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聊資金市場有主力資金,和跟隨資金 散戶抱團進市場的渠道 買股票,買公募基金,買ETF,買私募基金 其中買股票,還能兩融放大 以后還有買銀行理財繞道進場。不管是哪種途徑,反正都在監管層眼皮子底下,一旦出現資金過熱,異動的預警信號!國家監管幾步措施 系統內部調查,市場問詢,發文警示,減緩審批基金發行,理財發行。直接強力貨幣政策,加快發行IPO,提高印花稅,諸多手段。 這就類似房地產市場,如果監管想控制,沒有政策打不下來的,只是政策端不想這么做而已? 同樣的,股市也一樣,由于前面幾十年,政府也在提升監管能力,各種風控管理,當然不排除還有漏洞,但是大的系統性漏洞還是在不斷改進。因此,單純的用十幾年前的思維看市場監管是絕對不可能的。 比如,大媽排隊買基金,比如場外瘋狂配資,比如儲蓄瘋狂搬家。這些擊鼓傳花的狀態,都是踩鋼絲,監管很清楚,再出現2015年的暴跌,那是絕不能允許的,破壞力太大了。. 因此現在的監管都是預期管理,直接把將來推升泡沫的可能渠道全部監控起來。 股市可以漲,但是要慢牛,這就是監管的訴求。美股為什么暴跌?就是因為管理者一心希望股市只漲不跌,人為干預市場運行軌跡,各種托市政策,目的也是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忽略了市場的本質規律。這種結果,市場遲早會清算,只是時間問題。 總結,散戶抱團過熱,是一致性預期的高潮,這種大泡沫時代,未來會越來越少,因為監管能力在不斷提升,想全民牛市盛宴的美夢要醒一醒調低預期,學會賺估值的錢,和時間陪伴,慢慢變富,一夜暴富的時代在中國越來越少。(個人的思考,不做導向) 主力資金 機構化時代,總會到來。市場會進入中年,慢慢的脾氣沒那么大,波動率會降低。 第一,中國最古老的機構,公募!最像散戶的機構 其實公募也是沒有辦法,畢竟申購贖回是散戶說的算,他們在什么時候最像散戶,大行情的頂,和一波大調整的尾聲 頂部時候,基金瘋狂發行,散戶追漲預期很高,因此公募,包括ETF,都是助漲狀態 因此觀看基金凈值變化,和基金瘋狂發行的狀態,可以輔助判斷市場的極值,即使不是絕對的高低點,也都是高估和低估信號! 就說歷史周期,公募基金元年在2005年,此后出現兩個高潮,一輪在2006年,一輪在2007年下半年,06年起行情,靠公募進來,07年頂上接盤也是公募和散戶,而且倉位經常加到90以上 反過來,殺到2008年底,還有2016年底,包括2018年底和這次2646,我都發現可以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往往基金凈值和估值不再同步下跌,要多看一些基金,有些基金還是提前減倉的。后面大盤再跌反而基金不動了,之后大盤縮量到極致,反而地量出地價了。 所以沒事多看看公募基金的數據也是很有用的! 公募基金和ETF的優勢是什么? 一,一輪趨勢行情能夠幫你守住,很多人在趨勢行情也是喜歡做短線,這樣就容易因為自己的勝率不夠,頻繁換股,跑輸市場,基金至少幫你保個底 二,好的基金經理比較擅長做主題配置,選股能力比散戶強很多,結構性行情非常容易勝出。比如17年,19年,兩種風格,當然散戶也要大概知道不同周期下的不同主題風格。 三,好的基金挖掘成長股能力非常強,可以幫你拿一些不敢拿的股票,比如科技醫藥? 另一些基金會幫你拿住一些好的核心資產,比如茅臺招行,等等。你自己不愿拿不敢拿的,就讓基金幫你拿。 但是買基金也必須會擇時,和看清楚結構性行情問題。所以沒有好掙的錢!不要指望基金幫你逃頂抄底,他們的規則不允許,他們的優勢不在擇時而在擇股! 