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0月2日,孫中山離開赫胥黎旅館遷居至葛蘭旅店街八號。這一行動也在清朝駐英領(lǐng)事館的監(jiān)視之中。 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遭清政府懸賞通緝,避走海外。1896年9月30日,孫中山由紐約來到倫敦。誰知剛一到埠,就被清廷駐英公使館所雇的史雷特偵探社(Slater’sDetective Associantion)偵探盯梢。 1896年10月2日, 星期五,倫敦陰天多云。 敬業(yè)的偵探詳細報告了 孫中山這天的行蹤: 早上10時30分,孫逸仙從赫胥黎旅館搬出來,把行李放上一輛出租的四輪馬拉車,車牌是10850。然后坐該車到達格雷法學院坊8號。車夫為他把行李搬進去,他本人也進去了。11:30時,孫逸仙又出門了:先往西走進牛津街(Oxford Street),觀看櫥窗燈色。然后進入霍爾本大街119號(119 High Holborn)的文具店。從文具店出來后,再到附近的快捷奶品公司(Express Dairy Co.)吃午餐。餐后回到格雷法學院坊8號。時為下午1是45分。到了黃昏6時45分,孫逸仙再度出門,在附近的餐廳晚膳。膳后返回格雷法學院坊8號。時為晚上8時30分。以后就沒有見到他再出門了。 清廷花重金聘請私家偵探,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尋找時機綁架孫中山。顯然他們成功了,1896年10月11日,孫中山被劫持,幽禁于公使館。出乎清廷預(yù)料的是,這單異域的綁架案弄巧成拙,結(jié)果卻讓孫中山名譽全球。10月23日,孫中山在恩師康德黎極力營救下被釋放。不甘失敗的清駐英公使館繼續(xù)延聘偵探跟蹤孫中山,直至1897年7月1日,孫中山離開英倫。 偵探的跟蹤報告留下了孫中山這段期間旅英的珍貴記錄。孫中山曾說:“倫敦脫險后,則暫留歐洲,以實行考察其政治風俗,并結(jié)交其朝野賢豪。兩年之中所見所聞,殊多心得……”英倫之旅給孫中山如此之啟發(fā),他究竟到過哪些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孫中山1896年的幾個重要足跡,了解當年英國的“民生”狀況。 10月28日: 參觀查靈十字醫(yī)院 當天倫敦天空清藍,部分地區(qū)有薄霧。下午3時30分,孫中山坐出租馬車(車牌15027)到查靈十字醫(yī)院附屬醫(yī)學院。康德黎陪同他參觀了這所專門為診治窮人而設(shè)的醫(yī)學院,耗時一小時零一刻鐘。與醫(yī)院近在咫尺的河濱路(泰晤士河北岸)上熙熙攘攘,有穿上毛毯大衣的紳士貴婦,也有只穿破舊單衣的童乞。無家可歸的窮人,就在橋上游人憩息的石椅上坐著過夜。孫中山目睹當?shù)馗F人的凄涼狀況,會作如何感慨? 1881年的查靈十字醫(yī)院 12月5日: 大英博物館讀書 早上11時,孫中山先到霍爾本郵局寄了兩封掛號信,接著到霍爾本大街297號書店,然后坐公共馬車到大英博物館,停留了1小時20分鐘。12月的大部分孫中山都在大英博物館讀書。12月7日,早上10時20分出發(fā),在閱覽室停留到下午2時30分;8日,停留到下午2時;9日,早上10時45分出發(fā),在閱覽室停留了約兩三個小時……其刻苦努力,可見一斑。 孫中山經(jīng)常讀書的大英博物館 12月8日: 參觀倫敦皇家農(nóng)展館 在大英博物館看過書后,經(jīng)康德黎介紹,孫中山前往伊斯靈頓地區(qū)的皇家農(nóng)業(yè)展覽館參觀牛類展覽。當天下午是展覽頭一天向公眾開放,入場費是5先令,余下的四天展覽,入場費則只需1先令。孫中山在頭一天就不惜高價搶先去參觀。展館內(nèi)有4000盞煤氣燈照明,此外還有七組大型星座式的支形吊燈照明,英倫的各類牛只一網(wǎng)打盡,還有琳瑯滿目的植物,這給了孫中山極大的視覺沖擊。 倫敦皇家農(nóng)業(yè)展覽館的牛類展覽 12月11日: 參觀“第五屆全國自行車展覽” 水晶宮位于倫敦南郊,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預(yù)先制造、當場組合的建筑物:全部用玻璃片和鋼框建造而成。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是玻璃,鋼框只是起著支撐作用,1854年竣工,是一個永久性的大型展覽館和娛樂場所。當天是孫中山第二次參觀水晶宮了。第一次是10月3日,到此參觀英國皇家園藝協(xié)會舉辦的英國水果展覽。這次水晶宮正舉辦英國“第五屆全國自行車展覽”,向公眾介紹英國最新的自行車模型。 倫敦南郊水晶宮正面外景 12月23日: 參觀倫敦帝國協(xié)會會所 當天上午,孫中山到倫敦的帝國協(xié)會會所參觀一個多小時。該會所在188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周年之際,由她親自奠基,1893年竣工后又由她親自揭幕。會所的構(gòu)思是為了展示英國強大無比的物質(zhì)文明。陳列室展出來自英國各自治領(lǐng)和殖民地在制造業(yè)和農(nóng)業(yè)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為了教育子民,該所的中央主樓和東翼都租給了倫敦大學,作為教學之用。英國人如此重視民生及有關(guān)民生的教育,無疑給孫中山很大啟發(fā)。 英國帝國協(xié)會會所 寓居英倫期間,孫中山行程滿滿的。他不但考察了英國的民生,還考察了民權(quán)狀況,比如參觀了英國的國會大廈、內(nèi)政部、外交部、財政部、海軍部、林肯法學院等等。英國皇家歷史學院院士黃宇和教授認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完成于倫敦”,其見解自有獨到之處。 作者:黃德強 參考文獻:黃宇和《孫逸仙在倫敦,1896—1897》,(臺灣)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初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