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全是精華,建議收藏學習《易經》是一部積累筮占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于西周時期,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該書闡述了天地世間關于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在'獨尊儒術'的漢代,《周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經學家們研治的一項專門學問,這就是易學。《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今天給伙伴們整理了一些《周易》的入門基礎知識,都是全書中的精華,伙伴們可以收藏自家學習。 1、首先,什么是《周易》《周易》是一本哲學書籍,自古以來的哲學很多都是和宗教或者預測捆綁在一起發展的。由《周易》發展的五行學說,也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性學說。 易,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改變”。周易的本質是積極向上的,他要求我們在不斷改變的事物中,自強不息,使得改變向著對自己更好的方向發展。 對整體來說,《周易》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的觀念,即“天人合一”,這是一種整體觀,一種大局觀,更是一種統籌的觀念。 現在我們說周易,大多都與“算命”占卜融為一談,其實,《周易》最根本的就是一部人生答案之書。 2、六十四卦的推演想必伙伴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周易》八卦。 俗話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物。八卦互相的組合就生成了“六十四卦”。 懂得八卦的名稱,和對應屬性,熟記六十四卦的推演過程和結果已經屬性。 五行與八卦的對應關系
只要懂得各種卦象的意思,就可以讀通易經。 3、《周易》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最為重要的基礎。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這里的五行并不不是說水就是我們常見的水這么簡單,五行可以把它理解為創造世間一切的元素,他們之間的相生相克構成了大千世界。 要了解《周易》。我們首先要掌握五行之間的關系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但:陽木克火,陽火克土,陽土克金,陽金克活水,陽水克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但: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這里相侮是說,水平時可以滅火,倘若火太大了只用一杯水來滅火,肯定是不行的,反而被火侮辱。 4、天干地支所謂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謂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相配可以用來表示一年之中的年月日時。 要看懂《周歲》,首先學會運用公式或推演方法算得年月日時的干支。再者就是學會納甲。 所謂納甲,就是將十干納于八卦,并與五行、方位相配合。關于這一點,我們現在只需要按表查詢就可以。 分清天干地支的陰陽屬性 天干的陰陽:
地支的陰陽:
剩下的就是關于十二長生與起卦、裝卦,斷卦,這些也不盡相同,在這里就不詳細描述了。 以上就是《周易》的入門基礎知識,感想去的伙伴可以自己細細揣摩,要記住的是,《周易》不單單是簡單的占卜之書,更多的,是人生的答案之書。 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里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包括到后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易經更是六經之首,歷代學術思想發展之契機亦多建基于“易經”。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而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于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里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伙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于易經感興趣的伙伴真的可以試試。 而且這本書才56元,現在56還能干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
|
來自: liuzhaoli4876 > 《氣象、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