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根據要發展的肌肉部位和專項力量、耐力的需要,制定科學的計劃。 (1)練習時間安排:根據個人工作、學習條件,早晨、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練習。早晨 進行輕器械小負荷的一般身體訓練為宜,因為經過一夜睡眠,人體各部位肌肉都外于放松狀態,神經和肌肉反應較遲鈍,肌肉不易很快興奮。所以,早晨進行緊張的大運動負荷訓練,容易引起傷害事故。上午可以進行大運動負荷訓練,但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否則身體潛力不能得到最大發揮。訓練最好安排在下午3~6點,因為在這階段時間里,體力最佳狀態,可承受大運動負荷的練習,從而保證練習的最佳效果。晚上練習應以不影響睡眠為原則,一般要在睡前1h結束。練習一定要在飯后1~1.5h開始,飯前半小時結束。 (2)練習次數與時間:力量練習分為三個階段:開始階段、慢速增長階段和保持鞏固階段。 開始階段(1~3周)。每周練習2次,每次1h左右。 慢速增長階段(4~20周)。每周練習2~3次,每次1~1.5h。 保持鞏固階段(20周以上)。每周練習1~2次,每次1~1.5h。 (3)動作數量、組數、重復次數及間隔時間:增強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的訓練,其差別是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不同。原則上,肌肉訓練所遵循的是大強度、少次數,即每組為4~10次左右。而肌耐力訓練則是小強度、多次數,所用重量相對輕些,每組在10~25次左右。如每組次數在15次左右,則具有肌力和肌耐力的綜合訓練效果。上述所說的次數是以每個動作做3組為前提的。 開始階段,每次練習6~7個部位的肌肉,每個部位練一個動作,每個動作練1~3組,總組數為12~20組,每組之間休息不超過1 min。每次訓練課的練習動作應不同,以使局部肌肉得到全面鍛煉;慢速增長階段,每次練習4~5個部位的肌肉,每個部位練2~3個動作,每個動作練習3~4組,總組數為20~30組,每組之間休息1~2 min,然后再進行下一個練習項目;保持鞏固階段,每次練習3~4個部位的肌肉,每個部位練2~3個動作,每個動作練習3~4組,總組數為20~30組,每組之間休息1 min。 (4)運動負荷:運動負荷包括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其中包含密度、時間和數量等因素。“密度”是指組與組之間的間歇時間,“時間”是指一次練習的時間,“數量”是指完成動作的數量和組數。最大的器械重量應當是每組只能重復6~7次,大重量重復8~9次,中等重量重復10~12次,小重量重復13~15次。 (5)肌肉練習的順序: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練習中,要采用正確的練習順序。開始階段,一般安排是從上到下,腰腹肌和小肌肉群安排在練習的最后,即胸大肌、背闊肌、三角肌、肱二頭肌、三頭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腰腹肌、前臂肌,最后是頸肌。 鞏固和提高階段,要從大肌肉群開始,然后是中等肌肉群,最后最小肌肉群,即股四頭肌、胸大肌、背闊肌、小腿三頭肌、三角肌、肱三頭肌、二頭肌、腰腹肌、前臂肌和頸肌。遵循由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的練習順序,是因為與大肌肉群相比,小肌肉群更容易疲勞,當小肌肉群已經出現疲勞時,再與大肌肉群同時工作,就會影響大肌肉群的動作。如一開始就做卷棒或杠鈴扣手腕,前臂出伸肌的緊張不易很快消除,因此握力下降,這時如果做大肌肉群的動作,就容易使器械脫手,造成傷害事故。 |
|
來自: 新用戶36281744 > 《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