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古出土的許多文物中,其中不少都是樂器類文物,比如最為著名的有曾侯乙編鐘,還有那個曾侯乙建鼓底座,賈湖遺址出土的那件9000年的賈湖骨笛等等,這些都是震驚國內外的中國古代樂器。 我們接下來要來介紹的這件千年樂器和曾侯乙建鼓底座算得上是同一個類型的,我們知道曾侯乙建鼓底座那絕對的國寶中的國寶,至今為止我們的專家都無法成功復制出來,因為曾侯乙建鼓底座實在是一件黑科技產物,就連3D打印技術都束手無策。 而我們這件樂器呢?其實同樣也是如此,被譽為迄今為止全國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建鼓座,而且它的制作工藝同樣讓專家驚訝,而且外形的確是精美到了極點,特別是上面的“神鳥”雕飾,至今也是考古獨一份。 這件樂器就是來自戰國時期的“蟠蛇紋建鼓座”,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非常的有腔調,雖然如此,但是“蟠蛇紋建鼓座”的身世卻比較的坎坷,一度被盜墓賊給盜走,而后一直下落不明,直到2019年才被山西警方給成功追繳回來。 其實那一次山西警方共計追回了5000多件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26件,而“蟠蛇紋建鼓座”就是其中一件,當時的“蟠蛇紋建鼓座”重新現世真的是讓考古界震動,因為這座“蟠蛇紋建鼓座”的體積真的非常大,直徑77cm,高47cm,重80kg。 再者“蟠蛇紋建鼓座”比起曾侯乙建鼓底座絲毫不遜色,上面的裝飾物同樣讓人咂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有什么牛、羊,人物等。 估計這里其實很多人還是不明白到底“蟠蛇紋建鼓座”是作何用的樂器?其實就是古代的那種敲鼓的底座,看到上圖大家應該就更加明白了,一般完整的建鼓是由建鼓、建木、建鼓座三大部分組成,而一般的話考古出土的只有建鼓座,因為建鼓、建木都是由木質制作而成,為此容易壞掉。 而“蟠蛇紋建鼓座”的“神鳥”雕飾更是被考古專家被譽為是考古首次出土發現,據悉在這座“蟠蛇紋建鼓座”有著溝通天地人神的奇效,一般主要運用在大型的祭祀禮儀中,當然了軍隊中也會經常使用,看過影視劇的朋友肯定知道,一般兩軍對壘前,雙方陣營的士兵都會擊鼓為各自助威。 如今的這座“蟠蛇紋建鼓座”更是被列為了國家一級文物,絕對的國寶中的國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