾生。千百年來,早已將人世情長看的透透的它,卻依舊選擇慈悲的守護,默默地在此岸和彼岸之間引渡著。 涼風乍起時,憑欄韓水岸,望江上明月升,不知你是否也會想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雖說江流宛轉,物是人非。可古橋,卻依舊沐浴在古時明月之下,也佇立在今夕之朝。 看一座古橋,就是看一段歷史,一種文化,一個故事,一縷情絲,一方煙火,一場回憶。古橋,是人世間最情長的地方。 ![]() 沈從文說:在青山綠水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發。 古橋,既是方寸之間,也是天涯萬里。 王家衛說:“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來就再也遇不見了,這就是人生。”人生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錯過,萍水一逢后,又繼續各自向左走向右走,相忘于江湖。 ![]() ![]() ![]() 一橋枕清夢,人間世日長。 古橋,浸透著人們的眷念、彌漫著老時光的況味。 從古到今,它總能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畫一般的意境,詩一般的情感。從《詩經》“親迎于渭”“造舟為梁”,到清代黃仲則的“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之句,歷代詩人詞客,總會以橋詩入畫,或以畫記橋,觸緒牽情。 ![]()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闌干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冶春絕句》中,王士禎的橋,是美好春日的浪漫邂逅。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桿看落暉。” 《自題像》中,黃巢的橋,是繁華落盡后的沉靜豁達。 中國的文化,在橋的這一頭,蜿蜒到橋的那一頭。寫不完小橋流水,念不盡畫橋一望,半煙半雨,半夢半醒。橋上望一路的山水風景,橋邊吟一路的人生畫卷。彼岸如畫,往事如煙,一橋,一念。
![]()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一座橋也有一個橋的命。每次去江南旅行,總要長久地駐留在古橋上,呼吸著它的氣息,打量著它的前世今生。它從何時出現?歷經怎樣的故事?承載了多少的悲歡離合?看透了多少的人世情長?思想恣意地馳騁著,就像推開了一扇緊掩的木門,走進了另一種歲月。 清溪隱隱,飛橋迷離。晚煙晨霧,一橋鎖舊夢。恍若塵世之間,又在塵世之外,美景入心,一行一吟。村落深幽,槳櫓吱呀,隔案人家,有如在畫。聽水聲幽幽,看漁舟輕泛,撐一支長篙,點一痕漣漪。江南枕水人間,便如世外桃源。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 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三月,春、雨、油菜花、新綠、鄉野、拱橋、老屋,當這些元素并置眼前時,便是人間煙火極致處。 疫情之后,不知你是否也愿意同我一樣,再去探一探那古橋? ![]() 編輯 | 途媞 -參考資料- 《陳從周說橋》 《每一座古橋,都有一個故事》 -特別鳴謝攝影- 行攝大表哥、甪直古鎮、 天山百度、子夜鳥PHPTO 陳帆fotochen、bbe022001 誰最中國「誰園」直播間 帶大家逛茶山訪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