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淡漠型甲亢起病隱匿,無典型的高代謝癥狀和神經興奮表現,而常以某一系統的臨床表現為突出,發現時病情通常較重而癥狀卻不明顯,加之老年人多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用藥較多,易誤診為其他疾病或服藥所致,如心臟病、胃腸道疾病、惡性腫瘤等,從而延誤治療。 一、什么是淡漠型甲亢? 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thyrotoxicosis),又稱隱蔽型(masked)甲亢。為甲亢的特殊表現類型,患者無典型的甲亢癥狀,是以消瘦、淡漠、嗜睡為特征的甲亢。 本癥較少見,常發生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占老年性甲亢的20%。 二、淡漠型甲亢的發病機制? 1931年,Laney首先提出淡漠型甲亢的概念,但具體的發病機制尚不清。其發病因素可能與典型Graves病相似。 而淡漠型甲亢具有特殊性,其臨床表現特點可能與甲亢長期未得到及時診治,機體嚴重消耗,交感神經對甲狀腺激素不敏感或反應性降低,兒茶酚胺耗竭、缺鎂等因素有關。 三、淡漠型甲亢有何臨床特點? 無典型甲亢的表現,或與其相反,但癥狀輕重與甲亢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四、明確診斷需要做哪些檢查? 1. 甲狀腺功能 TSH降低或為零,FT3、FT4、TT3、TT4升高,但一般不如典型甲亢明顯;有些患者僅有TT3(FT3)升高,而TT4(FT4)水平正常,表現為T3型甲亢。也有極少數患者T4水平升高,而T3正常。 ?小明說: 老年人中,尤其是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時低T3綜合征發生比例高;其次,老年人TSH水平有隨年齡增加而增高的趨勢,TT3、TT4和FT3隨年齡增加而下降,FT4無變化。因此,對于老年甲亢而言,TSH水平的降低遠比FT3、TT3增高更有診斷意義。 2. 吸碘率 甲狀腺吸碘131率增高,高峰前移。老年人常因患有多種疾病,服用多種藥物,許多藥物能夠影響吸試驗的準確性,需加注意。 3. 甲狀腺B超 可能有結節。 4. 甲狀腺核素掃描 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價值,因此對于伴有結節的老年人甲亢應該做此項檢查。 五、選擇哪種治療方案: ATD、碘131、手術? 在選擇治療方法之前要分析患者的病因。通常分為Graves病、多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單發高功能腺瘤三種情況。 1. 老年淡漠型甲亢——Graves病:首選碘131,其次甲巰咪唑 由于老年人身體組織器官和生理功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可能會對藥物的代謝過程發生影響,加之老年人肝微粒體酶活性減低,對肝毒藥物極易發生毒性反應,因此選擇藥物治療應當慎重。而碘131治療具有簡便安全、療效確切等優點,所以是治療老年人Graves甲亢的最常用方法;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是次選方法,且應首選肝臟毒性較小的甲巰咪唑;手術一般僅在甲狀腺顯著腫大或有壓迫癥狀、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有碘131治療禁忌或疑有惡性病變時才考慮。 2. 老年淡漠型甲亢——多發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單發高功能腺瘤: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首選手術或碘131治療。 抗甲狀腺藥物的治療: ○ 初治期:甲巰咪唑20~30mg/d頓服,至癥狀緩解或TSH開始上升時即可減量; ○ 減量期:根據臨床和甲狀腺功能測定結果(每4周檢測1次甲功)調整劑量;通常每4周減量1次,每次減5~10mg,待癥狀消除,體征顯著好轉后減至最小維持量; ○ 維持期:甲巰咪唑5~10mg/d,維持1~1.5年,必要時還可在停藥前將維持量減半。 ○ 總療程1.5~2年。 碘131治療 ○ 治療前,先用ATD控制甲亢,使甲狀腺功能達到正常狀態,停藥3-7天后即可給予碘131治療 ○ 治療前預防性使用β受體阻滯劑 ○ 碘治療的劑量:對老年甲亢而言,為減少甲亢復發的可能性,建議使用較大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若第一次治療后甲亢未愈,可用1.5倍劑量重復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