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講,投資很簡單,卻并不容易。這個簡單是說投資所需要的知識,不容易說的是兩個,一個是對具體投資標的的分析和判斷,一個是人性的自我修煉。 我的微信公眾號標語就是:投資不是一場競技游戲,而是一個人的人生修煉。 格雷厄姆說:“就理性投資而言,精神態度比技巧更重要。”關于這個話題,我寫了一篇文章《從莊子的《逍遙游》看股票投資“無劍無我”的終極心態》,努力修煉“無劍無我”的心態。 關于基金定投,我寫了文章《“基金定投”大揭秘:別再做韭菜了,我看著都心疼》 原本只是完成承諾,沒想到竟然在雪球閱讀量66.5萬,在今日頭條四個小時就有3400人收藏,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嚴重。 這篇文章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論,當然我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個收益不是收獲了多少粉絲,而是促使我反思自己的分享行為和投資體系。 我想我有必要做一些基本的說明。 第一個,我說主動基金經理是垃圾堆,優秀的寥若晨星,這主要是因為基金的機制決定地,次要是基金經理的貪婪決定地。 很多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也表達了反對。我說話可能有些粗魯,但是我仍然認為我說的是事實。 如圖是一份職業基金經理的業績圖,超過五年歷史的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第一的是28.71%;超過五年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高于15%,就可以在全國進入前30名。 而根據微信公眾號“投資人記事”在文章《小雅深訪 | 易方達張坤最完整投資思路:至少應跟全市場對抗過兩三次》所述:若以超過10年來觀察,管理單一主動股票類公募基金超過10年的,目前國內僅12位,年化收益超過10%的僅6位。這6位中,管理時間最長、年化收益率也最高的是富國天惠精選成長的基金經理朱少醒,年化收益率20.29%。另5位的年化收益均在10%至11%之間。 統計數據不完備,但是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雖然有任職時間有限的因素干擾,但是這份業績實在有些難以擺上臺面,要知道這可是全國最優秀的基金經理群體了。 而張坤是在2012年9月28日在易方達中小盤任基金經理,截止2019年,張坤36歲,也就是29歲的時候開始掌管這個基金。 我并不是說29歲的年齡不適合做這個事,畢竟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畢竟巴菲特、格雷厄姆等大神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揚名立萬,這說明,有些人真的對投資很有天賦。 但是在2012年的這個當口,沒有業績,年紀輕輕,我肯定不會把資金交給他,芒格也不會。 巴菲特從不推薦股票,指數基金卻是一個例外,早在1993年巴菲特就講到:“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業余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在1996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又指出:“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遲早會發現,持有股票的最佳方式是購買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在這之后巴菲特多次強調超過99%的投資應該購買指數基金,而不是直接購買股票或者購買主動型基金。 巴菲特為了宣傳這一觀點,2007年11月巴菲特在美國一家慈善賭博網站上,以50萬美元作為賭注,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未來十年內,任何一位職業投資者,挑選的至少5只主動型基金的表現,將落后于標普500指數基金的表現。這家賭博網站為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提供賭局,最后全部賭資歸獲勝者一方指定的慈善組織所有。 巴菲特賭約公開后,只有一位華爾街的基金經理泰德·西德斯站出來應戰。他精心挑選了五只“母基金”,這五只母基金又投資超過了兩百家基金,也就是說超過兩百家主動型基金,與巴菲特挑選的指數基金進行對賭。十年賭約的起始時間是2008年1月1日,截止時間是2017年12月31日。 巴菲特指定的基金獲得了125.8%的收益,對方挑選的五只基金取得的回報分別為:21.7%、42.3%、87.7%、2.8%、27%。平均只有36.3%。兩者差距之大簡直就是對華爾街精英們的一場羞辱。 在今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指出:利潤提成“美味蛋糕”,加上固定不變的管理費,使基金經理們在過去10年中變得非常富有,投資者卻度過了一個失落的10年,這合理嗎? 基金收益中,大約60%都流進了基金經理的腰包!這就是他們為達到所謂的業績,而給自己發放的無恥獎勵。 巴菲特在2017年致股東信中說:如果要樹立一座雕像,用來紀念為美國投資者做出最大貢獻的人,毫無疑問應該選擇約翰·博格爾。幾十年來,他一直敦促投資者投資于超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他已幫助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用自己的儲蓄實現了更高的回報,否則他們獲得的收益要低得多。他是他們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 基金經理們如此令人羞愧的業績我總結有三個原因:第一,投資人太差勁了,總是要求基金一直漲,跌了就有贖回,很多基金經理很優秀,但是面對巨大的壓力,投資的心理和技巧全部變形。第二,能力不行,很多基金經理做之前業績耀眼,做之后難以啟齒,就是因為是在自己業績最好的時候才被市場發現,但是很多人都有路徑依賴,當投資風格和市場不相容的時候就會表現差強人意,而突破路徑依賴,很難,只有頂尖的人才能做到。