公募基金是超大號散戶,一般趨勢形成大行情,他們是非常好的助推器,也是非常大的助跌器,兩融以后就是公募了! 第二,私募,相對靈活,可以調整倉位,雖然也面臨回撤清盤問題,但是比公募靈活很多,手法也更加彪悍。他們的配置不會一成不變,應該說是機構里相對最滑頭的資金,配置方向沒有固定限制,持倉比例沒有硬性規定,既具備局部的資金優勢,也具備散戶的靈活性,(說的都是好私募),打法多樣,幾乎場內玩法都做。 我認為私募基金經理的邏輯性和全局思維比公募要強不少,公募很多偏科,但是私募要更全面,所以很多私募基金經理的分析邏輯比較認可! 私募畢竟沒有公募那么多背景支持,自負盈虧,肯定更加拼命。公募算是投研的中等水平,私募就算是提高班了! 所以私募的邏輯深度挖掘能力,是有水平的。 第三,保險社保,超大資金。切資金來源是穩定機構資金。這就和公募完全不同了,資金具有主導力,不受散戶的干擾。因此他們的資金都是長線,切有戰略性的,往往以價值投資為核心。他們作為市場底部的壓艙石,具有買點指引作用。尤其是保險資金,抄底產業資本的能力非常強悍! 第四,北上外資,只說純正的外資。具有全球視野,以發達國家的價值投資理念為核心。他們最大的優勢是美元資金成本,一方面利率成本低,一方面強勢美元的時候,匯率有優勢。同時國外資產回報率比中國的核心資產,我們有些大牛股還是有不錯回報率的,高估值,穩定發展的龍頭標的! 外資配置核心資產的戰略目標非常清晰,戰略定力和水滴石穿的堅韌性,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第五,游資。一個從股市誕生開始就有的神獸,一步步進化,從莊股時代,到今天的叢林法則?不知道未來機構化時代他們會變成什么樣?也會變成私募也未嘗可知。但是現在他們的打法確實改變了很多。不過最高效,也是被散戶最追捧的就是,概念題材,龍頭打板,板塊暴動,分化走勢,龍頭見頂,補漲擴散,資金退潮! 自始至終龍頭股就是題材主線,一路向上打,中間還有一到兩次板塊集體暴動,以后板塊分化,龍頭見頂后面還有回抽,而補張股接力,強勢板塊會有二波龍頭! 對于游資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大盤在什么點位,而是大盤的水溫,成交量是否合適?6000-8000億資金,是最好的游資水溫,有活水,有網紅效應,有散戶跟風,有可復制的操作模型,穩穩的割韭菜! 因此各路機構的玩法各不相同!對于散戶來說做跟隨盤,那就看跟的是哪路資金? 跟外資,做價值白馬 跟公募,我認為不是價值投資,應該叫做基本面投資,基本面有的是價值,有的是周期反轉,有的是成長發現。 跟私募,既有基本面投資,又有趨勢投資 跟游資,那就是技術為王 隨心所欲,那就是散戶的追漲殺跌! 再說說這兩天市場各路資金的玩法(個人瞎猜)首先,外資,由于美元成本低,切強勢美元升值,那么中國核心資產的估值低估了,自然要提升,因此,他們開啟了搶白馬的策略。最近北上流動看的很清楚,所以核心資產都在提升估值! 第二,公募,本輪行情是很猶豫的,即使后面加倉的也是白馬,要么消費,要么科技。市場流動性不夠,風偏不好,抱團越來越明顯,直到極致,崩潰!觀望謹慎狀態。 第三,私募,有的是長期價投,拿核心資產,有的就是趨勢派風格,短線做做,持股不穩定。墻頭草隨時跑! 第四,游資,我感覺隨著成交量越來越低,大盤位置越來越高,打的票盤子越來越小,典型的大游資,都休息了,小游資割割散戶!沒事玩玩可轉債,無心戀戰。 第五,散戶心態感覺完全不同, 如果是做短線的,底部也沒抄籌碼就是追來追去,沒什么方向。 散戶技術派大牛,跟游資吃肉,現在應該且戰且退了 還有一些套牢盤散戶,跌的時候盼著漲回來離場,漲的時候又反身追!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不甘心!