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現在 2020-04-02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中國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比肩的偉大詩人。陶淵明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說生于何時何地。于是,在陶淵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現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個版本。陶淵明的身世也成了難解之謎。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宜豐學者凌誠沛主持組建了“陶淵明始家宜豐”研究小組。前后經過近20年的調研考證,他們確認陶淵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淵明時年29歲,與妻及子離開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淵明一家在潯陽居住了24年。其間,陶淵明因王氏妻亡,繼娶潯陽翟氏。公元416年,陶淵明52歲,與妻翟氏帶幼子佟回到宜豐故里,修葺南山舊宅而居之,11年后,陶淵明卒于星子栗里,后歸葬康樂縣義鈞鄉之七里山即今宜豐澄塘鎮的七里山。上述考證的結果,第一次給了陶淵明生平事跡一個清晰完整的印象。

    青少年時期(28歲以前)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過大司馬,祖父、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但陶淵明的父親死得早,淵明少年時,家運已衰落,“少而貧苦。”他自述:“自余為人,逢運之貪。簞瓢屢罄,絺綌冬陳。”(《自祭文》)但物質生活雖然貧乏,陶淵明的精神生活卻很豐富。他學習儒家《六經》,學習《老子》、《莊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遠翥”,頗有“佐君立業”的政治抱負。而另一方面,匡廬山水和田園風景,也使他愛好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學仕時期(29-41歲)晉代的門閥制度,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那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29歲時他進入官場,當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職自解歸家閑居。以后又先后幾次出任小官,不僅無由施展濟世抱負,而且于“志意多所恥”。最后一次為官是當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場黑暗,“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辭官歸田。

    歸田時期(42-63歲) 陶淵明歸田之后,即在家鄉過著躬耕隱居的生活,并親自參加了農業勞動。親自撰寫《五柳先生傳》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這使他改變了鄙視勞動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勞動的價值;也在與農民的共同勞動和交往中,對他們產生了親切的感情。在他晚年,生活貧困,“老至更長饑”,但他不受“嗟來之食”,拒絕權貴的饋贈,表現出君子固窮的志氣。

    隱逸詩人俗稱五柳先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同時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以及他的隱居生活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下面結合陶淵明的詩歌對此作出探討。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于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高官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注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茍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來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此后,他又為彭澤縣令,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后,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已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挽歌詩》中第二首自挽詩中,詩人對死后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

    隱退原因關于陶淵明的出仕與隱退,人們習慣于從社會大環境崇尚隱逸之風和他內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釋。其實,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經歷,歷史地具體地去分析他為何隱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可歸結為兩點:一是陶淵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現實使然。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征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閑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處于一個崇尚自由、玄風扇熾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系。就是這種崇尚自然、悠然灑脫的天然稟賦,使他不堪“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而最終掛官歸田。他寫了《歸去來兮辭》,在詩中他十分坦誠地講,就任縣令,是為生計所迫;之所以辭職,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寧可餓肚子,也不愿違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了。在《歸園田居》中,詩人歌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短短幾句,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溢于言表。因“質性自然”“本愛丘山”,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 陶淵明歸隱田園不僅要與他率真的個性結合考慮,更要從廣闊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體察,他的入世與出世可以說都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雖最終解職歸田,但他少壯時,卻是有一番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的思想的。在《飲酒》、《雜詩》等詩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開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蕩: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于“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斗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愿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于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五柳先生傳

    魏晉: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3.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5.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6.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 一作:誤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7.雜詩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8.讀山海經·其十

    魏晉:陶淵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

    9.歸園田居·其二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0.歸園田居·其五

    魏晉:陶淵明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詠荊軻

    魏晉:陶淵明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12.飲酒·其四

    魏晉:陶淵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13.歸園田居·其四

    魏晉: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14.移居二首

    魏晉: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15.四時

    魏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16.讀山海經·其一

    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17.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于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于俗內,負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于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愿在發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愿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愿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愿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愿在竹而為扇,含凄飆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愿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考所愿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于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余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于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凄凄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于云端。鳥凄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于時畢昴盈軒,北風凄凄,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閑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托行云以送懷;行云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于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余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于八遐。

    18.擬挽歌辭三首

    魏晉: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旁。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19.酬劉柴桑

    魏晉:陶淵明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20.自祭文

    魏晉:陶淵明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绤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匪貴前譽,孰重后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停云

    魏晉: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載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實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22.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23.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魏晉:陶淵明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我行豈不遙,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24.和郭主簿·其二

    魏晉: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25.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26.己酉歲九月九日

