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人生,取舍之間】 一、人生杯水 人的生命有長、有短。杯子的容量有大、有小。無論是生命的長短,還是杯子容量的大小,其時長或容積皆為相對固定值。個體生命中若痛苦的時間多了,其快樂的時間一定相對少了。一個杯子中若裝的苦水多了,其可容的甘露必定就少了。 人的一生。情感多了,意見就少了;寬容多了,怨恨就少了;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滿足多了,痛苦就少了;簡單多了,糾結就少了;快樂多了,煩惱就少了;健康多了,疾病就少了;安全多了,危險就少了;知識多了,愚蠢就少了;美好多了,丑陋就少了;正義多了,邪惡就少了;公道多了,私心就少了;平等多了,歧視就少了;尊重多了,戲弄就少了;善良多了,欺騙就少了;誠實多了,虛偽就少了;聰明多了,糊涂就少了;能力多了,犯傻就少了。 人生就好像杯子,你裝進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你往杯子里裝進付出,你的人生就是付出;???????????????????你往杯子里裝進索取,你的人生就是索??;???????????????????你往杯子里裝進悲傷,你的人生就是悲傷;???????????????????你往杯子里裝進快樂,你的人生就是快樂。 在運動場上用來獎勵,杯子就成了獎杯;???????????????????在宗教場所里用來禮贊,杯子就成了圣杯。 杯子折射人生。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調酒師,在時光中慢慢調制自己的那杯雞尾酒。 愛一個人,就是往杯子里面倒水。當你愛上一個負心的人,就是往杯子里面倒臭水。但你愛一個人,恰好對方也愛你,就是往杯子里面倒茶水。??????????????????愛對了人,即便涼水也有溫暖,可以感覺有甜蜜的味道;要是愛錯了人,就是甜水,也難以下咽,也是苦澀,因為里面有淚水。最好的愛,就是上等的茶,遇到一股清泉,在一個瓷杯里,茶葉慢慢舒展,清水慢慢入味,喝一口,入心入肺,暖心暖肺。 人生苦短,別總是往人生的杯子里面倒苦水??傄v出一些位置,有空間,去接受一些新的東西。感情也好,親情也好,家庭也好,別總是滿滿當當,否則,那些本該屬于你的,進不來,不屬于你的,出不去。 人生之杯,要裝的、可裝的太多,從偏見、仇恨到金錢、財富。一旦擁有這些,有些人就會失了本色,弄得自己面目全非。其實一個人不管擁有多少附屬品,自己原本只是自己。作為“杯子”,絕不能活在“牛奶”的陰影里。只有想到杯子原本只是一只杯子時,我們才可能更容易找到自我。只是想要這樣很不容易,需要淳樸、率真、淡定、寧靜,堅守自己,不為外部所左右。盡管可能要付出代價,但這才是最難得的。這世間的誘惑如同空氣中的細菌,無處不在,如果在意,隨時可能打破內心的安寧,一旦失守,難以收拾。 ?????????????????一只玻璃杯子,如果裝牛奶,人們會說,這是一杯牛奶;如果裝茶水,人們會說,這是一杯茶水。不管裝什么,人們都會說這是一杯什么。而只有在什么都不裝時,人們才會說“這是一只杯子”。????????????????杯子不管裝什么,從不屬于杯子,充其量是充當一個容器,千萬不要裝了什么就以為是什么。一個人不管擁有什么、擁有多少,最重要的,還是擁有自我。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只杯子,可以裝什么呢? 可以裝成見、忌妒。這世上看不慣、合不來、談不攏的人太多。交往必不可少,有交往就會有摩擦、有爭執,誰也阻止不了,避免不了。只是一切終究會過去,有人放得下、想得開,有人卻總是耿耿于懷。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有失公正,影響正常的判斷力。就這樣,人格可能為偏見所分裂。 可以裝仇恨。一個人有愛有恨,也要敢愛敢恨。一些人有仇必報,堅信活著就要爭一口氣、爭面子。但是又有“冤家宜解不宜結”之說。仇恨其實是雙刃劍,仇恨著別人也傷害著自己。如果讓憤怒充滿頭腦,讓仇恨充斥心田,其余的東西就只有讓路。沖動很容易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命運也可能為仇恨所改變。 人的思想,就如這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經裝滿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再注到它的里面了。這個杯子中已經裝滿了的水,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而要感悟智慧,必須從這種思維定勢中走出來,清空歸零,打開自己,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 二、取舍之間 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難完滿?????????????。 