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的職稱評定制度和期刊論文發表緊密相關,在職稱評審中,南核認可度>北核>學報>普刊。但是,并非所有的作者都可以發核心,并非所有的專業都是一樣的發文難度。 從作者身份來看:高職單位不容易發核心期刊;碩講身份不容易發南核;二本三本不容易發北核。核心期刊發表要求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批作者職稱晉升的空間。 從專業限制來看:美術設計、音樂、體育等專業發核心難度較大。以美術設計專業舉例: (1)能發的核心期刊有:美術研究 新美術 裝飾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 美術觀察 美術學報 美術大觀 美苑 新美術等; (2)能結合的藝術類刊物有:民族藝術 藝術百家 藝術設計研究等 美術設計專業面臨的現狀是:專業刊物少,發表難度大,要求太高;發交叉學科的期刊卻是版面有限,全國藝術類作者這么多,就是再多的版面也消耗不完。 那么,發不了怎么辦?不可能不評職,只能另想辦法?,F在多個核心期刊推出書評、作品欄目,用來解決這一難題,不限制單位,但是關于書評、作品的質量依然是要求比較高的。下面就設計專業具體談一談書評和作品的發表。 書評的出現,一是補充了刊物的欄目設置;二是解決了市場需求。書評和論文一樣,都是一種文體。一本期刊,除了論文外,書評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之前的期刊上,并沒有相應的欄目設置。現在書評欄目已經出現,刊物的欄目開始趨向于完整、成熟。 “書評”是對一本專著、教材進行評介,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廣泛的閱讀能力,要求在短短的2000左右字符里,將一本著作介紹詳細,同時還要展示出自己的專業素養。 書評寫作“短、順、快”,書評要求作者首先要精心選擇一本書,然后準確反映書的內容,介紹給讀者,兼具思想性和價值感。關鍵是寫書評時間短,還不卡思路,是結項的捷徑。 | 書評的形式 題目:通常會有副標題,“——評《xxxxx(書)》” 內容:結合專業知識對書籍進行評析,目的是為了推薦圖書 欄目:廣告書評/書評/圖書評介/圖書推介/書訊…… 形式:小論文,會顯示推薦的圖書信息 (如圖所示) | 書評的特點 不限制單位:南核最低要求博士/副高起發,北核要求公辦二本以上。高職單位基本上發核心論文是沒有機會的。但是書評不同,它不限單位和身份,不管你是職院碩講,還是985博士副高,都是同樣的起點,可以說沒有門檻限制,只取決于文章質量。
收稿方向廣:書評可以收各個方向的,不管是教育、社科類的方向,還是圖書館、英語、美術、體育這些不好發的專業。書評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全能王。 認可度高:和刊物本身的級別一樣,加分相同。書評可以用于課題結項、科研湊分、職稱評審等。 | 發書評的刊物有哪些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書評欄目,每期2篇; 《化學試劑》每月書評,每期4篇; 《河北法學》書評欄目,每期1篇; 《中國蔬菜》資料信息欄目,每期7篇; 《教育與職業》北大核心,每期3篇; 以《****》為例,20年4期刊登了一篇文章:
選題是和美術教育相關的,作者是xx職業學院的老師,這篇文章基本上占了高職作者+不好發的美術專業,所以要發核心論文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發書評的話,不限單位,只要文章質量可以就能發。這個差不多就是給你送職稱的。 | 發書評可推薦的刊物 作品是美學專業老師特有的,平時教學中會產生大量的優質作品,這些作品發表在期刊上,可以用來加分評職。 作品是展現一個作者能力的最直觀的表現,同時,作品傾注了作者的心血,體現的是作者的特有風格。 作品專欄的開設完美解決了藝術設計類專業刊少、難發的大難題。首先,版面是專門給你開的,不會有別的專業來跟你搶版面;其次,形式比較合理,可以自己獨占一個版面,也可以和同單位老師拼版,版面費也比發論文要省好多; 再次,沒有單位身份的限制,不管是高職還是在讀學生,只要有意愿發,作品質量可以,就能刊登出來,不會被卡在單位上。最后,刊期也比較早。核心正文審稿慢,出刊慢,沒有一年的準備時間就會顯得比較緊張了。 舉個例子,你現在投稿核心期刊,可能要到21年才能出刊上知網。作品的刊期就比較早了,一般都是當月的刊期,情況最差也是年內的刊期。 作品作為一個正常的期刊欄目,只要期刊上知網了,那它一定也會上知網的。而且知網上有頁碼有目錄,和正文的待遇沒有差別。 作品類型:純作品、圖文并茂型作品 作品要求:不限單位,可以掛課題 作品類型:油畫、國畫、水彩、水粉、丙烯畫、素描、速寫、彩鉛、雕塑、平面、建筑、環境、服裝、包裝、產品、工業設計、裝置藝術、數字藝術、動漫、插畫等 發作品可推薦的刊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