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廣州入學君,為孩子上學做好準備 好多好多的家長都會想一個問題:小孩子快上小學了,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么? 那我的意見是:如果你報的那個幼小銜接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領先感受一下這個課堂教學,檢查一下有什么適應性的問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那么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一定要去上。這個是很正常的。 如果說這個幼小銜接班不做這個工作,只做灌輸一二年級學什么,什么幾加幾,一一得一這些,只教這些識字算數之類的,那么盡量不要去上,如果你一定要去上,那么你要在以后承擔結果。 為什么要去? 首先第一點:幼小銜接主要就是兩個目的,第一個是讓孩子適應課堂,因為他之前是自由散漫的,現在要適應下新課堂,是不是就要去真正意義上的體驗一下。在這個幼小銜接班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來是這樣子的,那么上一年級的時候,什么適應性的問題就少。這個是可以提前去做工作的,作為父母,我覺得這是給孩子鋪路,這就是你的事情,你就是園丁給孩子施肥澆水,所以我覺得就應該去做。 那么第二是什么呢?如果在過程當中,發覺孩子有些不適應的問題或者瞎折騰,是不是家長就可以盡早發現,及早的去處理,就比上一年級再去處理要好一些,要是上學后成為問題孩子,老師也不會待見,這成本就更高。所以上這個幼小銜接班這是值得的。 為什么不要去? 但如果只是說教教文字,教知識的話,那么就不要去上。其實現在有個現象,很多二三年級的補習班,都開始教初中的東西了,物理都開始上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災難性的的一件事情。 你比如說你跟孩子講1+1等于2,孩子可能明白,然后你們說2+2=4,3+3=6,后來他就真的記住了,然后你會發覺他只是記住了3+3=6,可能他只明白1+1是什么樣子,因為他是具象化的,到那個點,他上學后再學的時候,他知道。噢,我知道,那你問他又是什么代表什么,他根本不清楚,他只說我知道,但是我不清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造成的結果是什么?這些孩子不會很認真的去好好學習,特別是到了3年級,那就會造成家長、孩子和老師之間的困惑。 因為六歲上一年級前學了超多的知識,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好好學習,因為他之前都見過了,記住了。那聽這課有啥意思,結果就是,孩子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你看到孩子坐在哪里,指不定在那想啥呢,這種會一直延續到二三年級,孩子到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吃老本了,到三年級是不是就徹底跟不住了。那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重大的挫折。我以前是很牛掰的,怎么現在變這樣了。 因為他之前就學過了,剛開始就是一百分,可能對于孩子來說,就我是一個好學生的角色定位,給自己一直定位都是好學生,那結果到了三年級”叭叭叭“的成績猛落,對于孩子來說,是不是就是重大挫折,受不了,緊接著又到了第二逆反期,跟家長是不是也干一塊了,然后我責怪你,你責怪我,最后就會鬧的不可開交 但有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周邊的鄰居都在學,你不學,在學校就會吃虧了。但我們要明白一年級的關鍵點是要讓孩子建立起來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而且一年級的內容不多,學習習慣建立起來趕的很快。 如果說你在一年級的時候,辛苦點,給小孩子建立起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你二三四年級都會比較輕松,五六年級那就是為初中布局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