    魏晉:陶淵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27.形影神三首

    魏晉:陶淵明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贈影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余平生物,舉目情凄洏。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影答形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神釋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28.九日閑居

    魏晉:陶淵明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29.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魏晉: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30.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魏晉:陶淵明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1.詠貧士

    魏晉:陶淵明

    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

    32.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魏晉:陶淵明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肪舟蔭門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總發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閑。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仰想東戶時,余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

    33.贈羊長史·并序

    魏晉:陶淵明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圣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聞君當先邁,負疴不獲俱。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紫芝誰復采?深谷久應蕪。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清謠結心曲,人乖運見疏。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34.雜詩十二首·其二

    魏晉:陶淵明

    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35.雜詩 其一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36.飲酒·其九

    魏晉:陶淵明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37.飲酒·十八

    魏晉:陶淵明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38.歸園田居 其一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 一作:誤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39.詠貧士 其四

    魏晉:陶淵明

    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

    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

    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

    從來將千載,未復見斯儔。

    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

    40.歲暮和張常侍

    魏晉:陶淵明

    市朝凄舊人,驟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歲暮余何言!素顏斂光潤,白發一己繁。闊哉秦穆談,旅力豈未愆!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洌洌氣遂嚴,紛紛飛鳥還。民生鮮長在,矧伊愁苦纏。屢闕清酤至,無以樂當年。窮通靡攸慮,憔悴由化遷。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1.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晉:陶淵明

    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殫。

    42.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魏晉:陶淵明

    虛舟縱逸棹,回復遂無窮。發歲始俯仰,星紀奄將中。南窗罕悴物,北林榮且豐。神萍寫時雨,晨色奏景風。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沖。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即事如已高,何必升華嵩。

    43.和劉柴桑

    魏晉:陶淵明

    山澤久見招,胡事乃躊躇?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懷,挈杖還西廬。荒涂無歸人,時時見廢墟。茅茨己就治,新疇復應畬。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饑劬。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棲棲世中事,歲月共相疏。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44.飲酒·二十

    魏晉:陶淵明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45.飲酒·其三

    魏晉:陶淵明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46.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一

    魏晉:陶淵明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涂。凱風負我心,戢楪守窮湖。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誰言客舟遠?近瞻百里余。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47.擬挽歌辭 其三

    魏晉: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48.飲酒·其十

    魏晉:陶淵明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49.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魏晉:陶淵明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

    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

    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

    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顏,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

    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50.詠三良

    魏晉:陶淵明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箴規響已從,計議初無虧。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1.乞食

    魏晉:陶淵明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52.飲酒·其八

    魏晉: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53.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魏晉:陶淵明

    負疴頹檐下,終日無一欣。藥石有時閑,念我意中人。相去不尋常,道路邈何因?周生述孔業,祖謝響然臻。道喪向千載,今朝復斯聞。馬隊非講肆,校書亦已勤。老夫有所愛,思與爾為鄰。愿言誨諸子,從我潁水濱。

    54.飲酒·其六

    魏晉:陶淵明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55.飲酒·其一

    魏晉:陶淵明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56.擬古 其七

    魏晉:陶淵明

    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57.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

    魏晉:陶淵明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58.歸園田居·其六

    魏晉:陶淵明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59.還舊居

    魏晉:陶淵明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遺,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60.歸園田居 其五

    魏晉:陶淵明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1.飲酒·其二

    魏晉:陶淵明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62.讀《山海經》 其三

    魏晉:陶淵明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崑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63.飲酒·十九

    魏晉:陶淵明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64.飲酒 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

    65.答龐參軍 其三

    魏晉:陶淵明

    伊余懷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與汝樂之。

    乃陳好言,乃著新詩;

    一旦不見,如何不思!

    66.于王撫軍座送客

    魏晉:陶淵明

    秋日凄且厲,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節,登高餞將歸。寒氣冒山澤,游云倏無依。洲渚四緬邈,風水互乖違。瞻夕欣良宴,離言聿云悲。晨鳥暮來還,懸車斂馀輝。逝止判殊路,旋駕悵遲遲。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

    67.移居 其一

    魏晉: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68.擬古 其二

    魏晉:陶淵明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69.詠貧士 其五

    魏晉:陶淵明

    袁安困積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見錢入,即日棄其官。

    芻槁有常溫,采莒足朝餐。

    豈不實辛苦,所懼非饑寒。

    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

    至德冠邦閭,清節映西關。

    70.雜詩 其三

    魏晉:陶淵明

    我行未云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1.悲從弟仲德

    魏晉:陶淵明

    銜哀過舊宅,悲淚應心零。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禮服名群從,恩愛若同生。門前執手時,何意爾先傾!在數竟不免,為山不及成。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數齡。雙位委空館,朝夕無哭聲。流塵集虛坐,宿草旅前庭。階除曠游跡,園林獨馀情。翳然乘化去,終天不復形。遲遲將回步,惻惻悲襟盈。

