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拍攝的明孝陵。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次年馬皇后崩葬于此,謚號“孝慈”,因此稱之為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71歲時駕崩,與馬皇后合葬 明代舉行大典時,除文武百官及軍事儀仗排列兩側,還將人工馴養(yǎng)的獅子、大象等動物裝在籠里,放在御道兩旁,以壯皇威。皇帝死后,需要相同的排場,因此便有了明孝陵前種類繁多的石像生 南京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紫金山南麓, 孫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地。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先生靈柩由北平西山碧云寺南下移櫬至中山陵。圖為孫中山先生靈柩安放處 從下關到紫金山的筆直大道,主干道已完成,正在進入掃尾階段。圖片中的左前建筑為明故宮遺址 1929年的南京南門大街,地上的石板路已經(jīng)磨損的很厲害了,但依舊車水馬龍,一片繁華 南京秦淮河。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后改稱秦淮。秦淮河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其航運、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明 城墻下的玄武湖。幾名游人正在登上畫舫,準備乘船游覽玄武湖 1929年,南京的一家茶館內(nèi)景象。 方桌長凳,一壺香茗,便有了半日閑適時光 1915年夏,南京郊區(qū)的三名農(nóng)民在小河邊齊心協(xié)力踩著水車灌溉農(nóng)田 燕子磯附近的鄉(xiāng)村小學校,圓頂?shù)男I岱浅S袀鹘y(tǒng)建筑特色,學校的操場上擺放著單杠和滑梯。遠山如黛,一派田園風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