第三,基金不好的機制,使得基金經理的利益和基民的利益經常不一致,操作也有很多規定,從而讓基金經理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我從沒見過一個基金經理因為業績不好公開道歉,但是見過了公開抱怨自己掌管的規模不夠大,自己的待遇不夠好。 即使真的有一個明星基金經理,我覺得挖掘的難度不低于發現一只十倍股。 所以我放棄主動基金。 第二,聊聊基金投資的收益率問題 巴菲特指定的基金獲得了125.8%的收益,年化不過2.32%而已。這又是對基金經理群體的一個羞辱。 那么投資基金的收益到底怎么樣呢? 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我們日常接觸的物品價值主要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但是金融產品,以營利為目的的一切金融產品的價值都是由其壽命內的自由現金流折現值決定的。注意,這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衡量方式。 對于投資來說,有三重收益,價值增長的收益,市場估值提高的收益,以及融資帶來的收益(本質還是估值提高帶來的),我們投資基金收益來自三方面,第一個,產品本身價值的增長,第二個,市場估值的提高,第三個,交易費用的節約。 這里面基金價值的增長來自于基金標的的價值增長。我們去研究一家公司要研究公司是做什么的,做的怎么樣,未來如何發展,投資基金也是要研究,基金的組成成分是什么,權重如何設置,標的創造價值的能力如何,未來如何發展。 ? 基金和股票其實是一個東西,只是股票需要判斷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趨勢,進行估值,基金需要判斷基金的邏輯和發展趨勢,也要進行復制。 區別是企業我們要考慮經營不善、財務造假、利益輸送等個體化的問題,基金我們要考慮的是群體性的問題。 以投資銀行為例,股票的話就要分析公司的競爭力、股權結構、財務風險、發展趨勢并估值,投資銀行的行業基金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判斷銀行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并估值。 股票的所有邏輯可以全部套用,價值投資基金,基金輪動,倉位管理,杠桿,對沖,等等,區別僅僅在于標的本身。 基金的操作簡單一些,收益率也略低于同級別水平的股票投資人,但是風險要低很多。 看好新經濟就中小指數,看好強者恒強就滬深300,還有行業指數基金,風格基金,策略基金,在美國基金的品種比股票還多。 如果我們投資一只內生性增長為10%的基金,基金不分紅超長期持有的話,你的收益率也就是10%左右。因為你的投資收益率為常數A與(1+roe)?,n足夠大的時候,常數A的效果無限趨近于0,常數A是起點和終點的估值比。 第三、基金投資的實踐問題 在文章《“基金定投”大揭秘:別再做韭菜了,我看著都心疼》爭議最大的地方是文末我多嘴講了一段話:投資基金其實也可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率,我計算一下大概15%~20%之間,但是需要一星期左右的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 非常多的人質疑這一點。 我從理論上是相信能做到的,但是實踐能不能,我也沒數。 如圖是來自基金大佬“銀行螺絲釘”的基金估值圖,這樣的數據有很多地方可以查詢,雪球的蛋卷基金、且慢、wind、choice、中證指數基金官網等等。 從圖中看,很多基金的ROE都在10%以上,但是股息率也比較高,意味著分紅率比較高,那么根據公式,持有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1—分紅率)+股息率,買進持有的收益率并不高。 所以要取得較高的收益率必須借助市場的力量。
我相信通過選擇好的品種,并搭配投資技巧,那么收益率不會差。 基金選擇上我建議使用場內基金,一方面是手續費極低,我現在使用的券商收費是萬0.6,沒有五元門檻,我拿100元都可以買,很方面,費率低。另一方面,實時交易,沒有折溢價,最后,交易方便,如果需要在基金和股票之間進行切換,不會耽誤時間。 我曾經就有一次想把場外基金買了換股票,結果從賣出到回款,足足五天,黃花菜都涼了。 股民之間有句話,叫做:理論分析666,實際操作250。呵呵,我就要試一試,我在雪球上面建立了一個組合,叫做《手把手教你買基金》,我要把我的理論去實踐。 如果你相信我,并且還在為學習基金定投、怎么買基金交學費,為什么不試試跟著我投資基金呢? 我會把基金的每一次操作原因都具體說明,方便大家討論和交流。 但你注意一點,這個組合是虛擬盤,我沒有實際資金配置,因為我覺得活生生的企業比干巴巴的基金更有趣。 還有一點,這個不是定投,一直是滿倉,在到達賣出點之前,一直是買買買。 還有一點,我這個組合一年的操作可能極少,無非就是買買買,所以你體驗不到頻繁操作金錢的快樂。 還有一點,我今天早上五點倉促決定應戰,所以目前的標的比較少,以后會適當加入新的標的,盡管我認為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并不需要很多標的。 如圖是我的模擬盤,我自己以后也會搭配基金,但是目前看遠遠不到這個時間,我實在太喜歡股票了。 接著這個機會,我把自己的股票也做了一個梳理,以前多次有想法,拿出實盤,但是實在太懶,我這個人又比較隨意,一直沒做,趁著今天打開了excel就一起做 我重倉的保險實在太慘了,今年在太保、長電和中國建材做了幾次T,今年整體虧損12.61%。 做的比較倉促,買入價。賣出價、復制指標都沒有寫,后面加上。 最后需要慎重提醒的是,公布組合和操作是為了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千萬不要盲目跟隨,因為你看到的是我的結果,我操作的時候可沒有告訴你。 說不定,這個組合還是假的,是我編出來吸引眼球的。 我不承諾這個組合全部是真的,我說到這個份上,你要是還自己跟著最后虧錢了,我就無能為力了。 這樣的組合公布,如果沒有意外,我會每周周六發布一次。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也真誠希望投資市場的韭菜能少一些,少交一些學費,早點獨立為自己的財富負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