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八手 (一)第九手連招:劈山炮連手 【歌訣】 劈山炸雷接挑穿,挑穿帶拿連手串。 擰腰掄臂步法粘,麒麟步式發中奉。 【解義】 “劈山炸雷接挑穿”意為:劈山手法要力似炸雷崩山,緊接著用挑穿帶拿手法。 “挑穿帶拿連手串”意為:四種動作要連貫性地一次完成,不可分割。 “擰腰掄臂步法粘”息為:掄臂時要以腰帶臂,步法要沉穩、踏實。 “麒麒步式發中拳”意為:用麒麟步的靈活步法,蹲身發擊中拳。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于之勢(圖58)。 1.右劈山 右腳向前邁出一步,身體重心降低,成弓步勢,右手向前伸探一掌(圖59)。 左腳向前邁出一步,重心升高,右手向后掄擺,同時左手向前穿伸(圖60)。 右腳再跨出一步,左腳隨后跟步并與右腳之后;同時,右臂向后向前、向下掄臂,力達掌輪和小臂里側,左手同時屈肘立掌護于右胸肩之處(圖61)。 2.挑拿手 右腳向前移動一步,同時,右手以大拇指側向上挑起,至肩平處,旋小臂,做刁拿手,左手同時變成掌心向下,置于右臂之下(圖62)。 3.穿手刁手 右手掌心向外,向后做刁掠手至右耳旁,左手手心向下,向前平直穿出力達指尖(圖63)。 4.劈山 右手上舉、手心向前,左手下按,手心向下,重心升高(圖64)。 右臂由上向前下劈擊,掌輪向下,力達掌輪。左手同時屈肘立掌護于右肩處(圖65)。 5.麒麟步中拳 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向下收于腹間。同時,右手變透骨拳,先向回、再向前平直沖打。來自“武宗”公眾號·右腳邁步向前之后,速蹲身成麒膦步,后腳跟離地,重心偏于前腿,身體前探(圖66)。 【要求】 (1)劈山掄劈要直掄成圓,肩活,發力向遠探劈。肘關節不能僵硬,而要似直非直。 (2)穿手要平直穿出,向前伸夠,身體隨之擰轉。 (3)劈臂力發于肩平,點到掌輪側。 【用法】 劈山砸落敵之臂,挑拿握住敵腕際。 穿手戳向敵肋隙,敵拳一來再劈山。 勢勢連貫無虛隙,稱豪是因中拳力。 (二)第十手連招:擄手炮連手 【歌訣】 摜打山林擄手炮,左右開弓照直奔。 起彈踢腿伸掌進,降低自身中拳跟。 【解義】 “摜打山林擄手炮”意為:“山林”即頭部左右之太陽穴,又名山林穴。 “炮”即拳之意,此法為擊打敵頭之太陽穴的用法。 “左右開弓照直奔”意為:左刁掠后做右摜打,右刁掠后做左摜打,均照太陽穴奔去。 “起彈踢腿伸掌進”意為:摜打之后即速起平彈踢腿,同時伸探一掌。 “降低白身中拳跟”意為:彈腿伸掌后,速降低身體重心,做麒麟步鉆拳。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67)。 1.左刀掠 左腳向石側繞跨步,重心降低。同時,右手掌心向下、向左劃弧至左腋下.左手變掌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向前平抹。·來自“武宗”公眾號·全前方時,于向左做刁掠(圖68)。 2.右摜打 右腳向前繞跨一步,右手變尖拳屈肘舉至耳旁,左手立掌,掌輪對前(圖69)。 重心下降成右弓步,右拳向前平直摜打而出,左手回收于右肩胸處(圖70)。 3.右刁掠 右腳回收向左繞一一小步,同時左掌先向左再向右劃圈至襠前,右手變掌在體前向左劃圈,做右刁掠手(圖71)。 4.左摜打 左向前跨出成弓步,右手回收至左腋下,左手變尖拳向前平直打出(圖72)。 5.穿手彈腿 右腳向前跨進一步,重心升高。同時右手回收于腰間,左拳變掌下按(圖73)。 左手回收于腰間,右手平直穿出,力點在指尖,左腳向前做平彈腿,力點在腳背(圖74)。 6.