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文化源遠流長,各個時代都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審美特色和藝術追求。書法藝術發展到宋代,出現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書法四大家”,對后世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的黃庭堅是北宋時期江西九江人,他在詩詞、書法、散文等領域都卓有建樹,在詩詞方面,他是“江西詩派”創始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北宋文學界所推崇的“一祖三宗”之一宗。 黃庭堅行書《千峰映碧湘》拓本(偽) 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尚意風格集中表現在他的草書作品中。這種風格在北宋的書壇表現得廣泛,但黃庭堅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正是他的狂草把“尚意”書風推得最遠,表達得最淋漓盡致,達到了自由無羈的境界。”黃庭堅曾經仔細研究過張旭、懷素的草書,并取二者之長而融會貫通,并加上自己獨特的用筆手法,從而“自成一家”,形成了黃庭堅草書的“山谷風格”。這種“尚意”書風是書法從實用向藝術過渡的重要環節,黃庭堅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對于“尚意”書風的形成以及推廣、傳播做出了極大貢獻。特別是他的這幅作品,更能表現出來,下邊我們好好欣賞一下: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飯不著石吃,眉應似發長。楓梩搘酒甕,鸐風落琴床。強效忘機者,斯人尚未忘。萬里莓苔地,不見驅馳蹤。唯開文字窗,時寫日月容。竹韻漫蕭屑,草花徒織茸。披霜入眾木,獨自識青松。 元年三月建中靖國望日書,庭堅 所以,通過這幅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作為我國文化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化大家,黃庭堅在詩歌和書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永恒的。他的影響不僅僅在他所生活的宋代,而且對之后各個朝代的書法創作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黃庭堅不僅僅為后世留下了他的書法名作,更重要的是他的書法理論、創作精神、創作思想,永遠都是后世學習的楷模。尤其是黃庭堅的那種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理念,那種師法古人、推陳出新、自成一家的追求,更是值得今天的書法愛好者、乃至各行各業的人去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