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課程摘要 科學驗光十六步概述: 第一步:問診 第二步:電腦驗光 第三步:瞳距測量和眼部常規檢查 第四步:裸眼視力檢查和主導眼測試 第五步:視力檢查:霧視去霧視 第六步:紅綠初調球面鏡度 第七步:交叉柱鏡精確散光 第八步:紅綠精確球面鏡度 第九步: 雙眼平衡測試 第十步:雙眼第二次霧視 第十一步:融像測試 第十二步:立體視測試 第十三步:調節力檢測 第十四步:眼隱斜、AC/A值檢測 第十五步:閱讀視力檢查 第十六步:適應性測試確定處方 第一步:問診 包括姓名、年齡、電話、戴鏡史家族史、生活環境、工作需求,原鏡感受,用眼習慣等。 第二步:電腦驗光 電腦驗光過程中切記要讓顧客的坐姿正確以保證電腦驗光的參考意義。例如:頭不要歪斜,不要懸空,雙眼平視等。 第三步:瞳距測量和眼部常規檢查 1. A:電子測量瞳距,在測量過程前,要先將瞳距儀調至遠用或近用測量狀態。測量過程中要保證顧客坐姿端正,同時自己的坐姿也要保持良好。瞳距要測量三次,以三次平均值為準。 B:瞳距尺測量瞳距 ①檢查者與被檢者在相同高度相對而坐(約距40cm) ②將瞳距尺置于被檢者鼻梁上 ③筆式電筒置于檢查者左眼下方,直射被檢者右眼 ④令被檢者看檢查者的左眼 ⑤檢查者閉上右眼(避免平行視差)觀察被檢者右眼角膜反光情況 ⑥讀出單眼瞳距 ⑦同法測量左眼 近瞳距=遠瞳距×(33-1)/(33+1) 2,用筆燈或裂隙燈 檢查外眼狀況眼外觀檢查眼部健康狀況,看是否有影響視力的眼部疾病存在。 3,調整座椅高度或綜合驗光儀高度,讓顧客在驗光過程中一直處于較為舒適的狀態。儀器調整:光度歸零和水平調整,調整瞳距值與顧客瞳距一致,注意集合擎是否調整為遠用;用酒精棉簽擦拭消毒額托及窗口附近(或用鏡布擦拭),請顧客通過窗口看前方,額頭貼靠額托調整額托距使鏡眼距在12mm左右。 第四步:裸眼視力檢查和主導眼測試 1,打開窗口(O),讓顧客注視前方0.1視標,關閉左眼(OC),測右眼的裸眼視力并且記錄,左眼同右眼一樣測試裸眼視力。同時打開雙眼測試測試雙眼裸眼視力,如果顧客有戴舊鏡(舊鏡度數為-3.00D以下必須測試裸眼視力,-3.00D以上可以考慮不測),應該在儀器未放下時先測試顧客的戴鏡視力并記錄再測裸眼視力,以備驗光參考。 2,打開圓點視標,雙手平伸直至雙眼正前方,雙手虎口交叉做主視眼測試,,雙眼進行交替遮蓋如那只眼看到白點在中間則該眼為主導眼。(注:驗光師必須注意交叉虎口是否在雙眼正前方) 第五步:視力檢查:霧視去霧視 (1)霧視法: 驗光時常因調節力的干擾而造成,通常使近視測定結果偏深,遠視測定結果偏淺。首先用電腦驗光儀測出屈光度(或測出裸眼視力后推算出大致屈光度),在此度數的基礎上再加+1.0D開始檢測,以后逐漸降低遠視度數。舉實例說明:電腦驗光測得被檢查雙眼為-4.0D屈光不正,用-3.0D開始主觀檢測右眼,最初視力為0.2,逐步增加度數,直到達到最佳視力,再增加度數視力不增加,左眼同右眼。采用鏡片箱進行霧視時,對于霧視鏡的取用應遵循“先加后換”的原則。 (2)用球鏡將遠用視力矯正到0.9以上,如果視力無法矯正到0.9以上,可加小孔片看視力是否可矯正的上去,如不能,則并非屈光不正性視力不良。 