    72.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一

    魏晉: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已緬。

    鳥哢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73.勸農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哲人伊何?時維后稷。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74.讀《山海經》 其十一

    魏晉:陶淵明

    巨猾肆威暴,欽鳥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75.雜詩 其六

    魏晉:陶淵明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一毫無復意。

    去去轉欲速,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76.讀《山海經》 其十三

    魏晉:陶淵明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77.雜詩 其三

    魏晉:陶淵明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78.讀《山海經》 其二

    魏晉:陶淵明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79.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魏晉:陶淵明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結發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煙。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80.詠二疏

    魏晉:陶淵明

    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離別情所悲,余榮何足顧!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厭厭閻里歡,所營非近務。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間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放意樂余年,遑恤身后慮!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1.停云 其四

    魏晉:陶淵明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82.飲酒·十二

    魏晉: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83.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

    魏晉:陶淵明

    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司田眷有秋,寄聲與我諧。饑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遙謝荷蓧翁,聊得從君棲。

    84.和郭主簿 其一

    魏晉:陶淵明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息交游閑業,臥起弄書琴。

    園蔬有馀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

    85.雜詩 其二

    魏晉:陶淵明

    閑居執蕩志,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虧。

    86.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新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87.雜詩 其五

    魏晉:陶淵明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88.移居 其二

    魏晉: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89.歸園田居 其四

    魏晉: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90.榮木 其三

    魏晉:陶淵明

    嗟予小子,稟茲固陋。

    徂年既流,業不增舊。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7.飲酒·十一

    魏晉: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92.和郭主簿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93.飲酒·十五

    魏晉:陶淵明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94.贈長沙公

    魏晉:陶淵明

    余于長沙公為族,祖同出大司馬。昭穆既遠,以為路人。經過潯陽,臨別贈此。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嘆,念茲厥初;禮服遂悠,歲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躊躇;于穆令族,允構斯堂,諧氣冬暄,映懷圭璋;爰采春華,載警秋霜,我曰欽哉,實宗之光;伊余云遘,在長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東;遙遙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遠,行李時通;何以寫心,貽此話言,進簣雖微,終焉為山;敬哉離人,臨路凄然,款襟或遼,音問其先。

    95.擬古 其一

    魏晉:陶淵明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96.雜詩 其七

    魏晉:陶淵明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鬢早已白。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97.飲酒 十七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98.歸鳥·其二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載翔載飛。雖不懷游,見林情依。遇云頡頏,相鳴而歸。遐路誠悠,性愛無遺。

    99.歸園田居 其三

    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00.勸農 其六

    魏晉: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1.停云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停云靄靄,時雨蒙蒙。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102.臘日

    魏晉:陶淵明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103.時運

    魏晉:陶淵明

    時運,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獨游,欣慨交心。邁邁時運,穆穆良朝。襲我春服,薄言東郊。山滌余靄,宇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澤,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稱心而言,人亦易足。揮茲一觴,陶然自樂。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齊業,閑詠以歸。我愛其靜,寤寐交揮。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斯晨斯夕,言息其廬。花藥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慨獨在余。

    104.擬古 其九

    魏晉:陶淵明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105.擬古 其六

    魏晉:陶淵明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106.詠貧士 其三

    魏晉:陶淵明

    榮叟老帶索,欣然方彈琴。

    原生納決履,清歌暢商音。

    重華去我久,貧士世相尋。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豈忘襲輕裘,茍得非所欽。

    賜也徒能辨,乃不見吾心。

    107.聯句

    魏晉:陶淵明

    鴻雁乘風飛,去去當何極?念彼窮居上,如何不嘆息!(淵明)雖欲騰九萬,扶搖競何力?遠招王于喬,云駕庶可飭。(愔之)顧侶正徘徊,離離翔天側。霜露豈不切?務從忘愛翼。(循之)高柯擢條干,遠眺同天色。思絕慶未看,徒使生迷惑。(淵明)

    108.述酒

    魏晉:陶淵明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素礫皛修渚,南岳無馀云。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神州獻嘉粟,西靈為我馴。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卜生善斯牧,安樂不為君。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雙陽甫云育,三趾顯奇文。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峨峨西嶺內,偃息常所親。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

    109.游斜川

    魏晉:陶淵明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紡,閑谷矯鳴鷗。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110.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