人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得到不必太喜,你擁有一些,必然會放棄另一些。失去的無須過悲,沒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業的成敗,收入的多寡來定義人生的幸福,它們只是附庸,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充滿友善;你若成長,事事承載希望。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你的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誰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卻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難有完滿的時候。同樣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擁有的那一半。幸福與快樂的秘訣就在于:要看到擁有的那一半,并享受已有的那一半。 世界上的所有,皆從無誕生,在有中發展,最后再歸為無,不分你我,不分物種,不分貴賤,不分高低。人生的風景,是心安而成的,走路的人也是鋪路的人,好好的做事,好好的做人。敬天敬地,安然而生。 如果把人的心,比喻成一個杯子,那么,“杯子”里面臟水多了,清水就少了;冷水多了,熱水就少了;苦水多了,甜水就少了……人心只有拳頭大小,不能容納太多太多,否則太擁擠,也是累。唯有舍去一些,留下更多空間,讓心靈自由自在。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杯水,那么,“杯子”里煩惱多了,幸福就少了;過去多了,未來就少了;陰暗多了,陽光就少了;熱鬧多了,安靜就少了……人生就是一個過程,走著走著就走完了,走得太累,那就沒有意思了。唯有舍去一些,輕裝上陣,讓腳步輕盈起來,讓人生“自在安寧”。 ??????????人生如杯,可大可小。有的人,學會了寬容別人,忘記過去,用愛去包容丑陋,人生的杯子,就會越來越大,甚至是“心如大?!保梢院<{百川。有的人,小肚雞腸,凡事斤斤計較,都是與人一爭高低,結果就成了“小心眼子”,人生就像走進了死胡同,越走越窄。 人生的苦,一半是源自欲望,一半是迫于生計;心靈的苦,一半是想不開,一半是忘不掉。這樣的人生,其實調整好角度,也不苦。當一個人覺得粗茶淡飯也是幸福,人生哪有什么酸苦? 人生的幸福,一半是舍去了痛苦,一半是憧憬美好未來;心靈的幸福,一半是放下傷悲,一半是執著追求。境由心生,幸福就是心靈有陽光,人生有盼頭,和錢多錢少關系不大,和地位高低關系不大。 ??????????什么是舍得?就是放下注定得不到的東西,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一個人,舍去越多,得到越多。什么都不舍,就什么都得不到。 人生的杯子里,總是滿滿當當,就是溫暖的春風,也無法光顧你。人生只有騰空自己,不要太滿,留下一些空間,清風才能來來往往,讓痛苦順風而去,讓幸福隨風而來。 不圓滿才是人生。愛一個人別太滿,留下一定的距離,可以“常常思念”,也能“小別勝新婚”,讓愛情有更多的浪漫情懷。如果那個曾經愛你的人,要離開,也別強留,要懂得順其自然,“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人生一世,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不去想煩惱的事情,煩惱就慢慢變淡了,后來就忘記了;眼睛天天看著幸福,幸福就慢慢放大了,生活就變美了。 生活如水,本來無形,因杯有形。當你過得不開心的時候,就懂得把“人生這杯水,倒出去一些,注入新水”;當你過得很快樂的時候,也把“人生這杯水,倒出去一些,才能讓更多的快樂流進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果想要人生一直快樂下去,那就讓水流動起來,源源不斷,珍惜得到的所有,放下失去的一切。??????????取舍之間,才是精彩。 三、似杯尤水 有幾個人覺得生活壓力太大,工作太辛苦,每天過得很不開心,就相約去寺廟出家。幾個人來到寺廟,見到了住持禪師,紛紛訴說自己的遭遇:家庭煩惱多,生活壓力大,工作沒前途,做生意失敗,官場不順…… 禪師始終微笑著聆聽,聽完之后說:“天氣炎熱,難得大家上山來禮佛。大家上山很辛苦,又一口氣講了這么久,一定都口渴了,我去給大家倒些水來。” 一會兒,禪師端著一個大茶盤過來,茶盤上擺著各種各樣的杯子,有玻璃杯,塑料杯,搪瓷杯,陶瓷杯;有漂亮的杯子,有丑陋的杯子;有高檔的杯子,也有廉價的杯子。 大家覺得很是意外,偌大一座寺廟,連10個一樣的茶杯也沒有,也太寒酸了吧? 禪師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解釋道:“各位施主,我這里廟小,連我在內也不到10個和尚。