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目前流行且真正有效的減肥法,幾乎都是建立在低碳飲食基礎上的,比如哥本哈根減肥法、麥吉減肥法、生酮飲食等等。 漸漸地,許多人也開始認識到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才是飲食中最讓人長胖的那一個。即便不采用上述“功成名就”的減肥法,也會自覺的在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減少精制米面的攝入量。 因此,在減肥界產生了3種“家庭自主”的瘦身法: 第一種:只降低碳水,其他不變,強行制造較大的熱量差。 第二種:降低碳水的同時,主要增加蛋白質,制造較小的熱量差 第三種,降低碳水的同時,主要增加脂肪,制造較小的熱量差 以上三種,看上去都是低碳飲食,但效果卻大相徑庭。 今天,就來簡單說一說,這三種飲食的常規結果。 只降低碳水減肥法——節食大幅度減少主食、又不增加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這其實就是減肥時最流行、也是最難成功的低熱量減肥法——節食。 節食時,全身熱量供給不足,葡萄糖更是處于缺貨狀態,而大腦細胞、神經細胞一般情況下只能依靠葡萄糖供能。 作為人體最高“行政長官”的大腦,是絕對不可以“斷糧”的。聰明的機體會啟動一個應急備案——糖異生(將其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很多人以為在饑餓狀態下身體會利用脂肪轉化成。事實上,由于身體缺乏相應的酶,這個想法是行不通的,但在節食初期,人體會動用血液和肌肉中的蛋白質來轉換成葡萄糖,供給大腦使用。 節食的正常結果是,前期體重下降的快,但體脂下降的慢。消失的體重大部分是水和應急的蛋白質,同時身體會強行降低基礎代謝,以減少消耗量。 由于蛋白質還要構建組織器官等更重要用途,人體不可能一直用蛋白質來轉化葡萄糖,到了節食后期,身體開始促使脂肪不完全燃燒產生酮體,給大腦供能。但這是你挨餓幾天之后的事情了。 遺憾的是,幾乎很少人可以堅持到酮體的出現。一旦你開始正常吃飯,已降低的基礎代謝并不會馬上回升。大腦會發出指令,拼命地儲存脂肪,以應對下一次饑荒(你再次節食)。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節食的減肥方法,容易反彈的原因。 減少主食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找到適合的替代者。 低碳水高蛋白減肥法——優缺點同在毫無疑問,減少碳水,提高蛋白質的飲食方法,是一種不錯減脂法。一方面蛋白質的飽腹感比較強,且不刺激血糖快速升高;另一方面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非常高,也就是說,為了消化蛋白質,人體要額外消耗不少熱量。綜合這些原因,在減肥過程中,提高蛋白質的比例,確實有助于減肥。 但飲食中,蛋白質過量了會怎樣呢? 對于減肥來說,蛋白質吃多了會轉換成脂肪,一樣會長胖。 當食物中過量的蛋白質降解成氨基酸之后,在不健身情況下,過多的氨基酸無法再次合成蛋白質,提高肌肉量。無處可去的氨基酸有三種代謝途徑:
因此,沒有健身習慣的人群,在減肥期間攝入過量的蛋白質,體脂率也很難持續降低,會很快進入平臺期。那么,如果飲食中,減少碳水、提高脂肪攝入量會怎么樣呢? 低碳水高脂肪減肥法——難理解、易成功高熱量的脂肪,在減肥市場上一直得不到青睞。很大程度上與固有觀念有關——要減脂,為什么還要吃脂肪呢?而現實情況卻是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低碳高脂飲食減肥成功了。 謎底就在于飽和脂肪。 人體代謝有兩種途徑,一種糖代謝,一種是脂肪代謝。而且一種細胞在同一時間內只能選擇一種代謝模式,要么糖代謝、要么脂代謝。 只有身體切換到脂肪代謝模式,減肥才不會遇到平臺期、才會持續減脂成功! 開啟燃燒脂肪模式的關鍵在于,只有長鏈飽和脂肪酸進入細胞,身體才會開啟燃燒脂肪模式。 人體本來處于糖代謝模式,只有限制了糖的攝入,并在飲食中增加飽和脂肪,才能實現從糖代謝到脂肪代謝的模式切換。 這一過程不僅燃燒了脂肪,保障人體能量供應的同時,又節約了葡萄糖,同時保障了大腦細胞、神經細胞、紅細胞對葡萄糖的需求。 減少精制的米面糖,適當的提高飽和脂肪的比例,讓身體進入燃脂模式吧!不僅減肥輕松,還不易反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