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幾個身邊的例子。 小姐妹L,幾年不看一本書,一度認為自己靜不下心來,不愛看書。半年的時間,現在基本一周一本書的節奏,因為速度太快,甚至一度出現“書荒”。 朋友W,曾經是很封閉自己的一個人,堅信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對彼此都好。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偶然的一次分享,讓她徹底打開自己,總想著怎么才可以幫到他人,于是和他人通過微信、電話、視頻,不斷產生連接。 我自己,對睡眠是有執念的,不喜歡熬夜、中午要午休片刻、睡懶覺。前兩項,依然在做,而第三項,一個月的時間,就自動有變化了。每天自發7點左右就醒了,雖然不像很多早起愛好者五六點就起來,但對于我來說,去掉睡懶覺的習慣,已經是個不可思議的變化,瞬間覺得自己的時間多了起來。 對有些人來說,這幾個例子,不是那么驚天動地,也沒有那么高難度,可是對于本人來說(嗯,我去采訪了下),變化簡直是難以置信,至少倒推半年、一個月,她們自己是不信的。 這其實就是潛能被喚醒的實例。 2我們平時很容易對潛能有認知誤區: 第一,工作榨干了我的所有能量,我沒有潛能可挖,有點時間我只想躺著。 NO、NO、NO,潛能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一旦被開發,力量大到出乎你想象。也許你會覺得時間多了,方法多了,能量高了。要知道,這些多、高,能讓你有可能做更多事。 美國柯維博士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就是一本激發潛能的好書。我看了三遍,現在準備看第四遍,這本書通俗的講,就是主張你要把自己理順了、把和他人的關系理順了、把事情理順了,然后你就在工作、生活、社交、婚姻、學習等等方面,省心省力了。 第二,我很平庸,激發不激發都一樣,沒有什么潛能。 這是一種自我設限的念頭。不知道是別人灌輸給你的,還是你自己為偷懶而找的借口。 你認為自己平庸,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你真的可能就是一輩子平庸;你認為自己不平庸,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你可能就會不停折騰,不停嘗試,不停努力,然后就真的不平庸了。 人生不設限,想想都是件很美好的事。遠離那些給你設限的人群,你的人生你做主。 很多時候,我們對外界充滿好奇,卻常常忽視了自己。對自己沒有好奇,不關心自己的身體、情緒、思想,于是,“自己”會用生病的方式,告訴你它的存在。 而對自己的實力、潛能沒興趣,它們就一直被浪費,安靜的躺在你的體內,讓旁觀者看著都覺得可惜。 3怎么叫醒自己的潛能呢? 關鍵是找到那個能叫醒你的人,或者事。這個,真的要因人而異。 如果一定要推薦的話,我首推——找圈子。這個方法,大概率能找到那個人,或者那件事。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 這個圈子,不是拉幫結派的意思,而是找到一個比你目前的圈子更高一階的圈子。 原來的圈子,一定是讓你舒服的圈子,你才會待的不想離開。但是,想成長、要變化,除了原來的圈子,你還要去找一個不那么舒服的圈子,也就是所謂的離開舒適圈,去往成長圈。 去到那里,你會發現,哇,原來有人是這么想問題的,有人是這樣去做事的,世界上還有這個工作...... 在你不斷“哇哇哇”聲中,你的眼界和認知也在不斷被拓展。或許,某個人就成了你的榜樣,然后,模仿、刻意練習、超越,在你重復做這樣的事的過程中,潛能喚醒已經開始啟動。 而怎樣才能找到這樣的圈子呢? 當今資源最多、種類最多又鏈接最方便的圈子,是線上的社群。 挑選的標準是,同頻高能。同頻的意思,是你要認可這個社群傳遞的價值觀、理念。高能的意思,是在這個社群的人,都能量滿滿,你的奇思妙想他們能接得住,鼓勵你去嘗試,并給你提供各種鏈接資源。 去付費,加入同頻高能社群。越貴的價格,圈子的牛人越多,你迭代的速度也更快。免費的圈子,你不珍惜,同理類推,其他人也不珍惜。所以,它的質量也高不到哪里去,或者說干貨比較少。我建議你不加也罷。 潛能喚醒的方法很多,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找到屬于你的方式。 也許,你的人生會從此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