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枚數 | 1枚 | 發行日期 | 2002年10月12日 | 郵票面值 | 1.60元 | 小型(全)張面值 | | 票封售價 | 2.20元 | 張封售價 | | 貼票內容 | 貼2002-22全套2枚郵票 | 發行機構 | 中國集郵總公司 | 票封規格 | 208×110mm | 張封規格 | | 票封設計者 | 夏競秋 | 張封設計者 | | 票封發行量
| 200000枚 | 張封發行量
| |
斯洛伐克共和國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西北臨捷克,北臨波蘭,東臨烏克蘭,南臨匈牙利,西南臨奧地利。原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1993年1月1日成為獨立國家。同日,中國承認斯洛伐克為獨立的國家并同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雙方商定,中國同捷斯聯邦簽署的條約和協定對斯繼續有效,并繼續沿用1949年月10月6日為兩國建交日期。
中國邯鄲叢臺建于2300年前戰國時期,斯洛伐克博伊尼采城堡始建于12世紀初葉,它們均為著名的歷史建筑。中國郵政和斯洛伐克郵政聯合發行郵票,進一步表明兩國人民的友好和郵政事業的繁榮。
2002年10月12日,為展示兩國歷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國家郵政局和斯洛伐克郵政部門聯合發行了《亭臺與城堡》特種郵票,全套2枚。
(2-1)為“博伊尼采城堡”。位于斯洛伐克西部小鎮博伊尼采,是尼特拉高原獨具特色的建筑,為中歐地區最有吸引力和游客最喜歡光顧的文化遺址之一。該城堡的最原始文學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1113年,當時它只是一個由厚厚的城墻及其護城河構成的哥特式堡壘,到16世紀初它已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貴族的活動中心。從1644年起該城堡歸帕爾菲家族所有,該家族把城堡改建成環形巴洛克風格建筑。其最后一個擁有者揚·帕爾菲伯爵(1829-1908年)又按照19世紀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城堡進行了改造,并借鑒了哥特式及法國盧瓦爾城堡、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等建筑風格。城堡四周環繞著樹木繁茂的公園,里面有各類獨具特色的動、植物園。城堡內有1662年建造的有著漂亮穹頂和壁畫的小禮拜堂,有14世紀建成的具有珍貴教壇的五角塔,塔中有大理石廳、盾廳和騎士廳。其中有砂曾是宮廷侍女和貼身衛士住過的地方。城堡內經常舉辦各類活動和特別節目,如“騎士日”和“國際幽靈和稻草人節”等。尤其是每年夏季,作為旅游勝地音樂節的一部分,城堡內都要舉辦嚴肅的古典音樂會,世界各地的獨奏家和小型管弦樂隊紛紛來此參加演出。城堡以其浪漫的輪廓、高聳的塔樓尖頂以及高雅的文化氛圍,為世人所傾慕。
(2-2)為“邯鄲叢臺”。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城區的東北部,相傳始建于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趙王閱兵和觀賞歌舞之處,故稱為“武靈叢臺”。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臺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臺”。臺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均已廢棄。現存古臺高7米,東西長5.9米,南北寬22米;向南突出的一段長50米,寬10米,是明清以來的修復建筑,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獨特風格。叢臺南北皆有門,從南門拾級而上,可見右側臺墻上鑲嵌的“滏流東漸,紫氣西米”8個古體大字;南門外,叢立的石碑上鐫刻有郭沫若1961年秋題寫的詩句;而北門內,尚有清乾隆皇帝1705年登叢臺時的御筆題詩刻石,他們均贊頌了趙武靈王朝服騎射的歷史功績。在叢臺的第二層臺面上,還建有紀念趙王的武靈館和小巧玲瓏的回瀾亭。其最高層的平臺,稱“武靈臺”,距地面13.5米,明嘉慶十三年(1534)年曾在其上建據勝亭,登亭可遠眺太行諸山,近觀邯鄲市容。叢臺已成為趙都歷史的見證,是古城邯鄲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