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人社部網站已經發布了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通知,今年的調整幅度為5%。
從這幾年來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總體幅度已被定格在5%左右,具體到每個人會有一定的差異,但也大不到哪里,因為條條框框放在那里了。為什么呢?因為心里上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心理上的極度不平衡,自己辛辛苦苦地干了一輩子,繳納了幾十年的養老保險,結果卻是就拿那么一點基本養老金。
你看人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說起基本養老金,則完全是一臉的笑容,不僅是高替代率,而且還是高金額;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人家還不繳納養老保險(2014年10月1日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但那都是財政撥款),即便是這樣,人家還不滿意呢,那些中人到處呼吁盡快發放正式的基本養老金,而不是現在預發的基本養老金,得了便宜還賣乖。 人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的中人,手握幾萬乃是十幾萬元的籌碼,這還不滿意,一臉的不高興,但人家這種不高興,并不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那種愁眉苦臉,那究竟是什么呢,還是你自己想吧。
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上調基本養老金保持同步,那是人社部和財政部說的,而在實際中并不是那么回事,就說北京吧,《關于北京市2019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京人社養發〔2019〕92號)是在2019年6月17日發布的;根本就沒有同步或者在此后發布《關于北京市2019年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就成為了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直到2019年11月的時候才揭開,但也沒有公開發布任何上調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勞動合同制工人每人每月都漲了580元,科級、處級和局級干部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正處級漲了845元,比如正局級漲了1065元。
即便工齡有44年且年齡達到80周歲的北京企業退休人員,理論上2019年漲的最高基本養老金也就是50元+132元+65元+70元,等于317元,這可以說是企業退休人員上漲基本養老金的封頂線。 這個封頂線標準,放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那里乃是輕而易舉,即便是上一年退休的工人都能達到580元,這就是無法逆轉的差距。 人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人和退職人員都張了580元,人家這一漲,基本相當于企業退休人員三年漲的基本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漲基本養老金,還是偷偷摸摸的,就跟做賊似的。領導干部平時老是說信息公開,結果輪到自己漲基本養老金的時候,卻不見動靜了。
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這幾年都是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其中適當傾斜調整與不滿65周歲(許多地區則是不滿7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沒有什么關系,實際上就是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了,這么一看,實際上每年漲不了多少養老金。
定額調整不明思議就是一個基本固定的金額,比如北京2019年是每人每月增加50元(西藏為每人每月增加80元,這是全國的最高標準),2018年是每人每月增加45元,2017年是每人每月增加50元,2016年是每人每月增加50元。
為什么沒有說2015年呢,這在于定額調整是2016年才開始采用的,因為2016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掛鉤調整就是與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拴在一起,工齡越長,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北京的工齡價值在全國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最值錢,每年價值3元(每月0.25元)。如果你在北京退休且工齡有40年,2019年拿到的上調的這部分養老金就有120元;倘若你在遼寧退休且工齡也有40年,2019年拿到的上調的這部分養老金就只有40元。
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金額確定之后,也就基本上可以鎖定你能漲的絕大部分的養老金了。這幾年,北京一直采用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的辦法,這個絕對額以上一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為基準點,2018年為每月3959元,2018年基本養老金低于這個金額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這是最高金額)。
倘若你的工齡為15年(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按照2019年的調整幅度來看,2020年可以上調基本養老金為50元+45元+65元,等于160元,就是這個標準,其他地方的有30年工齡的企業退休人員都不一定能達到這個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