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環保,從我做起】有獎征文活動
當今社會,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綠水青山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生活愿景,我們也常說,保護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垃圾分類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做了垃圾分類呢?現在雖然有很多住宅小區、辦公室區......都放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那么你手里的垃圾投對了桶么? 就拿我身邊的例子說吧!我住的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沒有監控,沒有物業,更沒有清潔環衛工,全靠大家自覺來愛護環境,但是這里面偏偏就有那么一部分人不自覺,垃圾、果皮、紙箱、塑料瓶等隨手亂丟棄,好幾次我上班,走到樓下的小區,看到小區的路邊丟了好大一包生活垃圾,而且垃圾從最開始的一包到兩包,三包......最后到小山一樣的垃圾堆放起來,上面布滿了蒼蠅亂飛,走到跟前一陣陣惡臭,丟垃圾的地方離垃圾桶不到50米遠,但是某些人就是不丟在垃圾桶里,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一天早上,我剛下樓,住在樓下的胖阿姨在那兒邊罵罵咧咧,邊在那收拾垃圾,我看上班時間還早,和她一起把那堆山一樣的垃圾清理完,后面胖阿姨擔心有人還往那丟垃圾,就在那里張貼了一份告示:“不要在此丟垃圾,如有發現者,罰款200元,請大家相互監督”。自從這告示出來后,后面再也沒有人亂丟垃圾。 這也許就是羊群效應吧!當大家發現周圍環境非常干凈,沒有一丁點垃圾的時候,不會有人亂丟垃圾,而一旦周圍出現垃圾,便會陸陸續續的跟著仍,這其實源于一個從眾心理,當大家都不亂丟垃圾的時候,你一個人丟在那里,你會覺得自己另類甚至有種負罪感,相反,這里有人往那丟垃圾,大家覺得習以為常。 你知道嗎?垃圾分類后大有用處:”濕垃圾變生物柴油;廚余垃圾可發電。垃圾分類影響到我們生活方方面面,雖然剛開始很多人還不太習慣,但是堅持一下,當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們獲得的更多,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會更好。 但愿我們為垃圾的減少,環境的改善,付出這舉手之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