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是開國上將里,比較傳奇的一位,他少年時出家當和尚,但是生逢亂世,于是還俗了參加了老紅軍。因在戰場上表現出色,成為我軍一位虎將。在新中國成立后,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其實在我軍歷史上, 還有一位將領與許世友齊名,而且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的戰功比許世友還要多。 這位傳奇將領就是被毛爺爺曾盛贊:“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的鄭將軍。 許世友 鄭維山,出生于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區第四鄉屋脊洼村,因受黃麻起義影響,他加入了加入童子團,開始為革命做事,比如送信件,站崗,照顧傷員一些事。等鄭維山年齡剛滿13歲時,他就申請加入紅軍了,從此正式成為一名紅軍戰士。其實在我黨開國將軍里有許多像鄭維山一樣,十幾歲就參加紅軍,如蕭華,陳錫聯等是十幾歲就加入紅軍。 剛加入紅軍的鄭維山由于年齡小,部隊首長就給他安個輕快的事,給徐帥當傳令兵。負責向各部送作戰命令的工作,雖然職位不是佷重要,但有學習機會,天天跟著徐帥讓沒有上過軍校的鄭維山,在軍事方面學到了不少好東西,對他以后有很大的影響。后來,他也投入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斗,這時才開始他真正的軍事生涯。 鄭維山 不過是蘇區反圍剿戰斗,還是后來的川陜根據地戰斗。鄭維山卻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成為一名很出色的戰士,尤其是在與川軍戰斗中,讓他成為威震川陜的少年猛將。 1934年在戰場多次立功的鄭維山調任紅30軍89師政治委員,同年帶領兩個團過雪山迎接紅一方面軍。后來他又奉命率一個團西出絨壩岔藏民區,迎接紅二方面軍。在紅軍長征途中,他三次爬雪山、三次過草地、兩次率部迎接兄弟紅軍會師。為三個方面軍勝利會師作出很大貢獻,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英勇貢獻。 在抗戰結束后,解放戰爭又爆發了。此時的鄭維山在晉察冀野戰軍,任第三縱隊司令員,參加解放華北地區縣城等戰斗。如曾參加過綏遠戰役、大同戰役、張家口戰役、青滄戰役、第一次和第二次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察南戰役、冀東阻擊戰、平綏東段破襲戰等戰役戰斗。 鄭維山 在部隊改編后鄭維山任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這是一支英雄部隊,前身是晉察冀野戰軍冀中縱隊,首任司令員是上將楊成武將軍。 在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中的平津戰役中與兄弟部隊一起殲滅傅作義王牌第35軍,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傅作義一看王牌被殲滅后心灰意冷,于是選擇起義,平津戰役就是結束。 隨后不久第19兵團劃歸一野指揮,鄭維山又踏上解放大西北的戰斗中,63軍作為19兵團的主力打前陣,率先出兵西北,經過扶眉戰役、隴東追擊作戰、蘭州戰役和解放寧夏等戰役,為解放了西北陜甘寧地區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不僅如此,1951年第19兵團在司令員楊得志率領下入朝作戰。不過此時的鄭維山不再出任63軍軍長,而是擔任19兵團副司令員,協助楊得志一起指揮抗美援朝戰役。一年后,彭老總親自點將讓他接替楊成武的位子,出任志愿軍第20兵團司令員,在這期間,他指揮了金城反擊戰,為板門店談判,增加籌碼,也為志愿軍的勝利作出來一定的貢獻。 鄭維山 鄭維山將軍戎馬一生,解放戰爭中先后轉戰華北,西北,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役。雖說他的職位,軍銜沒有許世友高,如果論立下的戰功,恐怕鄭維山將軍比許世友還要多。 要知道,許世友在解放戰爭年代,就是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解放濟南城等戰斗。后來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都沒有他份。包括在五大野戰軍成立后,他都是編外人員。以及后來的抗美援朝,他參加了,但時間很短也沒有指揮什么戰役,就回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