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丫 2020-04-22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都是自然界的第一法則,現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其實都曾經過這道法則的篩選,而這恰恰也是人類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的原因之一,畢竟沒有幾種生物的適應能力能超過人類。 而人類不僅僅適應能力強,并且還是一種高度社群化的生物,群居性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了農業文明。而農業文明的出現讓食物不再緊缺,進一步刺激了人類種族的數量,進而產生了更多的團體結構,例如部落、民族、國家。 就在這樣不斷循環的發展過程中,農業文明漸漸被淘汰,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先進的工業文明,人類的生產力發生了質變。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不斷進步,人與自然的矛盾卻逐漸尖銳起來,并且幾乎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程度。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科學家們開始將目光放到宇宙當中,認為解決這個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星際殖民,將地球的人口分散到其他星球,這樣不僅能夠減少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還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更主要的是,星際殖民也是人類文明未來必將進行的一件事情,因為太陽并不會永恒存在,大約20億年后太陽系就將不適合人類生存。 懷著這個目的,和地球同處宜居帶的火星成為了人類星際殖民的第一站。然而隨著對火星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火星在遠古時期似乎擁有和地球相同的自然環境。 而既然曾擁有相同的環境,那么遠古火星是否孕育過生命,是否曾經有過高級文明呢?當然了,這個問題現在誰都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然而這些年探測器在火星曾發現過許多有意思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或許能夠告訴我們問題的答案。 去年三月,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從火星傳回了幾張照片,人們在照片中發現了一個造型奇異的神秘物品。 從照片中能夠清晰地看到,它整體呈現三角形,并且中間有一個極為規則的圓洞,看起來有些像某種機器的零部件。 起初許多人懷疑它是“好奇號”上的金屬零件,但是這一說法很快遭到了好奇號研發團隊的駁斥,因為好奇號在設計的時候做了無數次的模擬,除非巨大的隕石直接擊中它,不然好奇號上的零件不可能掉落,更何況“好奇號”上根本沒有這種形狀的金屬零件。 既然不是好奇號上掉下來的,那么這塊具有明顯人工痕跡的“零件”究竟是從何來呢?會是火星文明遺留嗎? 不只是這個“零件”,火星上還曾有過更加驚人的發現。上面這張照片拍攝于2015年。從照片中我們同樣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看起來似乎是金屬材質的奇怪物體赫然出現在火星平坦的地面上。 通過技術手段將它放大之后能夠看到,這個物體不僅整體外形極為規則,整體的構造還十分的復雜。 有不少科學家表示,雖然火星曾經發現過許多有金屬物體,但是那些物體都是含有金屬成分的巖石,形狀大都很不規則,和這次發現的物體有著很明顯的區別,所以這個物體是自然生成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