麒麟步中拳 左腳向前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同時右手回收于腰間,左手變透骨拳向前平直沖打(圖75)。 【要求】 (1)刁掠手法要圓活,著力表現手腕的刁拿之勁。 (2)摜打動作的力點要表達于四指之中節,并要探伸夠遠。 【用法】 刁繞纏腕見擄手,損打尖拳謂曰炮。 戳打他人太陽穴,穿手彈腿跟襠走。 (三)第十一手連招:貫耳捶連手 【歌訣】 打后腦使貫耳捶,穿手擊胸單鳳掌。 穿彈踢腿進一步,中拳發出對正中。 【解義】 “打后腦使貫耳捶”意為:用拳向敵人后腦海打去,“捶”字代表拳之意。 “穿手擊胸單鳳掌”意為:用穿手直對敵之胸前擊去,單鳳掌為此掌名稱。 “穿彈踢腿進一步”意為:貫耳捶打后,做穿手彈腿,速又落腳進步接下動。 “中拳發出對正中”意為:中拳者即發拳要中平、正中。來自“武宗”公眾號·中拳發拳方法是,手握透骨拳平直向前打出。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76)。 1.繞步穿手 左腳向右前方繞行一步,右手變掌向左劃圈后回收于左腹側,同時左手變掌,手心向下,由左向右向斜前方穿繞(圖77)。 2.摜拳 右腳向前繞跨一步,左手變半握拳回捋帶于腹前方。右手同時變拳做弧行擺動摜拳,力達拳面(圖78)。 3.繞步穿手 右腳向左前方繞行一步,右拳變掌收回腰間,左手變掌向前平穿,目斜前下視(圖79)。 右手繞向左再向前平穿而出,左手回收于右腹側,目視右指前上方(圖80)。 4.摜拳 左腳向前繞跨一步,成高騎馬勢。·來自“武宗”公眾號·同時有手變平拳向回帶至腹斜前,在手變拳做弧行橫擺動摜拳,力達拳面(圖81)。 5.穿手彈腿 身體左轉,右腳跟上一步,左拳變掌收回腰間。同時,右拳變掌平直做穿手,左腳提起做平彈腿(圖82)。 左腳向前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于腰間,左千變透骨拳向前平直沖打(圖83)。 【要求】 (1)穿手要平、直,力達于指尖,掌不能過挺。 (2)摜拳要借上步、擰身、擺劈之合力。 【用法】 繞步穿刁化敵勁,閃展挪移敵側近, 敵腦中我掄摜錘,彈腿穿手中拳疾。 (四)第十二手連招:劈砸拳 【歌訣】 左右劈砸輪番進,繞撤閃展身襄緊。 掠手習腕側打去,中拳一點勁超群。 【解義】 “左右劈砸輪番進”意為:劈砸即劈砸錘。此法是左右勢,打了左邊打右邊,輪番進攻,步步緊跟,法法緊逼。. “繞撤閃展身裹緊”意為:在做劈砸錘前的繞撤步時要做出閃展,并要在手法的配合下,裹緊身體,護住自身要害。 “掠手刁腕側打去”意為:用手先刁掠住敵之進攻手,然后再斜打出劈砸錘。 “中拳一點勁超群”意為:勁力充足無比。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84)。 1.掄劈刁拿 右腳向右側繞一步,右手變掌收回腰側,左手變掌隨身體右轉動時下垂于腹前(圖85)。 左腳向右前方繞行一步,左手由右向左直劈掄動,與肩平時做刁拿動作,右手同時握拳后擺(圖86)。 2.右劈砸錘 右腳向前跨進一步,成弓步勢,左手右旋掌心向上,右手直臂由后向前掄砸,與左手相碰,左手護于右肘之下端(圖87)。 3.掄劈刁拿 右腳向左側繞行一步,右手變掌向后、向前直臂掄動,與肩平之時做刁拿手,同時左手變拳向后擺動(圖88)。 4.左劈砸錘 左腳向前跨行步,成弓步,右手左旋成掌心向上,同時左手由后向前直臂掄砸,右手護十左肘之下端(圖89)。 5.穿手彈腿 右腳跟進一步,左拳變掌收于腰間,左腳提起平彈腿,右手回收冉向前平直穿手(圖90)。 6.左麒麟步中拳 左腳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于腰間,左于變透骨拳向前沖打(圖91)。 