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莊文化大院賦 沭陽城東,七雄呂莊,富集鎮,美村邑,呂莊文化大院,坐落其間,耀目煌煌。文化大院乃呂氏族人手創,其底蘊深厚,傳誦城鄉。內設七雄電影館、老工匠館、廣播室、書法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鄉賢堂、少兒閱覽室等功能室,建有呂氏文化園、孝思文化廣場。書墨詩文豐富,健身娛樂精良。己亥仲春,日麗風和,明媚怡人;花綻朱紅,柳發鵝黃。吾幸與群賢同游,春意濃濃,別樣風光。 呂氏后人名繼彥者,崇德尚善,弘毅寬厚,名德重望。做公益,多賢勞,甘奉獻;樹新風,引正義,領風尚。家族自籌資金,傾囊而出,修繕大院,無償為民,施善于鄉。幸得親朋相助,添薪加柴,續力火旺。親情友情鄉情,出資出力出人,同謀共建,齊創新莊。求知求識,健兒靚女,朝氣蓬勃;自娛自樂,蒼翁老嫗,體康身強。呂氏家人賢明達觀,關愛留守兒童,立德樹人,重幫扶義,傳遞正能量,擴展新資源。 余觀室內:案臺筆墨平鋪,落紙千張云煙;書柜四壁充盈,圖書萬冊珍藏。哲學宗教、生物醫學、農業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史地,文學藝術……左圖右史,坐擁百城,浩如煙海,宸游徜徉。字畫軸詩幅幅高掛,書刊報紙排排成行。中外經典,本土名篇,雅俗共賞,童叟能詳。呂氏族譜傳祖訓,中華文化多弘揚。夫祖德宗功,厚德載物,呂莊文化大院,乃村民休閑之寓所,大眾精神之食糧。 渭水家聲遠,豐溪世澤長。 宅院古樸,歷百年滄桑。呂氏祖輩品性堅韌,追求極致,發奮自強。老工匠館,家族技藝,匠心圓夢,聲名遠揚。木匠、瓦匠、鐵匠,奮勉一念執著,精技咫尺匠心;擔當社會基石,堪作國家脊梁。興辦紙坊,創新突破,敬業報國,走出呂莊。機械模具奠基人,悉心鉆研,造就輝煌。秉工匠精神,延事業興旺。 匡扶正道,探求精微,文化大院之旨也。倡國學,拜孔圣,學儀范,知仁禮。光榮榜上,鄉賢明星,開拓進取,真心系民;學習墻面,獎牌行列,莘莘學子,品學兼優,皆出閭里。“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醒世古訓,書香立家,家風傳承,胸懷遠志。雪胎梅骨,凌寒留香,雅士風姿。傾力于眾,功成事濟,福澤鄉梓。 春風送暖,得遇清時;涵濡霽澤,情滿人間。呂莊文化大院,順勢而生,依托于草根,造福于家園。大德為本,不以燕雀蝸居為困,猶懷鴻鵠高遠之志;赤子之心,英姿爽氣兼愛無私,櫛風沐雨砥礪向前。吉地靈秀兮民風淳,義士仁厚兮情意綿。慕名者眾兮,絡繹而來;四時諧樂兮,八方同歡。 夫大美矣!至善哉!當贊也! 袁敏,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江蘇省雜文學會會員,忽然花開文學網站詩詞欄目副主編,《當代詩人》雜志簽約詩人。有詩歌、詞賦,散文、小說發表于《詩歌月刊》《詩潮》《中國糧食經濟》《中國詩人》《散文百家》《當代詩人》《中國詩賦》《華星詩談》《江蘇工人報》《糧油市場報》《鄉土.漢風》《宿遷日報》《宿遷晚報》《楚苑》等多家報刊。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 品讀、鑒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