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曉彤是發小加同學,我倆住同一棟樓。 從小學到高中,在同一個班。 按理說,這得是多大的緣分啊。 表面上,我把曉彤當最好的閨蜜,她也倍加珍惜我們的友誼。 但在心底,她一直是我的假想敵。 我有自己的苦衷。 我們本是同年同樓生的孩子,可原生家庭卻大相徑庭。 曉彤爸媽都是老師,在同一所學校教書。 他們家明明有兩輛自行車,可不論上班、下班或者出去玩,曉彤爸總是用自行車載著她媽。 兩個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永遠笑得春風和煦。 后來有了曉彤,曉彤坐在車前座,媽媽坐在車后座。 自行車載著一家三口,輕快駛過街道的樣子,是鄰居們眼中的一道風景。 但我家不一樣。 我爸是工人,媽媽是家庭婦女。 我爸最大的愛好就是下班后和工友們一起喝酒。 吆五喝六,吵得四鄰不安。 最尷尬的是,喝醉的他要么跟我媽吵架,要么跑到樓下,在大庭廣眾下耍酒瘋。 街坊四鄰平時看到曉彤爸媽,老遠就會打招呼,尊重有加。 可是,看到我爸媽,尤其是我爸,人家是能躲就躲,不然就是敷衍而過。 同樣地,我和曉彤一起手拉手去上學,鄰居見了,會夸曉彤的辮子梳得好,裙子漂亮。 而我,灰頭土臉地站在一旁,像個陪襯。 圖片來源:電影《偷狗的完美方法》 我不止一次的要求媽媽幫我編頭發,買件新衣服。 得到的卻是父母的指責諷刺: 你什么家庭沒點數嗎? 好的不學,也不照照鏡子,你能比得過人曉彤嗎? 父母的話,沒有讓我認命,反而激起我強大的好勝心。 既然拼不了爹,那就拼自己。 曉彤的學習有父母的雙重輔導。 我沒有,那就自己暗下功夫。 曉彤喊我下樓玩,我每次都痛快答應。 但玩著玩著,我就溜回家學習了。 曉彤作文寫的好,秘訣是他們家的書多。 于是,我豁出自尊心,拿她家當圖書館。 有時去她家看書,有時借回來。 因此,我們的成績一直不相上下。 圖片來源:電影《偷狗的完美方法》 這給了我無比信心: 只要肯努力,再加上那么一點點小心思,我完全可以跟李曉彤平分秋色。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比第三名的曉彤多了18分! 為此,我興沖沖的回家向父母邀賞。 我爸照例醉醺醺的,看都不看成績單,大大咧咧地說: “考的好有什么用? 你憋著氣跟人家曉彤比,有什么可比的? 人比人,氣死人。 就是要飯,人家都比你要得多,要得好。” 還有什么比被親生父親貶低更扎心的傷害? 淚水在我眼睛里打轉,滿腹的委屈、不甘全都轉化為對曉彤的怨恨。 我對自己說: 這輩子,必須要比李曉彤過得好! 圖片來源:電視劇《明天媽媽不在》 我倆照舊每天出雙入對,她心無城府地跟我分享所有學習資料。 而我呢,學習資料照單全收。 但我讓表姐買的題庫,卻自己悄悄的做。 終于,高考時,我完勝李曉彤。 那一年,我以比她高出28分的成績,考進上海一所985院校,學習建筑設計。 而曉彤呢,去了廈門一所大學,被調劑到冷門的“社會學”專業。 為此,我爸大擺謝師宴,請我高中老師及親朋好友和鄰居們吃飯。 當然包括曉彤一家。 喝醉的爸爸拉著曉彤爸的手,激動的語無倫次,大意是: 我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跟你平起平坐。 沒想到祖墳冒青煙,生個姑娘這么爭氣,居然比你家學霸考得還好…… 曉彤爸媽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難堪。 而是用欣賞的眼神看著我說: 小娟聰明懂事,是咱們小區的驕傲。 圖片來源:電影《蜂鳥》 曉彤則送給我三本厚厚的書: 《 建筑空間組合論 》、《 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 》、《世界建筑大師名作圖析》。 都是英文原著,是她托在美國的小叔幫忙買的。 這一家三口,言辭得體,祝福真誠,看不出絲毫的嫉妒。 令我拼了18年的勝利,大打折扣。 大學畢業,我和曉彤雙雙回到成都。 我拿著不菲的年薪,嫁了一個生意人,住進豪宅。 生了個兒子后,老公又給爸媽買了一套位于中心市區的商品房。 曉彤在一所非重點初中當政治老師,嫁給了一位外科醫生。 不幸的是,他們的女兒顏顏在三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癥。 至此,無論是父母、家庭、事業,還是人生,曉彤已跟我沒有任何可比性了。 圖片來源:電影《找到你》 雖然我爸不管走到哪里,依然酗酒,如今還添了吹牛的毛病。 我媽呢,最大的愛好除了占小便宜,就是跟我爸吵架。 老公根本不敢指望他們幫忙帶小孩。 寧愿掏錢讓閑得冒煙的他們,四處游玩。 只是,給他們報旅行團,必須報一次換一個。 因為他們永遠是團里最遭人嫌棄那一對。 至于他們對我,從前是各種貶低,如今是言聽計從的討好巴結。 無論如何,他們也算實現了理想,過上了有錢有閑的晚年生活。 