【要求】 (1)劈砸錘力達拳輪,借助腰勁。 (2)左右繞步要粘、沉、穩、活。 【用法】 掄刁敵腕橫上步,劈砸錘打敵曲池。 懸足避腿彈腳起,直取敵下腳手齊。 (五)第十三手連招:鴇子穿林連手 【歌決】 鷂子穿林斜身鉆,先刁后揚隱身竄。 順水推舟抬腿去,穿手護襠中拳取。 【解義】 “鷂子穿林斜身鉆”意為:在進招過招時身體要象小鳥一般靈活。來自“武宗”公眾號·鷂子穿林是此法之名稱,取其象形之意。 “先刁后揚隱身竄”意為:此法要先用一手習住敵人,另一手再揚擊敵胸肋,身體要隱蔽。 “順水推舟抬腿去”意為:揚掌時同時做踢腿。 “穿手護襠中拳取”意為:“一是穿手,二是提膝護自己襠身,三是打麒麟步中拳。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92)。 1.鷂子穿林 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變掌回收于腰旁,左手變掌向前平穿(圖93)。 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仰掌向前穿動至身前方向左旋臂,變成掌心向右外側成刁拿手型,同時左手回按于腹前(圖94)。 右手向后刁掠回帶置于頭旁,左手向前橫推力在全掌。同時左腳向前搓跳一步,右腳前彈踢,腳尖離地不超過1尺(圖95)。 2.提膝穿手 右腳落下,左腳提起成提膝勢,左手向后甩拍,右手向前平直伸穿(圖96)。 3.麒麟步中拳 左腳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于腰間,左手變透骨拳向前沖打(圖97)。 【要求】 (1)搓跳即腳稍離地面,向前使脆力跳動,要短促、快速、離地不可高。 (2)刁帶、推掌、彈腿、搓跳四個動作要同時完成,身體要向前微微俯鉆。 【用法】 刁扣帶手支敵腕,搓步橫推齊踢腿。 踢準迎面三里穴,中拳復進敵命歇。 (六)第十四手連招:王鬼探頭連手 【歌訣】 王鬼探頭踢七寸,掄劈步法緊相隨, 踢腿專打脛腓骨,中拳緊追敵受罪。 【解義】 “王鬼探頭踢七寸'意為:踢腿腳以距離地面7寸為度,由于腿起得低,因此有神速不可預測的功用,所以稱為“王鬼探頭”。 “掄劈步法緊相隨”意為:在掄劈時,步法要配合運動,緊緊相隨。 “踢腿專打脛腓骨”意為:踢7寸低腿要照準脛腓骨(也稱迎面骨)直接踢去。 “中拳緊追敵受罪”意為:踢出7寸腿后,中拳要連連追打,不給對方以喘息機會。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之勢(圖98)。 1.穿拍 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回收按于腰間,左手變掌平直穿拍向前(圖99)。 2.掄劈 左腳向前一步,·來自“武宗”公眾號·右手直臂由后向前、向下掄劈,置于右腳前,左手同時屈肘回護于右肩處,眼下視(圖100)。 3.踩腿推掌 右手收于腰間,掌心向上。左手橫推出,力在全掌,身體同時向右擰轉,右腳提起以腳內側向上,橫踩而出(圖101)。 4.跟步中拳 右腳向前跨落,左腳跟一小步,左手收回腰間,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沖打(圖102)。 5.麒麟步中拳 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蹲身成麒麟步,右手收于腰間,左手握拳向前沖打(圖103)。 【要求】 (1)橫踩腿力在腳心之處,左膝微屈配合動作。 (2)橫推掌要擰腰、切胯、向前伸推。 【用法】 探拍問路莫胃進,敵拳攻來我掄劈。 