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占據冀州后任用沮授為從事。經常對袁紹提出良策,但很多時候袁紹并不聽從。官渡之戰時袁紹大敗,袁紹敗逃時,沮授來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見曹操,沮授大呼不降,曹操與沮授有舊,見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陣營,感到可惜,嘆若早點得到沮授,那天下現在應該大定了。沮授雖不降,但仍獲曹操厚待,可是,后來沮授密謀逃回袁紹陣營,事敗被殺。 歷史評價: 曹操:“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孫盛:“觀田豐、沮授之謀,雖良、平何以過之?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隆;臣奉暗后,則覆亡之禍至。存亡榮辱,常必由茲。豐知紹將敗,敗則己必死,甘冒虎口,以盡忠規。烈士之于所事,慮不存己。夫諸侯之臣,義有去就。況豐與紹非純臣乎?《詩》云:“逝將去汝,適彼樂土。”言去邦,就有道可也。” 朱敬則:“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踐若發機,應同急箭;優游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陳普:“袁曹相與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當時惟有管寧是,謾對黃河嘆此心。” 郝經:“沮授、田豐計畫不用,而不能去,卒蹈其難,其猶在亞父之后乎。” 胡三省:“使紹能用授言,曹其殆乎!” 羅貫中:“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面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云。曹公欽義烈,特與建孤墳。” 林國贊:“袁氏諸臣,田豐外,莫忠于授,后以身殉。” 何茲全:”沮授、荀彧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