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民間俗稱“纏腰蛇”、“蜘蛛瘡”,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用藥時,抗病毒治療很關鍵。 一方面,抗病毒治療可及時控制水皰的形成,促進皮損的消退,并可縮短帶狀皰疹疼痛的時間及預防后遺神經痛的發生。抗病毒治療原則上越早越好,治療的療程為7~12天,或皮損結痂即可。 水皰具有自限性,局部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收斂干燥,促進水皰的消退,防止感染。西醫在臨床治療時通常不會過多針對水皰用藥,一般也不會刺破水皰,僅給予3% 硼酸溶液等藥物進行濕敷。 針對帶狀皰疹的治療,臨床中主要有以下幾類用藥方式,必須在皮膚??漆t生的指導下給予及時、規范、全面的系統治療,才能更好地促進水皰的消退,縮短病程,減輕其疼痛,預防后遺神經痛的發生。 1.抗病毒藥物: 系統性的抗病毒治療應盡早進行,盡可能在皮膚癥狀出現后的2-3天內開始,能夠更早用藥更好,治療周期通常在7~12天,盡早給藥抗病毒藥物對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益。 目前臨床上常用3種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包括外用和全身給藥。 2.止痛類藥物: 在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期,對于輕中度疼痛,考慮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曲馬多;對于影響睡眠的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類藥物,如嗎啡或羥考酮。 當出現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時,首選三環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局部可以使用利多卡因以提供短期的緩解作用,如果三環類藥物、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治療不成功,則可以謹慎地使用阿片類藥物。 由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可能為慢性疼痛,所以常常需要長期治療,有時用藥可能持續幾個月。 3.神經營養類藥物: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一種皮膚病,需要積極抗病毒及消炎治療。同時這個病很容易出現后遺神經痛,所以應用營養神經的藥物是比較重要的,可以改善后遺神經痛的癥狀。應用抗病毒藥的同時,可以服用維生素B1、B12等神經營養類藥物。 臨床中針對帶狀皰疹的用藥,還可能用到糖皮質激素,目前,對于糖皮質激素治療帶狀皰疹臨床仍有一定爭議,在特殊的人群、特殊部位的重癥的帶狀皰疹推薦短期使用,可以緩解癥狀。 “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系統藥物治療中,中醫辨證治療也是重要的手段,可在醫生指導下結合中醫特色治療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