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浦東代表性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1987年開始設計,1991年開建,1993年主體結構封頂。以上4圖從左至右分別代表著不同建設階段的東方明珠,從浦西北京東路遠眺東方明珠。東方明珠的拔地而起,是浦東創業的縮影:浦東不是一天建成的,創業之路還將繼續。 ![]() 1990年,從浦西遠眺浦東。 ![]() 如今的陸家嘴已成為上海城市名片。浦東自開發開放的那一天起,便把坐標定位在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高起點上。1993年批準的《上海陸家嘴中心區規劃設計方案》,采納了中、英、法、意、日五國著名規劃設計師的意見,規劃了三座超高層建筑作為黃浦江畔的新地標,也就是今天的“三件套”: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曾有設計師說,陸家嘴的三座超高建筑,分別象征過去、現在和未來。作為代表未來的上海中心,早在規劃設計時,就不再強調建筑高度上的“第一”。它還有多個和高度無關,關乎環保綠色的“第一”。陸家嘴三座超高層建筑,構成了經典的城市天際線,串聯起歷史的傳承和未來的連接,也見證著浦東30年的傳奇。 ![]() 夜幕下的中國館。 ![]() 位于浦東張江園區內的上海光源。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總裝生產線。 ![]() 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 ![]() 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航拍。 曾經,“浦東”只是一個含義寬泛的地理名詞;直至1990年,這兩個字才有了更為精確的所指。在這片熱土上,開發者們奉獻智慧、揮灑汗水,開創出了令人驚嘆的“浦東奇跡”。 奇跡并非一日建成,變化在30年中悄然孕育,曾經農田廣袤、房舍低矮的浦東早已今非昔比。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等越江大橋使天塹變通途;東方藝術中心、東方體育中心和世紀公園等,豐富著市民的文體休閑生活…… 國家級開發區生機勃勃,各有所長,成為浦東發展的引擎: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高樓聳立,金融機構密集;張江科學城里,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硬核產業蓬勃發展;金橋開發區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區內的碧云國際社區是上海最適宜外籍人士居住的國際社區之一;外高橋保稅區正為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做著有益的探索。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開發開放,到2005年成為首個國家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到2010年借上海世博會之機實現跨越式發展,再到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落地以及去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設立與起航……積跬步至千里,浦東一直以探索者的姿態勇立潮頭,把握每一次機遇,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讀懂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