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祝?!防飳懙降南榱?/span>嫂歷經生活的重創和人世的磨難,逢人便說自己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反復講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起初大家特意過來聽她的故事,但后來漸漸被鄉親們厭惡,她的境遇也每況愈下,最終淪落街頭成為乞丐,慘死在魯鎮野外的雪地里。 祥林嫂之死有多重原因,但其中的一條是她對自己的內耗。她神情木訥、精神不振,逢人就訴說不幸,一遍遍的重復,最終將人們的同情心消耗一空,也使得自己沉侵在不幸的世界里走不出來。 就像那個古老的寓言,有一只小猴,肚子被樹枝劃傷了,流了很多血 ,它見到一個猴子朋友就扒開傷口說 :你看我的傷口,好痛 !每個看見它傷口的猴子都安慰它 、同情它,告訴它不同的治療方法 ,它就繼續給朋友們看傷口,繼續聽取意見,后來它感染死掉了。 1. 內耗讓內心陰郁、不見晴空,找不到生命的出口一遍遍的重復在痛苦里,只會消耗自己的生命。在婚姻里也是如此,當我們不斷的埋怨伴侶、抱怨生活的苦難,抱怨你愛的人不夠愛,進而相互攻擊,陷入這些親密關系的內耗中,或者是因為內在的不協調而陷入自我責怪、自我抱怨、自我懷疑的內耗中。 雖然我們并沒有像祥林嫂或者寓言里這只受傷的猴子一般到處揭開自己的傷疤,可是如果我們每一次在內心的戰斗都是重溫回味所有生活里帶來負能量的意外事件,讓自己陷入生命能量的內耗中,那么我們又與祥林嫂和受傷的小猴子有和區別? 無論是談戀愛還是在婚姻里,一旦感情發生危機,我們的生活以及事業就會陷入一團亂麻的狀態,我們在感情里不知所措,想各種方法去彌補和修復感情、修復關系,這種關系里感情的內耗傷人傷己,時常也會影響我們生活里其他的方面。 相思是內耗,悲傷是內耗,相愛的人爭吵更是一種內耗,這種情感的內耗讓我們失去了欣賞世界的動力,也讓我們內心陰郁,不見晴空。 當人生的精力被大多數不好的事件所影響時,就會處于恐懼、擔憂、憤怒、悲傷等等負面情緒中,哪里還有時間去學習、反思、提升和改變?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越加找不到生命的出口。 2. 內耗讓我們討厭自己、甚至丟失自己 前段時間很火爆的《哪咤之魔童降世》中的敖丙就是一個對自己過于苛求的人,他追求完美和優秀,他也一直很優秀,身邊的人都對他寄予厚望。但是當遭遇了困難和選擇的時候,就會開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從而經歷一個內耗的過程。 生命里沒有人會事事優秀,隨時完美,所以在遭遇壓力的時候,他選擇了承擔責任,不辜負家人的期待,最終違背自己的心,辜負了朋友,險些黑化,黑化的過程也是與自己內耗的過程,原本應該與哪咤棋逢對手的敖丙,卻不是哪咤的對手,在哪咤的手下總是吃虧。 原本同根同源的他們本應該的不相上下的,甚至敖丙受過正規的教育,更是正統的龍太子,是比哪咤厲害的,但是內耗嚴重的敖丙卻始終不是凡人哪咤的對手。 皆因為敖丙本性善良、性格溫潤,又一直聽話,做不出違背自己本身意志的事情,在內耗里消耗自己的能量,最終導致經歷了差點黑化的一個過程,也是殺死真實自己的過程。 內耗的很大原因來自于對生活、對周遭、對自我的不滿意,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跟自己較勁,也許并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一切,但是我們卻認為自己做的不夠,陷入一種自我攻擊中,盡管我們努力的追求完美和優秀,卻對自己變得苛刻,當做的事情稍有差池時,便會攻擊自己,開始討厭自己,恨不得丟掉自己,甚至殺死自己。 3.內耗讓我們心情糟糕,情緒容量低,寬容度低 我們看到很多宮斗劇中都有一個寂寞的皇后,比如《還珠格格》中乾隆繼皇后烏喇那拉氏,或者是其他宮斗劇中的寂寞皇后,原本都是手握后宮權利,一把好牌。 皇帝偶爾來看望她,可是因為對錯誤的容忍率低,情緒容量很低,對別人的寬容度也變得很低,對自己兒女寬容度也都會特別低,最后想盡辦法將一切的精力放在趕走皇帝別的女人身上,想盡辦法找別的女人的茬。 最終都落得一個心胸狹隘、自私自利,被廢冷宮的結局。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去關注這些小事,或者只是淡然的處理好后宮的事情,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是否就不會有那樣的結局? 我們也會看到一個幸福的家里,若是有一位錙銖必較、過度勞累的全職母親,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家庭里,不斷的付出,越是付出的多,越是對周圍的人抱怨,越是疲倦和產生病態的生理狀況,老公和孩子的不理解也就越多。 老公看電視她收拾家務,她會覺得生活尤其不公平;孩子不優秀,她會覺得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這位母親會覺得自己做了一切,可是生活并沒有像自己預計的那樣,就會產生槽糕的情緒,對孩子和老公發怒,會因為一點小事動輒發脾氣,甚至不斷的去抱怨生活中的小事,也在這樣的抱怨中日益丟失自己,變成了一個只知道抱怨生活的愁苦女人。 那些宮斗劇里的皇后和生活里抱怨的妻子們又何其相似,都是在不斷的跟自己爭斗,把對自己人生的所有美好期待,投射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希望他們理解自己,可是最終得到的不是理解,而是視若無睹和厭惡拋棄。 