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7月10日,在章文春教授的帶領下,江西中醫藥大學氣功科學研究所進行了一年一度的暑期集訓。氣功實踐是中醫理論的源泉,亦是中醫臨床的基礎與精華。經過此次集訓,搖籃班及研究生同學們體悟到了氣和經絡的真實存在,加強了氣功在中醫臨床中的運用。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諶志超碩士的集訓體悟。 讓我們一起體察人體之氣的真實存在,讓我們一起感受經絡氣脈的客觀流行,讓我們一起探尋古老中醫的真髓,讓我們一起揭示人體生命的奧秘。為期十五天的集訓,是一個生命科學的發現之旅,是一個享受中醫和氣功博大精深的盛宴,在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里,我們深入了解氣學說,對氣功之理論、實踐、運用、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氣”是中醫理論的基石,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都有相關的描述。現代科學分為有形物質和場性物質,有形物質包括宇觀、宏觀、微觀。場性物質包括聲、光、電、磁等。這與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密切相通。早在現代科學認識世界之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對世界有了深刻的認識。 這個有形的器就是現代科學認識的有形物質,而道就是現代科學認識到的場性物質包括暗物質。我們總結氣的相關內容,總結出氣有六大特性,錢學森老先生曾經講訴過中醫、氣功、特異功能是解開人體奧秘的鑰匙,而氣是這三者的核心,揭示氣的本質就可以揭示人體的奧秘,可以揭開中國文化的特質。所以我們在此基礎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提出了三層物質假說理論和形氣神三位一體生命觀,并用這一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 通過實踐--理論--實踐,我對講授的捧氣貫頂法、三心并站莊、形神莊三部功法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對其理論、作用及其為什么會有這個作用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要想長功,不僅要刻苦練功,還要回歸書本,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兩者相互促進,才能達到快速長功的目的。 《孟子》中明確指出要正心、存心、養心、求放心。正心就是說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端正我們的心態,我們要避免陷入極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修正我們自己的位置,把握好方向,不斷的調整心態、端正好心態,才能達到最終想要的成果。存心就是龐老師所說的“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把仁、禮放在心中,行為準則都以仁禮為先,自然容易得到別人的仁、愛。孟子指出“養心莫過于寡欲”,寡欲并不是指什么欲望都沒有,而是指只有正當的欲望。求放心者,心本無所謂放不放,所謂求放心,就是把自己的內心從繁雜的世界收回到仁、義、禮、智的范圍,也就是將自己的精神外放的精神收回來,通過內求修持達到“內圣外王”的境界。 我們從道德修持自己的內心,一定要做從內心發出的真心實意,而非是簡單的行動。直到某一天,真正的做到心寬,世界才算是真的大了,才能做到“內圣外王”的境界。 暑期集訓結束了,但這代表著一個心得開端,在暑期集訓良好的基礎上,我們根據自己學到的理論和實踐,引領我們在長功的路上奮勇前行!最后,我想感謝老師在暑期放棄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冒著炎炎烈日給我們集訓,感謝師兄師姐以及同門在集訓過程中給予我的照顧與關心,感謝搖籃班的同學們和我們一起組建了和諧歡暢,自然端莊,快速長功的氣場,讓我們一起努力,探索生命奧秘,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氣學說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江西中醫藥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