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以罐為器,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以產生負壓,使之吸著于皮膚,負壓使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產生瘀血,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膚淤血現象,拔罐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起到一種良性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拔罐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種原始的調理身體的方式。很多人在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選擇去拔火罐,拔完火罐后身上留下的罐印,深淺不一,有人會說那都是濕氣,顏色越深濕氣越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里面學問多著呢! 拔火罐后的顏色主要取決于體內濕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醫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后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分別提示可能有相應的疾病,但還要結合個人的癥狀表現來具體判斷。通常拔火罐后顏色偏深,預示著體內寒氣、濕氣較重,平素貪涼、可能是濕熱體質等。 1、罐印紫黑而暗沉: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 2、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一般以虛寒癥為主,寒凝血淤,穴位處斑點明顯的表示對應內臟虛弱。若是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伴有熱邪。 6、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7、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8、拔罐中無明顯罐跡或罐后印跡很快消失,說明正常健康,臟腑沒有出現疾病。 拔罐之后罐印很深未必是生病了,也可能只是拔罐的時間長短導致的,不必驚慌,有的拔罐者拔罐時間長,印子比較深,有的就會比較淺,拔罐時間越長罐印顏色就比較深。罐印顏色深淺與拔罐者的體質也有關系,也與拔罐者的病情有關。 所以,“罐印顏色越深,病情越重”這個說法并不是絕對的。但在一般情況下,罐印深代表拔罐者的濕氣比較重,是炎癥。從西醫方面講應該是炎癥比較多。太陰經、陽明經有問題或者濕氣比較重的患者,拔罐罐印顏色就比較深。此時,就需要引起關注了,需要對癥下藥,及時調理身體。 1、拔罐之后最重要的是防止遇冷。比如吹空調、冰敷、洗澡沖涼。需要等到皮膚慢慢恢復至正常以后才能與水接觸。建議24小時后洗澡。拔罐后毛孔處于打開的狀態,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暖。 2、 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無須處理,若皮膚表面出現變紅或者瘙癢,切記不可抓撓,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否則容易出現感染、發炎的現象。出現疼痛也不能冰敷,一定要讓它自然消除。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3、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4、 拔罐之后飲食方面要看病情需要而定,比如濕熱的病人要注意,平時的飲食不要吃濕性的、傷脾的東西。并且要注意避風寒,防止反復感冒,反復喉嚨痛,這些都會損害到健康。 綜上所述,拔罐顏色越深濕氣越重這種說法并不全面,每個人體質不同,罐跡自然有所不同,人體濕氣過重會出現許多癥狀,如食欲下降,臉部愛出油,舌苔白厚,虛胖等,自己也可對號入座,確定是濕氣重一定要及時治療,別讓濕邪危害你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