當將自己的夢想投射別人身上,自以為很輕松時,反而是最艱難的事情,因為內在對自己的所有期待都落在丈夫和孩子身上,當他們沒有預計達到要求的時候,就會因為自己沒有去爭取實現自己的夢想,將時間和精力付出在家庭里簡單和重復的生活中,而產生不好的情緒。尤其是看到外面女人美麗的樣子,而自己早已風華不在,就會更加討厭那個糟糕的自己,花時間排斥自己,就會覺得疲憊,對丈夫和孩子的期待就會越高。 而一旦這個夢幻的泡沫碎裂,丈夫和孩子沒有達成自己的期待,攻擊力就會越強,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妻子在發現丈夫出軌時,那么憤恨小三的原因之一,這種憤恨里有自己所有期待落空的憤恨,更是對自己的怒其不爭。 很多全職媽媽都有過無數次掙扎,在家務和日復一日里內耗自己的能量。一邊是渴望實現自我價值,一邊是穩定的家庭生活形成的慣性,所以全職主婦為什么更容易衰老,未嘗沒有在這種內耗中消磨掉的能量因素影響。 4. 走出內耗的精神世界,成就自己的真實人生 與其內耗,不如坦誠的接受,肯定自己有悲傷、嫉妒等等的負面情緒,知道這一切一定會過去的,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過去,想哭的時候就哭上一場,想安靜的時候一個人安靜的睡上一覺,不要給自己身上壓太多的責任。 因為我們都不會是完美的人,都會犯錯。
即使是圣人七十歲的時候才能夠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么能夠肯定自己就會一生不犯錯誤呢? 我們跟自己的較勁,跟身邊親密人的較勁,總是在消耗著我們的熱情,人最痛苦的就是因為對自己的排斥,而產生不快樂的情緒。 當我們把經歷消耗在自己身上時,就會沒有精力去應付外界的事情,生活就會變成一團亂麻。接受自己,哪怕是做錯事的那個自己。接受自己才是減少內耗的開始。 走出內耗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其生理原因。 腦神經科學認為,我們的大腦可分為情感腦、理智腦等幾個不同的部分,情感腦負責感受情緒,做出直覺判斷和選擇,日常生活中超過90%的時間,情感腦掌控我們的一切;而理智腦負責分析、判斷、選擇、決策,作為高能耗機制,其日常被激活時間不足10%。當情感腦與理智腦協作良好時,我們會有平靜、滿意的感受;一旦它們陷入沖突,我們就會進入內耗模式:理智壓抑情感,或情感碾壓理智。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減少內耗呢? 1. 減少錯誤的期待,增加認知度。 有些事情并不是知道就能夠做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接受自己做不到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樂器、繪畫等等,有些技能就是需要持久的努力和天賦才能夠成就,當做不到的時候,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不可能的事情。 “錯誤的期望,會帶來持久的沮喪。這是痛苦得以持續的根源?!?/span>不管是在愛情里還是婚姻里,不要有錯誤的期望,不要覺得自己不說別人就會懂得,感情里學會溝通很重要,任何其他事情都是如此。 2. 走出悲傷的情緒,保持正向的心態 用積極的心態來處理事情,當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是積極的接納自己已經犯了這樣的錯誤,正確的接納自己的情緒,積極的認識清楚事情的根源,才能有助于我們走出悲觀的情緒。
3. 轉移注意力,去做成就自己的事情 在大海上航行的人,是天生就不暈船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在航行的船上如履平地,那么在訓練新的水手的時候,是怎樣讓新水手克服暈船的狀況。他們利用了一個簡單的法則:及時轉移注意力,去搬運貨物,去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就會忘記暈船這回事。 就像你從來沒有聽過正在開車的人會暈車,這是因為他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專注的去做另外的事情,反而會降低對自己暈車暈船這件事的注意力。 當感覺自己在發生精神內耗的時候,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先去做一些別的事情,將內耗轉移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來。
當精神發生內耗,我們卻用肢體的行動來讓自己習慣某一項事情的時候,雖然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我們通過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努力就會改變自己內耗的狀態,在所做的事情上取得成果,讓一切變成良性互動。 無論是在愛情、婚姻、事業上,這樣的法則都是適用的,只有減少內耗,我們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應對生活,去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記?。耗憧梢赃x擇過更好的生活,成為更好的自己,你可以通過行為來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
|
來自: Shree席瑞 > 《Shree散文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