第六步:紅綠粗調球面鏡度 打出紅綠視標,告訴顧客:現在我們看一下前面的紅綠視標,來調整一下度數,把視力提高一些,請先看右邊綠色里面的數字(方向),再看紅色背景里面的數字(方向),看兩邊的數字是否一樣清晰,紅色里面清楚加負度數,綠色里面清楚加正度數,直到兩邊一樣清楚或綠色里面的清楚一點時停下,備注:如果顧客對顏色不敏感,可以直接參考電腦數據調整度數使顧客右眼視力達到最佳視力(左眼亦可如此標準)紅綠測試原理:對于正視眼來說,紅色和綠色波長經過人眼屈光系統正好是紅色波長落在視網膜后綠色波長落在視網膜前,并且與視網膜的距離是等距的。當顧客看到紅色清晰說明欠矯,綠色清晰說明過矯。(紅色清晰說明眼睛處在近視狀態,綠色清晰說明眼睛處在遠視狀態。) 第七步:交叉柱鏡精確散光 開始測試的時候須放置交叉柱鏡并且打開蜂窩狀視標。精確散光要先精確軸向(轉軸與軸向平行),再精確散光度數(p點與軸平行)。精確軸向以追紅點為依據(紅點在指標上方上調,反之則下調,向一個方向調的時候進10度,向后退時退5度),精確度數以紅加白減為依據(紅點在p點上加0.25度,白點在p點時則相反,每增加或減少0.50散光應以球鏡0.25度補償)。 第八步:紅綠精確球面鏡度 精確球面度數,方法與第一次紅綠相同,但在結束時應該讓紅綠一樣清楚或紅色稍微清楚。 第九步:雙眼平衡測試 偏振片法:雙眼輔助鏡打在p點,打出三排或者兩排偏振視標,請顧客觀察上下兩排視標是 否是一樣清晰。根據顧客的回饋訊息,減低較清晰眼的度數0.25度,直到上下兩排的清晰度接近。 第十步:雙眼第二次霧視去霧視 近視情況:將顧客雙眼球鏡鏡度同時減低-1.00度,打出0.6視標讓顧客看,雙眼同時加負度數(以-0.25一跳),直到看清最佳視力的視標,一般情況所加負度數不超過-1.00.遠視情況:將顧客雙眼球鏡鏡度同時增加+1.00,打出0.6視標讓顧客看,雙眼同時減正度數(以+0.25度一跳),直到看清楚最佳視力的視標,一般情況所減度數不會超過+1.00。 第十一步:融像測試 1.點出WORTH4點視標,右眼加紅片左眼加綠片,觀察雙眼是否同時注視,當看到4個圖標為正常; 2.如果看到兩個圖標上方為紅色菱形,下方為圓形為左眼抑制;如果看到三個圖標左右為兩個綠色十字,下方為一個圓形則為右眼抑制; 3.雙眼同時看到四個圖標,下面圓點為紅色右眼是主導眼,下面圓點為綠色左眼為主導眼。 第十二步:立體視測試 立體視標:雙眼前置偏振片,打出立體視標,讓顧客觀察視標的情況,當上方或下方線條出現一條靠近自己,一條遠離自己時證明立體視較為正常。 第十三步 :調節力檢測 一.負相對調節(NRA) 1.以屈光不正度全矯為起始點,近用瞳距 2.看近用視力表最佳的上一排視標 3.以均速0.25D一檔增加正球鏡,直到患者報告模糊看不清楚退回上一檔能辨認清楚,記錄此時球鏡度與初始球鏡度的差值,即為NRA(符號為+) 二.BCC(調節反應) 1.回到屈光不正度起始點,眼前加正負0.50交叉柱鏡 2.看近用十字交叉視標,關閉照明燈光 3.問患者橫,豎線哪個方向顏色更深,若橫線更深,以0.25D一檔增加正球鏡直到橫線,豎線一樣清楚為止,記錄此時球鏡與初始球鏡度的差值,符號為+即為調節滯后 4.