砸準敵臂曲池穴,隨后兩招齊頭進。 橫推敵肋踢迎面,跟步中拳鳩尾取。 (七)第十五手連招:劈拳連手 【歌訣】 刁手壓肘劈拳走,掠手磕腕敵丟丑。 扭擰閃展反劈拳,提膝穿手緊鉆拳。 【解義】 “刁手壓肘劈拳走”意為:劈拳三要點是先刁手,后玉肘,壓肘之后即劈拳。 “掠手磕腕敵丟丑”意為:刁住敵手以后,用肘壓磕敵腕,使之受治。 “扭擰閃展反劈拳”意為:壓磕敵腕后,用擰轉閃展避開敵之反攻拳,然后起反劈拳還擊。要求擰轉身體要靈活、迅速。 “提膝穿手緊鉆拳”意為:反劈拳之后,速撤步提膝護襠,穿擊一拳,復又加擊一中拳。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104)。 1.抹刁手 右腳向左前繞跨一步,身體向右擰轉,右手變掌由左向右劃圈抹刁手,左手變掌垂置于腹前。眼視右手處(圖105)。 2.上步壓肘 左腳向右蓋上步,身體右轉,左手握拳向后屈肘前橫壓,力達小臂,右手左旋(圖106)。 3.仰身反劈 右腳向右側后跨步,右手向右擺動,左手直臂變掌后引,目后視(圖107)。 左腳向體前方跨出一步,·來自“武宗”公眾號·身體后側成仰身展體,左手由后向前,復向后直臂掄摔劈,力達掌背,右手回護于左胸肋處,眼視左手上方(圖108)。 4.提膝穿手 右腳向前跨進一步,身體直起,向后轉體180°。左腳提起成提膝,左掌收回腰間,右手向體前平直穿拍(圖109)。 5.麒麟步中拳 左腳向前落出,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護于腰間,左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沖打(圖110)。 【要求】 (1)壓肘要借助腰的擰轉勁,力量才大。 (2)仰身反劈后膝屈,前腿直,送髖,展胸挺腰,劈拳要借身體后展之挺力。 【用法】 敵拳乘虛直沖來,吾急抹化拿其腕。 擰身上步肘打肘,敵手慌忙出拳護。 吾急仰閃劈拳出,擊準頰車穴位部。 (八)第十六手連招:七首拳連手 【歌訣】 驚魂未定進匕首,硬劈一臂勁工整。 掌護身要身藏掌,身里藏拳暗護身。 【解義】 “驚魂未定進匕首”意為:在進攻敵人之后,對方尚未緩過神來,即速進發“匕首拳”。在發“匕首拳”時,來自“武宗”公眾號·身體要繞行、斜進。 “硬劈一臂勁工整”意為:“匕首拳”要使硬劈炸崩勁,勁力要準確、工整。 “掌護身要身藏手”意為:掌置于身前可以保護身體要穴,另一掌卻隱藏于身中。 “身里藏拳暗護身”意為:身體要隱護拳與掌,同時拳也要暗暗防護身體,以拳取守。 【要領】 預備勢:同抖鈴手之勢(圖111)。 1.右刁拿手 右腳向前一步,重心降低,左手變掌后揚,右手變掌向左、向右后劃弧,做刁拿手,身體同時向右擰動、坐胯(圖112)。 2.匕首拳 右手扣指向前下垂,左手直劈由后向前揚掄,目視右手前下方(圖113)。 左腳向前跨進一步,右腳跟步于左腳跟處,同時,右手屈肘,掌收回護于左臉之側,左手由上向前,向下直臂摔劈,力達小臂掌輪側,目平視前方(圖114)。 3.退步穿手 右腳向后退撤一步,身體后坐,重心降低,同時,左手收撤胃于左髖旁,手心向下,右手掌指向前平直穿手,手心向下(圖115)。 4.麒麟步中拳 左腳向前搓動步,蹲身成麒麟步。同時右手回收護于腰間,左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沖打(圖116)。 【要求】 (1)匕首拳在掄摔時要探夠、甩遠,然后下劈。 (2)穿手要做到坐身向后與穿手向前同時用力。 【用法】 先拿敵手化進攻,匕首拳出如雷轟。 拳劈鼻梁迎頭掄,穿手戳目拳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