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平安健康!如意順心! 在生活中,什么是道?比如賺錢,是不是道?真相是,為謀生而賺錢,也是道的一部分,這屬于形而之下的“器”;還有另一部分則是形而之上的“天之道”。 學用《道德經》,掌握道的規律,如果每日領悟一點,在生活中實踐一點,幾年下來,一個人就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厲害的人——到那時,您做什么事都會得心應手!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隱藏了哪些宇宙生命規律? 規律一:當一個人利益萬物,又把自己放得很低時,他就是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老子說,人最大的智慧不是個性,而是如水一般的活性。當一個人把自己放得很低時,他就是王;反過來,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如果內心剛強、行為咄咄逼人,社會必然容不下他。而擁有知雄守雌的胸懷,讓自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您就像嬰兒那樣人見人愛了。 心中有理想、有艷陽,但行為上卻甘愿將自己變成容人踐踏的大地,這是內圣外王、和光同塵的王者!反之,如果行為像太陽,您還沒照亮別人,就把別人烤干了;如果內心泥濘,您連自己的生命都支撐不起來,更不要談什么理想抱負了! 這里的“雄”表示擁有強大力量和勇猛精進,“雌”則表示能守住謙和示弱的細水長流。人的生命中必須有一種積極進取、強悍向上、奔流不息、靈活多變的東西,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真正立于天地間! 規律二:喜歡自黑的人,別人不會黑你,你反而能得到白。 原文:“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老子說,自黑的人,別人就不會黑你,這樣你才能得到“白”。而那些主動表白的人,通常處于劣勢——因為失守了黑,把底線暴露了,所以從主動變為了被動。 比如,您炫耀自己才華,別人就會來踩低你;您嘚瑟自己有錢,別人就會在心里罵你……大家都喜歡聽好話,沒人喜歡被批評——即使批評的是對的,人也很難接受!因為,抗拒負面的指責和侮辱,這是人之常情。但天道運行的規律是平衡,越是想守住榮,平衡越會運轉,最后招來的反而就是辱了。 一個人如果總是很亢奮,時間久了,精氣神消耗過多,身體吃不消的!反過來,如果內心很寧靜,不但精氣神得到了頤養,做事也會讓愛回流。所以,這樣的人反而是精神頭最足、最神采奕奕的!這就是水火相濟的平衡,要彼此勢力相當,才能相得益彰。 規律三:凡是二元對立的東西都有顯性和隱性——守住隱性一方,就能維持平衡、回歸道心。 原文:“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我們知道數學有公式,物理有公式;而老子早在近3000年前,就用大道規律提煉出了一條生命的基本公式! 在本章里,老子用三個排比句描述了這條公式的應用,即“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這條生命公式,適用于宇宙任何時間和空間!任何存在,都繞不開它! 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凡是二元對立的東西都有顯性和隱性,守住隱性的一方,就能維持平衡、回歸道心。有道的人,就是能隨時隨地保持平衡的人。而普通人為什么沒有道?其實,只是因為自己的心念和心境失去了自然的平衡而已。 比如,惡念的產生,最開始的動機,就是失去了心理平衡。看到別人優秀就嫉妒;看到別人成功就眼紅;看到珍奇的東西就想占有……這些都是失去自然平衡的表現。 所以,有智慧的人懂得運用老子這條公式,即使取得了輝煌成功,他也不會張揚自己,反過來還能真心自謙,知道自己做得還不夠、還不好,這就是守辱。這種守辱的方式,恰好符合道法自然的狀態——正因為他不爭、不求、不顯,最后反而收獲了別人自愿送上來的榮耀。 這些人性的弱點,我們完全可以用天性中自帶的定靜來慢慢調服;而如果故意壓制,這種刻意而為,通常效果不佳,一旦失控,反彈更厲害! 當念頭升起時,您可以訓練自己的覺知力:清清楚楚地看到它們,并知道這樣做的惡果是什么,就行了。不要去對話,不要去管它,只要覺知——這是內修的功夫。然后您制心一處,專注在做利他的事上,這是外修的功夫。這種內靜外動的功夫相輔相成,一旦功夫連成片,您就離道越來越近了。 這就是“守住隱性一方,就能維持平衡、回歸道心”的運用。 這也是《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所說的: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抗疫期間,每天走進一章《道德經》,如果不知不覺間走完了八十一章,知道《道德經》,學用《道德經》,相信“常德歸樸”的大道能量,將成為您自己的力量,照亮您的平安路、幸福門! 感恩有你,讓我們共同筑起本次防疫抗病的“健康防火墻”!世界好、中國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趙妙果(作者授權轉發) 備注:文章屬于版權所有,作者授權轉發,歡迎大家轉載,您只需注明出處即可,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