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天道》中,很多人都是第1次知道“窄門”這個概念。其實,這是基督教里的一個概念:世界的事都屬“寬門”不用擁擠,容易進去,但是卻引向死亡(指相對永生而言);而窄門因為狹窄,不容易進去,要背起十字架,承受住引誘和試探,患難和逼迫才可通過。 那么,什么是窄門思維,真正的高人都是如何運用窄門思維的呢? 道友們都熟悉這么一個片斷,芮小丹逮捕了一個窮兇極惡又有文化的罪犯,王明陽。 為了讓他開口招供,芮小丹請教了丁元英,在丁元英的點撥下,從而有了一場跟王明陽坐而論道的特殊審判。 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這段論辯非常精彩,可惜在電視劇中,大概因為篇幅或是理解難易程度的原因,被刪掉了。 芮小丹說:“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臺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復雜的煉造過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難邁進的窄門。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與人的約,有了神的關于天國與火湖、永生與死亡的應許,讓凡夫俗子因為恐懼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約。這是智與善的魔術,非讀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經》告訴世人了,要進窄門。” 王明陽咄咄逼人地追問:“什么是窄門?” 芮小丹說:“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系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耶穌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獄,是靈魂的天堂。基督徒的得救緣于神‘約’,緣于神的應許。但進不得窄門也同樣緣于‘約’,緣于神的應許。窄門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價值?!?/span> 王明陽無言以對,默默地看著芮小丹,眼睛里流露出欽佩的神色。 芮小丹說:“進了窄門,神立刻就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證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span> 這其實是丁元英借芮小丹之口,表述的對“窄門”的理解,也表露了像丁元英這樣的高人在面對窄門時所顯露的向往和執著。 人,要有窄門思維,特別是年輕的時候,不要在最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舒服。 余華的小說《兄弟》的后記中有一段話:“寫作就是這樣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反而寫出狹窄?!边@和人生一模一樣,從一條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從一條羊腸小道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人一生總會面臨很多這樣的選擇,是選擇一條路少人稀的難走之路,還是寬闊但擁擠的好走之路,考驗每個人的認知。 所以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他告誡我們,“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正確的出發都是走進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沒有多長。 的確,那扇寬敞的門大開,里面有著無數財富故事的上演,有著無數成功人士的身影,有著各種地位、金錢等難以抵制的燈紅酒綠的誘惑,許多庸俗之輩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向著大門奮蹄疾馳,呼嘯而去。 然而,進入大門之后,他們會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反而迷茫的找不到方向,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就算找到了合適自己的,路也沒有多長,最終無路可走。 太多自命不凡的人對窄門不屑一顧,憑借他們的“聰明才智”判斷那是“傻子們”才會進的門。其實,窄門不只是對那些自以為義而不肯謙卑的人來說是窄的,對那些貪愛虛華而不愿舍己的人來說,也是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