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先生的治癌特效方 :攻癌奪命湯 “攻癌奪命湯”由李可老先生自創并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各種癌癥,收效甚佳,此文論述攻癌奪命湯的來源及部分應用。 攻癌奪命湯是我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所創, 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鱉子、醋鱉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殼、黃藥子、生半夏、鮮生姜、元參、牡蠣各30g,大貝15g,由茨菇、山豆根各10g,“全蟲12只,蜈蚣4條,明雄黃1克”(研粉吞服),19味藥組成。 本方脫胎于蘭州已故名醫董靜庵先生之驗方“海藻甘草湯”, 原方主治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g,全蟲12只、蜈蚣1條組成,水煎服。 我師董老意,加量3倍,蟲類藥研粉吞服,以加強藥效。 另加鱉甲、消瘰丸(元參、牡蠣、大貝)、夏枯草、生半夏、鮮生姜,大大加強了養陰化痰,攻堅散結之力。 曾治愈甲狀腺腺瘤24例,甲狀腺瘤左鎖骨上凹淋巴結腫大疑惡變5例, 缺碘性甲狀腺腫12例,頸淋巴結核4例,泛發性脂肪瘤5例,腦瘤術后復發1例。 多數在半月內痊愈,無復發。 1961年后加木鱉子、蛇舌草、蚤休、黃藥子、山豆根、明雄黃,基本定型。 經臨床運用40年,用治多種惡性腫瘤,竟獲奇效。茲選錄驗案數則如下: 惡性淋巴瘤 景某某,女,65歲。 1977年8月15日初診:頸左側腫物40天,初起如黃豆大,未及1個月,猛長如初生嬰兒頭大,并向下蔓延至左鎖骨上窩,凹凸如巖,堅硬不移。 頸右側及頰車穴下方腫塊6個,大如杏核,連成一串,堅硬不移; 雙腋下,雙腹股溝淋巴結皆腫大如棗,推之不移。 隨腫塊之逐日增大,上則頭痛如破,氣喘痰壅,胸部憋脹,面色灰滯,神識昏糊。下則二便閉結,溲若濃茶。 口臭熏人,苔黃厚膩,中根黑燥,六脈沉滑數實。(后經山西腫瘤醫院病檢,確診為“左頸部彌漫型惡性淋巴瘤混合細胞型”,病理號3054) 辨證屬痰毒彌漫二焦,毒入血分,阻塞氣機,蒙蔽神明重癥。 擬攻癌解毒,滌痰通腑,軟堅散結為治, 以攻癌奪命湯合礞石滾痰丸掃蕩血毒: 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鱉子、生半夏、鮮生姜、萊菔子(生炒各半)、黃藥子、鱉甲、生牡蠣、浮海石、海蛤殼、元參、蚤休各30g,大黃、大貝、桃杏仁各15g,山茨菇、山豆根、紅花各10g, 以蛇舌草、夏枯草各120g,煎湯代水煎藥,煎取濃汁600ml,日分3次服,7劑。 另以全蟲12只、蜈蚣4條、明雄黃1.2g研末沖服,每日一劑。 8月23日二診:患者服首次藥后約1刻鐘,突覺滿腹上下翻騰,五臟如焚,欲吐不得,欲瀉不能,煩躁欲死,旋即昏厥。 我急赴病家,患者已醒。 訴剛才出一身臭黏汗,吐出膠黏痰涎半痰盂,胸膈頓覺寬敞,唯覺困乏而已。 診脈和勻,此乃藥病相爭,正勝邪卻之佳兆。 《內經》有“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記載。一旦出現瞑眩現象,必有非常之效。囑原方續服。 服2~7劑時,每日暢瀉污泥狀夾有膿血、膠黏痰涎,奇臭極熱之大便1~2次,尿已轉清,胸憋氣喘已愈七八,頭已不痛,神識清朗,食納大增,全身腫塊變軟。 囑原方加嫩胡桃枝之扶正化瘤,續服7劑。待大便中無穢物后2日,去大黃。 9月1日三診:服藥14劑,左頸部腫物縮小1/2強,右頸及頰車穴下之腫物消至黃豆大,精神健旺,面色紅潤,稍覺氣怯。 原方去礞石滾痰丸,加野黨參30g,靈脂15g,10劑。 9月13日四診:左頸部腫物已消至雞蛋大,其余已消盡。原方10劑。 11月1日五診:患者帶藥回村,至9月22日,腫物消散如胡桃大, 27日全消。計經治2個月,服藥34劑,臨床緩解。 唯覺干渴氣怯,舌紅無苔,脈沉滑。為疏丸方,峻補元氣,養陰化痰,拔除病根: 全河車2具,白參、靈脂、元參、天冬、山茨菇、川貝、牡蠣、海蛤粉、漂海藻、昆布、黃精各30g,大蜈蚣50g,全蟲120只: 共研細粉,夏枯草1500g熬膏,加煉蜜為丸10g重,早晚各服1丸,生甘草10g,煎湯送下。 俟后,其義子來告,丸方未服,病已康復。至1981年春,遇其女于街頭,詢之,體健逾于往年。因生活困難,丸方終未服用。計已臨床緩解3年半。 本文方藥僅供中醫經方學習參考,不能自己試用。 本文轉自網絡,本文版權所有歸原著作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系小編刪除。 |
|
來自: 昵稱2882515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