    魏晉:陶淵明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1.榮木 其二

    魏晉:陶淵明

    采采榮木,于茲托根。

    繁華朝起,慨暮不存。

    貞脆由人,禍福無門。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112.歸園田居 其二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13.止酒

    魏晉:陶淵明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114.飲酒·其四

    魏晉:陶淵明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115.飲酒·十六

    魏晉:陶淵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116.酬丁柴桑

    魏晉:陶淵明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117.詠貧士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言見。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

    118.詠貧士 其七

    魏晉:陶淵明

    昔在黃子廉,彈冠佐名州。

    一朝辭吏歸,清貧略難儔。

    年饑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雖有志,固為兒女憂。

    惠孫一晤嘆,腆贈竟莫酬。

    誰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

    119.擬古 其五

    魏晉:陶淵明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愿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120.擬古 其八

    魏晉:陶淵明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1.讀《山海經》 其六

    魏晉:陶淵明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122.讀《山海經》 其九

    魏晉:陶淵明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123.答龐參軍

    魏晉:陶淵明

    龐為衛軍參軍,從江陵使上都,過潯陽見贈。衡門之下,有琴有書。載彈載詠,爰得我娛。豈無他好,樂是幽居。朝為灌園,夕僵蓬廬。人之所寶,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親?我求良友,實靚懷人。歡心孔洽,棟宇惟鄰。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嘉游未斁,誓將離分。送爾于路,銜觴無欣。依依舊楚,邈邈西云。之子之遠,良話曷聞。昔我云別,倉庚載鳴。今也遇之,霰雪飄零。大藩有命,作使上京。豈忘宴安,王事靡寧。慘慘寒日,肅肅其風。翩彼方舟,容裔江中。勖哉征人,在始思終。敬茲良辰,以保爾躬。

    124.勸農 其四

    魏晉:陶淵明

    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

    相彼賢達,猶勤隴畝。

    矧茲眾庶,曳裾拱手!

    125.時運 其四

    魏晉:陶淵明

    斯晨斯夕,言息其廬。

    花藥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黃唐莫逮,慨獨在余。

    126.停云 其三

    魏晉:陶淵明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競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127.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魏晉:陶淵明

    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

    流目視西園,曄曄榮紫葵。

    于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

    感物愿及時,每恨靡所揮。

    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

    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128.時運 其三

    魏晉:陶淵明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齊業,閑詠以歸。

    我愛其掙,寤寐交揮。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129.歸鳥·其四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戢羽寒條。游不曠林,宿則森標。晨風清興,好音時交。矰繳奚施,已卷安勞!

    130.雜詩 其四

    魏晉:陶淵明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1.飲酒 十四

    魏晉: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132.贈長沙公 其三

    魏晉:陶淵明

    伊余云遘,在長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133.擬古 其三

    魏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讀《山海經》 其一

    134.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135.讀《山海經》 其八

    魏晉:陶淵明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136.答龐參軍 其四

    魏晉:陶淵明

    嘉游未歝,誓將離分;

    送爾于路,銜觴無欣。

    依依舊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遠,良活曷聞。

    137.擬挽歌辭 其一

    魏晉: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138.命子

    魏晉:陶淵明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鳳隱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繞云,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予愍侯。於赫愍侯,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書誓河山,啟土開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蹤。渾渾長源,蔚蔚洪柯。群川載導,眾條載羅。時有語默,運因隆寙。在我中晉,業融長沙。桓桓長沙,伊勛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肅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臺,惠和千里。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云,冥茲慍喜。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顧慚華鬢,負影只立。三千之罪,無後為急。我誠念哉,呱聞爾泣。卜云嘉日,占亦良時。名汝曰儼,字汝求思。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厲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日居月諸,漸免子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夙興夜寐,愿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139.勸農 其三

    魏晉:陶淵明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紛紛士女,趨時競逐。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140.停云

    魏晉:陶淵明

    其一

    靄靄停云,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其二

    停云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其三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競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其四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1.榮木 其四

    魏晉:陶淵明

    先師遺訓,余豈云墜!

