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挹勝 吳立梅 貴陽,貴州之省會。2016年10月底,曾到訪其南的青巖古鎮和其北的陽明洞。 此行乘坐高鐵前往,自湖南至貴陽段,三分之二非橋即隧。貴陽以處貴山之陽得名,但外人卻以為陽光之可貴得名。10月底天氣,東陽還是秋天,暖意融融,而貴陽似已入冬,冷雨颼颼。雖為一省之都會,雨中看不真切,只知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樓宇與峰巒競相比高。俗諺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雖跡近夸張,但也只有實地親歷才有體會。 ![]() 貴陽火車北站區塊的“北大資源·夢想城”,均價8000元/㎡ 住處附近之貴陽 貴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宜居之地,東陽人在此經商定居者頗多。已在貴陽定居二十多年的吳文林驅車帶我們前往貴陽南郊,游覽貴州四大古鎮之一的青巖。古鎮原為軍事要塞,建于明初洪武年間,距今六百余年了。雖歷史悠遠,但明清古建筑比比,萬壽宮、文昌閣、財神廟、石牌坊古意盎然。鎮上人煙蕃盛,雖天氣不佳,游客不多,但依然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青巖街景 青巖街景,仿古門窗多為東陽吳良勇等制作 ![]() 文昌閣 ![]() 文昌閣內戲臺 青巖名人首推清光緒十二年狀元趙以炯,為貴州第一位文狀元,東陽吳品珩與其同榜。貴州只出過兩位文狀元,更是以稀為貴了。另一位是光緒三十二年狀元麻江縣人夏同龢。趙以炯祖上是湖南湘潭人,和偉大領袖同鄉。其故居均為平房,故居內有其生平展、科舉制度展及LED顯示屏場景再現。 ![]() 狀元趙以炯故居 趙以炯故居正房 ![]() 科舉展館之LED屏幕場景再現 ![]() 趙以炯書法 ![]() 龍泉奇石苑 古鎮有名人親屬故居多處??箲鹌陂g,周恩來之父親周懋臣、鄧穎超之母楊振德和李克農、博古的家屬都曾經在青巖住過??箲鹌陂g,古鎮也是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 ![]() 背街民居之片石外墻 青巖城墻完好,四座城門依舊。最雄偉者當屬南門定廣門,清初順治年間所建,門內有為壽逾百齡的趙以炯曾祖父趙理倫所建的“升平人瑞”“七葉衍祥”牌坊。南門西側之山為古鎮制高點,城墻依山就勢蜿蜒而上,有如蟠龍,頗為壯觀,說是黔中之八達嶺長城也未嘗不可。城外為水域較廣的定廣湖,湖畔尚存茶馬古道。 ![]() 財神廟旁 ![]() 趙以炯曾祖父趙理倫百歲坊 ![]() 青巖南門——定廣門 ![]() 南門與西門之間的古鎮城墻,其下為定廣湖 ![]() 南門外景致 南門及茶馬古道 ![]() 南門外民居 返回貴陽城,途經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十里河灘景區,迷蒙煙雨中,這奇山秀水也如同霧里看花。入城大道雖然寬闊,但汽車和帶人的摩托車競相爭先,這馬路也成了賽道,不免為在車輛夾縫中穿插前行的騎車人捏把汗。 修文縣在貴陽之北,一個小時車程。龍場系修文縣治,東陽人龔啟蓀在光緒初年當過這里的知縣。此地之聞名,全因王陽明龍場悟道。而修文一名,也以王陽明在此倡導文教,取《尚書·武成》中的“偃武修文”一語而得名。 王陽明謫居龍場之時,其地偏僻閉塞,人煙稀少,苗僚雜居,且疾病纏身,權閹追殺,處境極為艱難,《古文觀止》中的《瘞旅文》或可窺豹一斑。他于困境中彷徨探索,在寤寐之中,忽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是理,無須格物而得,于是產生“致良知”的思想。