若患者報告豎線顏色更深,以0.25D一檔增加負球鏡直到橫線,豎線一樣清楚為止,記錄此時球鏡與初始球鏡度的差值,符號為—,即為調節超前 三.正相對調節(PRA) 1.再回到屈光不正度起始點,看近用最佳視力上一排視標 2.以均速0.25D一檔增加負球鏡,直到患者報告模糊不清,然后退回上一檔能辨認清楚,記錄此時球鏡度與起始球鏡度的差值即為PRA(符號為—) 四.調節幅度 正.負相對調節的絕對值相加即為調節幅度 第十四步:眼隱斜、AC/A值檢測 一.測量眼隱斜(遠) 1.以屈光不正度全矯度數為起點; 2.找到視功能測試遠用界面水平斜視,點擊確認; 3.右眼前會自動加6ΔBU,左眼手動操作加12ΔBI,視力表會自動打出一排豎的視標,點成單個視標; 4.讓患者頭靠額托,雙眼對正視孔,問患者是否看到兩個視標,一個在左上方,一個在右下方,確認后進行下一步; 5.旋轉操作鍵逐漸減少左眼前的棱鏡,直到上下兩個視標在垂直方向對齊。囑患者喊停,停止旋轉操作鍵;記錄此時左眼棱鏡數據和方向,即為眼隱斜(遠)。 二.測量眼隱斜(近) 1.放下近用視力標拉桿,在上面找到一排橫的數字視標; 2.在界面找到近用視功能測試斜視水平測試,點擊確認; 3.其他操作步驟與測量眼隱斜(遠)一樣; 4.測量完畢,記錄數值即為眼隱斜(近)。(BI為- BO為+) 三.AC/A值 1.在原有屈光不正度基礎上加+1.00球鏡; 2.按眼隱斜(近)的步驟再測一次,記錄測量結果; 3.本次測量結果減去眼隱斜(近)的結果,即為AC/A值,通常為3—5. 第十五步 :閱讀視力檢查 在雙眼初步確定最佳度數以后,為顧客佩戴上試戴架(加上遠用光度),拿一張近用視力表或報紙給顧客看,適當添加正度數(根據顧客的年齡)。小朋友可以在遠用光度的基礎上加+1.00球鏡,讓其看近,與家長溝通戴上+1.00眼鏡看近的好處,衍生功能鏡片的銷售。對于辦公室人員或中老年,同樣以加正度數的方式緩解疲勞或者是解決看近的問題。 第十六步:適應性測試確定處方 適應性測試,這一測試采用的方法是讓顧客試戴驗光后的度數,詢問顧客,是否清晰,比以前的眼鏡感覺起來清晰度,舒適度感覺怎么樣?如果度數有增長可以詢問顧客是否覺得光線更亮,清晰度是否更高了,如果有明顯不適可適當下調度數,當以上步驟全部進行完以后,最終確定處方。 *輔助鏡片組: OC(occludede)遮蓋片 R(retinoscopy lens)視網膜檢影鏡片 PH(pimholes)1mm直徑小孔鏡片 P1350(1350 polarize filer)1350偏振濾鏡 P450( 450 polarize filer ) 450偏振濾鏡 RL(red lens)紅色濾光鏡 GL(green len)綠色濾光鏡 ±0.50(cross cylinder)0.50D交叉圓柱鏡 RMH 紅色水平馬氏桿 RMV 紅色垂直馬氏桿 WMH 無色水平馬氏桿 WMV 無色垂直馬氏桿 6△U 6△底向上三棱鏡 10△I 10△底向內三棱鏡 佳寶、美諾檢眼儀 你值得擁有! 10 下 期 再 見 光明事業,永拓進取! |
|
來自: EugeneYuan > 《配鏡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