倒是曉彤爸媽這對浪漫伉儷,晚景堪憂。 為了方便照顧外孫女,他們讓曉彤夫妻搬回去同住。 一家五口擠在那套老舊的房子里。 圖片來源:電視劇《十全八美》 從前那么瀟灑的一對夫妻,如今,所有的財力與精力都耗在孩子身上了。 最讓我嘆服的,是他們一家對孩子的態度。 當年,曉彤是怎樣被富養的,如今的顏顏,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天,姥姥會給她梳不同的辮子,穿著漂亮的裙子。 給她聽舒緩的音樂,為她做肢體按摩復健。 只要天氣允許,上午十點,兩位老人會準時帶顏顏去公園。 拿著動植物百科全書,帶她認識大千世界。 而曉彤呢,朋友圈里全是她的顏顏: 顏顏會喊媽媽了; 顏顏聽音樂時可安靜了; 顏顏看《環球歷險記》時,居然哭了…… 圖片來源:電影《房間》 甚至,連我們一年一度的同學聚會,曉彤也會帶著顏顏。 她希望顏顏多接觸人群,也被更多人接受。 就連曉彤的老公去國外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他也千辛萬苦地把顏顏帶在身邊。 曉彤截圖轉發了她老公的朋友圈。 上面寫道: 女兒,無論爸爸去哪里,都要你作伴,被你眼睛看過的世界,才是爸爸眼里最美的風景。 就這樣,這個星星的孩子,被一家人的愛寵成了天使。 圖片來源: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事實上,生活不順的曉彤反而讓我有了更親近她的愿望。 或者說,她的遭遇讓我們的友誼變得更加純粹了。 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 當然,我的關心里,不乏炫耀的成分。 我的寶馬時常載著兒子,呼嘯著開進兒時的胡同。 里面裝著我給顏顏買的各種名牌衣服和玩具。 兒子第一次去還有些不情愿,但很快他就樂不思蜀了。 他尤其喜歡聽曉彤爸給顏顏講繪本。 每次聽完都意猶未盡,還跟曉彤爸商量: 姥爺,能不能把這本《不一樣的卡梅拉》借我看看? 幾次之后,他開始主動請纓,給顏顏讀繪本。 圖片來源:電影《新媽媽再愛我一次》 讀完一遍后,顏顏會用手指點點書,兒子立刻會意,又讀一遍…… 從前,很不喜歡看書的兒子,漸漸喜歡上了讀書。 這個在家唯我獨尊的小霸王,每次到曉彤家,秒變優雅少年。 愛讀書,說話細聲細氣。 追著曉彤爸媽叫姥爺姥姥,比叫自己親姥姥姥爺都甜。 外出時,他也會主動走在顏顏身邊。 有人問,他就特別自豪地介紹: 這是我妹妹,她可棒了,讀過上千本書…… 我帶著兒子接觸顏顏,本意是想讓他懂得珍惜健康,和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誰料,他輕易被收編,成了顏顏一家的粉絲。 他甚至在日記中寫道: 我希望能有顏顏那樣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那么慈愛,那么溫柔。 圖片來源:電影《紅氣球》 年少的我,曾經怎樣羨慕曉彤,如今的兒子,就怎樣羨慕顏顏。 只是,我的羨慕里摻雜了更高濃度的嫉妒,但兒子沒有。 2018年夏天,曉彤爸爸膽囊手術入院。 她老公用那雙平時拿手術刀的手,幫病床上的岳父打開塞露,為其接屎接尿。 曉彤爸窘迫極了。 可她老公遞過去一本書,說: 爸,您就當在家里的馬桶上,想蹲多久蹲多久。 此時,我和老公恰好來探視,看到這一幕,心里感慨良多。 事后,我問老公: 如果我爸媽病了,你能做到像他那樣嗎? 老公足夠誠實地回答: 說實話,做不到,因為你爸媽跟曉彤的爸媽沒法比。 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輸在起跑線上。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心里一直有一個巨大的空洞。 這些年,我努力往里填,卻怎么也填不滿。 時至今日,我仍無比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可,并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幸福。 2020年春節,這場猝不及防的疫情,讓整個中國都陷入隔離狀態。 我閑得無聊,每天在同學群、朋友圈里曬自己做的一日三餐。 戴著各種奢品玩自拍,美其名曰: 生活所迫,只好幽默。 有點贊的、恭維的,也有公然表示拉仇恨的。 我樂意讓自己成為焦點。 至于褒貶,都人到中年了,哪里還用在乎別人的眼光? 圖片來源:電影《愛樂之城》 然而,我好不容易在群里鬧出點熱度,卻再次被曉彤輕易搶鏡了。 有個和曉彤關系要好的同學,丟出一張抗疫的新聞照片,@曉彤問: 前排右三那個人,是不是你老公?他也上一線了? 我吃了一驚,連忙放大了照片仔細看。 盡管他帶著口罩,可是那眉眼,我確認,那就是她老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