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都想孩子長大后有出息,但在功成名就之前,孩子首先得先成為一個獨立的、有教養的人。一個人三觀正、有教養,才配得上“優秀”這個詞。 如今,很多家庭里都是一到兩個孩子,家長對著孩子可勁兒寵,有的就發展成了溺愛,自以為寵娃,卻不知是在毀娃,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 其實,關于如何教養男孩子,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早已經坦言: 想要孩子有出息,在男孩12歲之前,父母要堅持四大原則!不要一味溺愛孩子,否則孩子以后恐怕難成才,有句老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男孩12歲前,父母堅持四大原則,兒子以后更有出息 從擇偶方面來說,沒有哪個女孩想嫁給一個沒有責任心、整天好吃懶做的男人;從育兒方面來講,父母也希望孩子能成長為一個獨立、有能力的人。堅持以下四大原則,可以幫助兒子越來越優秀。 一,培養孩子獨立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巨嬰”,明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動手做事情,卻要父母代勞,比如疊被子、整理房間等等。不懂得獨立的孩子,離開了父母就等同于失去了生活能力,可怕的是他們往往還不知道感恩,還會反過來埋怨父母。 想要培養孩子獨立,一方面,家長要教會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另一方面,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要“獨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做選擇。 二,培養孩子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難以理解,很容易出現低情商的言談舉止。低情商的人是惹人厭煩的,沒有人愿意跟這樣的孩子交朋友,而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能幫孩子學會寬容,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情商。 想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家長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偶爾還可以跟娃玩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體會到不同人物的心境和立場,學會換位思考。 三,責任感 責任感強的孩子能讓父母少操很多心,他們通常有很強的自覺性,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會出于責任心而認真完成。在對待感情方面,他們也很讓人有安全感。 想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要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讓他們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并且在孩子犯錯時教會他們面對失敗和錯誤,學會承擔責任。 四,吃得了苦 培養孩子能吃苦的品質,并不是說要讓孩子貧窮地生活,而是培養他堅韌的精神。現在很多孩子都嬌生慣養,心靈非常脆弱,有時父母的一句批評都能讓他們做出極端的行為。要知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道路上沒那么平坦,孩子吃得了苦,才能品嘗風雨過后的果實。 要想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家長要教會他自律和專注,為了目標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輕言放棄。比如,孩子學習遇到難題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轉換思維或是換個心情應對,不要因為孩子一句“不喜歡學習”,就縱容他們放棄學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