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一位鄉村教師,34歲成功晉升副高職稱,該老師卻表示不再創造晉升正高職稱的業績條件,年紀輕輕就主動放棄晉升正高職稱的機會,為什么會這樣呢? 正高職稱與副高職稱對工資的影響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各種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是全國統一的。崗位工資與教師職稱高低關系密切,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崗位對應級別是1-4級,中小學副高級教師崗位對應級別是5-7級。 一級崗位每月6665元,二級崗位每月5157,三級崗位每月4558元,四級崗位每月3915元;五級每月3405元,六級每月3005元一個月,七級的崗位工資每月是2773元。一級崗位比七級崗位每月多3892元,四級崗位比五級崗位每月多510元。 也就是說,僅崗位工資一項,正高級職稱比副高職稱每月最少多發510元,最多可達3892元。晉升正高級職稱,對中小學老師來說,誘惑可謂巨大! 晉升正高職稱的條件1、年限 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取得碩士學位,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20年以上。截至申報當年聘任副高級教師滿6年。這個條件對于34歲就成功晉升副高職稱的鄉村教師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2、業績條件 (1)講授過省級基礎教研部門組織的優質課并獲一等獎;或者主講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基礎教研部門、職業教研部門在全省范圍組織的學科專題講座2次,獲得較好效果和較高評價。或者主講過省轄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基礎教研部門、職業教研部門在省轄市級范圍組織的學科專題講座4次,獲得較好效果和較高評價。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如果想講省級優質課,并且獲得一等獎,難度是相當大。至于在教研部門組織的全省范圍內的學科專題講座做主講,更是難上加難。如果不是足夠優秀,或者有很強的關系,即便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專題講座,對一個鄉村教師來說,也是很難辦到的。 (2)主持并完成省級教科研課題1項,并獲省一等獎,評委會專家評價高,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或第一作者發表2篇論文以上,其中1篇為課題研究成果論文。 教科研課題獲省一等獎、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刑上獨立發表論文也非易事。 (3)教書育人成效顯著,獲得以下表彰之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受到國家或省委、省政府或部級綜合表彰;或評委會集體討論認可的省、部級其他綜合表彰。獲得省級以上學術技術稱號。在教學研究、改革和實踐中成績突出,作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及以上獎勵。 省部級榮譽對鄉村教師來說,有點遙遠。除了業績條件,正高級職稱對晉升教師能力與經歷的要求近乎苛刻,一般鄉村教師很難達到。 筆者觀點正高級職稱對中小學教師的誘惑很大,但是34歲就晉升副高級職稱的鄉村教師,卻不再為晉升正高職稱創造業績條件,很可能是因為正高職稱要求的業績條件標準太高,知難而退的一種表現。教師職稱評選的弊端也就顯現出來,“一評定終身”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對于較早晉升高級職稱的老師們來說,會出現混日子的狀態,不利教育事業長久發展。 筆者認為,減少職稱高低對工資的影響,增加教齡工資和績效工資在整體工資中的比重,不再讓中小學教師為職稱困惑,才有利于教育事業發展。 我是教而育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也感謝您的轉發、評論、收藏、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