    四十無聞,斯不足畏。

    脂我名車,策我名驥。

    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142.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魏晉:陶淵明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飆矯云翮。

    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

    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143.與殷晉安別

    魏晉:陶淵明

    殷先作晉安南府長史掾,因居潯陽,后作太尉參軍,移家東下。作此以贈。游好非少長,一遇盡殷勤。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負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未謂事已及,興言在茲春。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為因。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脫有經過便,念來存故人。

    144.贈長沙公 其四

    魏晉:陶淵明

    何以寫心,此貽話言。

    進簣雖微,終焉為山。

    敬哉離人,臨路凄然。

    款襟或遼,音問其先。

    145.詠貧士 其六

    魏晉:陶淵明

    仲蔚愛窮居,繞宅生蒿蓬。

    翳然絕交游,賦詩頗能工;

    舉世無知者,止有一劉龔。

    此士胡獨然?實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業,所樂非窮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長相從。

    146.擬古 其四

    魏晉:陶淵明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云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游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147.讀《山海經》 其四

    魏晉:陶淵明

    丹木生何許?迺在峚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148.讀《山海經》 其七

    魏晉:陶淵明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149.讀《山海經》 其十二

    魏晉:陶淵明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150.答龐參軍 其二

    魏晉:陶淵明

    人之所寶,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親!

    我求良友,實覯懷人;

    懽心孔洽,棟宇惟鄰。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1.答龐參軍 其六

    魏晉:陶淵明

    慘慘寒日,肅肅其風,

    翩彼方舟,容與江中。

    朂哉征人,在始思終;

    敬慈良辰,以保爾躬。

    152.有會而作

    魏晉:陶淵明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裁通。旬日已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153.擬挽歌辭 其二

    魏晉:陶淵明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荒草無人眠,極視正茫茫。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154.雜詩 其四

    魏晉:陶淵明

    裊裊松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二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津氣,粲然有心理。

    155.勸農 其五

    魏晉:陶淵明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儔列,能不懷愧!

    156.時運 其二

    魏晉:陶淵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人亦有言,稱心易足。

    揮茲一觴,陶然自樂。

    157.連雨獨飲

    魏晉:陶淵明

    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

    世間有松喬,于今定何間。

    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

    云鶴有奇翼,八表須臾還。

    自我抱茲獨,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

    158.飲酒·十三

    魏晉: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159.形影神三首 神釋

    魏晉:陶淵明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160.詠貧士 其一

    魏晉:陶淵明

    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

    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馀暉。

    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

    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

    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

    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61.答龐參軍

    魏晉:陶淵明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

    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

    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來?

    162.雜詩 其一

    魏晉:陶淵明

    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

    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163.勸農

    魏晉:陶淵明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樸含真。智巧既萌,資待靡因。誰其贍之,實賴哲人。哲人伊何?時維后稷。贍之伊何?實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穡。遠若周典,八政始食。熙熙令德,猗猗原陸。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紛紛士女,趨時競逐。桑婦宵興,農夫野宿。氣節易過,和澤難久。冀缺攜儷,沮溺結耦。相彼賢達,猶勤隴畝。矧茲眾庶,曳裾拱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宴安自逸,歲暮奚冀!儋石不儲,饑寒交至。顧爾儔列,能不懷愧!孔耽道德,樊須是鄙。董樂琴書,田園不履。若能超然,投跡高軌,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164.歸鳥·其一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晨去于林。遠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風不洽,翻翮求心。顧儔相鳴,景庇清陰。

    165.雜詩 其八

    魏晉:陶淵明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愿飽粳糧。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

    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166.贈長沙公 其二

    魏晉:陶淵明

    於穆令族,允構斯堂。

    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爰采春華,載警秋霜。

    我曰欽哉!實宗之光。

    167.讀《山海經》 其五

    魏晉:陶淵明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168.讀《山海經》 其十

    魏晉:陶淵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169.答龐參軍 其五

    魏晉:陶淵明

    昔我云別,倉庚載鳴;

    今也遇之,霰雪飄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豈忘宴安?王事靡寧。

    170.擬古九首

    魏晉:陶淵明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云宅,朝為飛鳥堂。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頹基無遺主,游魂在何方!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青松夾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愿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1.雜詩 其二

    魏晉:陶淵明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172.榮木

    魏晉:陶淵明

    榮木,念將老也。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采采榮木,結根于茲。晨耀其華,夕已喪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靜言孔念,中心悵而。采采榮木,于茲托根。繁華朝起,慨暮不存。貞脆由人,禍福無門。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嗟予小子,稟茲固陋。徂年既流,業不增舊。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懷矣,怛焉內疚!先師遺訓,余豈之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

    173.責子

    魏晉:陶淵明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174.歸鳥·其三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訓林徘徊。豈思天路,欣及舊棲。雖無昔侶,眾聲每諧。日夕氣清,悠然其懷。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詩文大全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国产综合久久亚洲综合|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国产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在线|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377P欧洲日本亚洲大胆|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男人狂桶女人高潮嗷嗷| 性男女做视频观看网站| 亚洲AV熟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久久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2020年最新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精品乱码无人区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永久无码精品|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真人性囗交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