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是中國“三大善書之一”,被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他實際上也是一本家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以此教育子孫而作的家訓。 他一生不僅順利得子還考上進士,不斷升官,一直活到了73歲,這都與他踏實用心行善有關系。 他一生所做善事無數,,心懷人民,深受百姓愛戴。后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也就有了《了凡四訓》,曾國藩也是讀了《了凡四訓》后,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擎天偉器。 它是明代創世之作,闡述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同時兼容了儒道釋三家思想精華,是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百年流傳至今,就這樣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它包括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改變命運的方法,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1、立命之學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切命理皆是自己創造的,所有的福報也全是自己求來的。能夠決定你未來命運的只有你自己。 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所以,我們要勇于拼搏奮斗,不能向命運低頭。 2、改過之法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過去做的所有錯事都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永遠不會被抹去。知錯不改,就會在迷途上越走越遠,學會改過就像是在清晰自己的心靈。 在錯誤中成長,能讓自己不斷修正自己,成就自己,一切歧途都變成回家的路。 3、積善之方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常積善德,與人為善,是為自己種下了善良的種子,當時可能不會顯現,但會積累到貨代形成福蔭,所以多發善心,多行善舉。 相比于錦上添花,更難能可貴的是雪中送炭。施人恩惠,救人危急最好。 同時受過別人的恩惠,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4、謙德之效 俗語說:“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業不求滿,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如果你取得了成功,要懂得“謙德”,為人謙和,才能與人為善,謙虛低調容易將凡事都化解掉。如果你窮困潦倒,更需要“謙德”,謙虛使人進步,成功的人一般都是謙虛的人,他們知道做人的道理,越是謙虛低調,越能蓄才蓄德,最后才能福報多多。 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關鍵因素,并不是風水、不是星座、不是命數,而是一個人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