不舍得割肉,漲起來又覺得沒掙到錢總想賺回來。 最后,個人思考第一,先要給市場這個階段定性,就是底部弱反彈行情,不要抱太高期望。成交量不會放很大,收益也不要太高估。縮量反彈,放量見頂,就這么一個狀態。本輪主線就是大消費,其他都是跟隨補張,不管科技還是基建,題材。 所以大消費退了,反彈就結束了。本輪大消費反彈真是很可觀了,不比上輪科技差,茅臺都創新高了。當然大消費有兩大資金做,一類外資買,一類抱團機構沒地方去跑消費里,對外給散戶講的故事肯定是價投啊,但是最好別因為價投這個理由去買,現在就是防守資金抱團一致性預期。消費白馬有流動性溢價!掙這個錢就定性清楚,后面抱團崩了,該跌還得跌。什么時候到?資金說了算。覺得看不懂了就止盈,別貪婪,最后一個銅版就給市場! 第二,2800歷史底部區域,不要頻繁割肉追漲,牛市還沒來,底部虧干凈了沒意義。2700以下定投基金,拿一些低估有業績,未來可以成為主線的票。 現在是信用貨幣時代,不是1929年的金本位,國家托底方法有很多(玩賴的話就更多),“這次不一樣”容易讓很多人誤以為,股市會漲到10000點,跌到1000點?其實價格的波動,背后都有價值那條繩在! 牛市短期不會來,幾個月磨來魔去,所以牛二調整階段需要時間,現在成交量對于大底部來說還有點高,最好5000億以下甚至更低 第三,底部弱反彈,不適合老做題材,水溫不好,踏踏實實拿著業績沒問題,估值低的股票。反彈高了止盈一些活動倉位,跌下來定投好的股票和基金,底倉牢牢守住,不要在這個階段太考慮賺多少錢,多思考能不能多賺籌碼? 2800以下低估了,2700以下歷史性機會,如果到2600,那就挑好使勁的買就行了! 買入的時候一定要采用微笑曲線定投,不要一把梭,底是圓的要慢慢磨! 第四,指數這塊,幾個指數自始至終就沒有往上沖一下,放個量,以往經驗還是有那么一下的。這次不知道會不會,畢竟最后放量套人才能完成這輪的派發。 現在外圍不穩定,成交量不行,這個位置不高不低,橫久了不放量突破,容易往下出大陰線!現在還是謹慎為妙 第五,對于特高壓這個題材來說,機構最近有點不愿意動了,游資也是反復脈沖一下,構不成合力。大盤環境不好,做個雙頂,先調下來,日后再攻,反正半年報也是可以的。今年全年都是有機會的,攻過去遲早的事情! 現在這個階段貿然創新高是否有意義?過了高點之后空間有沒有,如果沒有就還得假突破再回踩。而且最近冷了好幾天,感覺人氣有點散。 長線看周期,中線看業績,短線看資金。看你什么風格,選什么扶手?長線樂觀,中線可以,短線謹慎!不建議追游資票,那個錢不是一般人掙得。 (順便說一句,平高電氣四季度的業績著實有點太差了,之前說了許繼是明牌,其他幾個機構兄弟還要交大卷,四季度看還是不能確立拐點,所以一季報就很重要了,如果再不行,那機構就會有些猶豫了。我能肯定的是許繼電氣的業績已經走出彈性趨勢了,這個板塊大概率是可以的,一季度二季度非常重要。沒有板塊加持,許繼電氣只能乖乖走慢牛了) 第六,市場活躍度有幾個信號可以關注,領漲板塊,一堆農業醫藥,這盤面沒有賺錢效應。科技類的題材才是最好的,散戶資金現在屯在科技里多。 創業板比主板強,行情感覺不錯 指數黃線在白線之上,行情不錯 資金少的時候,熱點盡量不要擴散,有絕對主線吸資金最好 漲停家數,連板指數,封板高度,封板的票的盤子大小,決定是大游資還是小游資,是集團化作戰還有游擊戰。 今天就是典型抱團到消費,一堆農業漲,科技題材都休息,突破關口不放量突破,猶猶豫豫,外圍環境也不穩定。機構資金不作為,游資打游擊戰! 少做高頻交易,多盤點資金,為真正的行情,做做布局研究,不爭一時之長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