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內科雜癥是以五臟為中心加以辨證分析,辨證的結果需要治療。治療時選藥很關鍵,必須選對疾病有顯著療效的藥物。這樣就牽涉到藥物的歸經問題。 古代先賢們先把人體五臟與五行結合起來,開始從藥物的顏色與味道加以探討。得出了白色入肺,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黃色入脾,黑色入腎。同時也從藥物的味道上進行觀察研究。如,發現人們吃過辛辣的食物后會流涕出汗,因肺主皮毛,開竅于鼻,就證明了辛辣入肺。從缺乏營養消瘦的人吃了甘味的五谷雜糧會長肌肉而變胖,因脾主肌肉,得出了甘味入脾。吃了苦味的東西會下火,證明了苦入心。通過了長期的觀察,先賢們還掌握了酸入肝,咸入腎。這樣就總結出五味歸五臟的理論,應用于中醫臨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