一下子來這么多客人,杯子實在不夠,只能東拼西湊。你們將就著拿杯子喝水吧,我就不一一呈給大家了。” 這些人看著眼前的杯子,都挑選比較好看的杯子喝水。這時禪師問道:“你們為什么都挑選好看的杯子喝水,而不選那些看起來很普通的杯子呢?” 一個生意人說道:“誰不愿意拿好看的杯子喝水呢?除非他是傻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大家隨聲附和,表示贊成。 禪師正色道:“這就是你們壓力的源頭。你們只顧挑選好看的杯子,卻從沒有想過,喝水的目的是為了解渴,而不是杯子是否好看。其實杯子的好壞,并不影響水質。你們只注意了杯子的好壞,卻忘記了品嘗水的甘甜。是你們一開始就把目標選錯了。塵世生活也是這樣,煩惱都是你們自己選擇的。你們還愿意出家嗎?” 其實,工作也好,生活也罷,不過是我們人生的杯子而已,好看與否、華麗與否都不是人生的根本,而只是人生的裝飾。這道理跟買櫝還珠類似,我們拿走了華麗的包裝,卻遺漏了包裝內的珍珠,而那顆珍珠才是人生真正的需要。 四、空杯心態 心理學中有種心態叫“空杯心態”。 何謂“空杯心態”? 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后來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么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里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干嘛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里求教?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空杯心態”并不是一味的否定過去,而是要懷著否定或者說放空過去的態度,去融入新的環境,對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空杯心態,最直接的含義就是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很難接納新東西。要將心里的“杯子”倒空,將自己所重視、在乎的很多東西以及曾經輝煌的過去從心里清空。只有將心倒空了,才能吐故納新,才能擁有更大的成功。這是每一個想在職場發展的人所必須擁有的最重要的心態。永遠不要把過去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全面的超越。當“歸零”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延續,一種不斷時刻要做的事情時,也就完成了職業生涯的全面超越。 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巨星李小龍也非常推崇這句話,他說:“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五、杯水人生 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喝起來淡而無味,卻不知道正是它的純凈無暇才讓我們的生命幸福。我們要用一杯子水的單純,去面對一輩子的煩雜。 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香甜中包含著苦澀,苦澀中亦帶有一絲香甜。只有細細品味過它的苦澀之后,才能理解它隱藏的內涵。 生活是一杯酒,散發著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書,蘊涵著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歌,奏著高低不一的音符;生活是一首詩,充滿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 生活是一杯茶,茶香滿口情悠悠;生活是一盞燈,閃爍出無盡的光明;生活是一汪水,透射出純潔的心靈。 生活是鮮綠的葉,吸收溫暖制造養分;生活是遒勁的干,托舉綠葉寄托未來;生活是牢固的根,支撐枝干汲取生機。 生活是一片海,時而洶涌澎湃,時而風平浪靜;生活是一盞燈,時而閃閃發光,時而默默無聞;生活是一棵樹,時而青翠茂盛,時而枝葉稀疏;生活是一條路,時而崎嶇蜿蜒,時而寬闊無阻。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暮暮朝朝又一載,每個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狀態,各有各的心路歷程,也各有各的價值觀念,這都是不能強求的。如果一個人注意調適自我,對物欲的追求少一點,對精神的追求多一點,多一份閑云野鶴的生活,少一點塵世的俗累,那么就可以很從容地欣賞沿途的風景。 丁俊貴 2020年1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