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自此擺脫了對環境的依賴,超越生死禍福的糾纏與威脅,形成以自我為價值標準的人生態度,完成人生及中國哲學史的轉折,矗立起中國儒家數千年發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此日適逢“丙申年祭祀王陽明典禮”舉行,陽明文化園人流如潮。園門牌樓以“知行合一”命名,王陽明銅像巍然聳立,是儒雅老者的形象。其實,王陽明被貶后于正德二年抵達龍場時年未不惑,按現在說法,尚屬青年。 中國陽明文化園入口之“知行合一”坊 ![]() 入口前之廣場 ![]() 王陽明銅像 陽明洞在修文縣城東北龍崗山(一名棲霞山)山腰,曾是王陽明的居處。前洞洞口上方有“陽明先生遺愛處”摩崖題刻。洞內明清兩朝的題刻甚多,間有民國時期的,草楷皆備。洞非封閉式,與后洞相通。若就環境而言,卑濕漏風,實在不易久居。但有了王陽明,后來又有了幽禁于此的張學良。一位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三不朽圣賢,一位是發動西安事變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名人。張學良于1938年11月至1941年5月被囚于陽明洞區域,曾有“犯上已是禍當頭,作亂原非愿所求。心存廣宇壯山河,意挽中流助君舟。春秋褒貶分內事,明史鞭策固所由。龍場愿學王陽明,權把貴州當荊州”的詩句。這個貌似毫不起眼的山洞,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人文色彩的洞窟之一。 陽明洞所在之龍崗山(一名棲霞山) 陽明洞入口前牌坊 ![]() 陽明洞前洞 ![]() 洞壁題刻 ![]() 后洞 陽明洞后方為王文成公祠,系王陽明創辦龍岡書院的故址。祠門對聯 “三載棲遲,洞古山深含至樂;一宵覺悟,文經武緯是全才”,高度概括了龍場悟道對于王陽明的深遠影響。王陽明初至龍場,還在距此四五里的小孤山玩易窩反復默誦揣摩《周易》,悟得“體立而用行”之道。因行程所限,未及到訪。 ![]() 王文成公祠 ![]() 王文成公祠主殿 我們到訪的前一天剛舉行過王陽明紀念館新館開館儀式。紀念館內有王陽明生平事跡展覽,從王陽明履歷及其哲學、教育、軍事、書法等方面的成就展現其輝煌一生,并著重介紹他在貴州的活動。除了相關著作,館內實物甚少,多以圖片展示。最感興趣的實物是國家一級文物——王陽明紀功碑。原碑位于廬山,此為復制品,但也可以欣賞王陽明書法的遒勁爽利、清秀峻拔。令人驚奇的是鐫于正德庚辰正月晦日的這塊紀功碑,中有“嘉靖我邦國”之語,居然含有兩年后才使用的“嘉靖”年號,巧合如斯,令人感慨。清初詩人王漁洋將《紀功碑》與顏真卿書法的巔峰之作《浯溪碑》相提并論,寫詩贊道:“文成摩崖碑,其字大如斗。萬古一浯溪,光芒同不朽?!薄朵聪?,即《大唐中興頌》,在湖南永州旅行時曾在浯溪崖壁上觀賞過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此碑。其文筆力千鈞,其字雄渾蒼勁,旁有題詩“一銘兩手筆,宇宙雙杰作”。 王陽明紀念館內景 ![]() 國家一級文物——“王陽明紀功碑”(復制品) ![]() 王陽明在貴州行蹤示意圖 ![]() 迎賓大道因“丙申年祭祀王陽明典禮 ”而封道 作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型人才,王陽明是明史乃至中國歷史繞不過去的人物。誠如紀念館“結束語”所言:“王陽明不僅屬于貴州,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不僅屬于歷史,屬于現在,更屬于未來?!蓖蹶柮鞅毁H龍場,不僅是貴州的幸運,也是“心學”的幸運。因此,能瞻仰一代哲人的故跡,也是一種幸運。 ![]() 有“西南門戶”之稱的貴陽高鐵北站 貴陽之行,歷時雖短,但一鎮一洞,勝卻幾多名勝古跡。 吳立梅2020.4.11撰 原載2020.5.20《東陽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