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中醫大講堂∣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肺間質纖維化是一類原因不明、進行性的、以兩肺彌漫性間質纖維化伴蜂窩狀改變為病理特征的疾病,臨床表現呈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可伴有干咳,或咳痰量少,晚期多可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肺間質纖維化屬于中醫“肺痿” 范疇,其病因病機化總屬本虛標實證,病位涉及肺、脾、腎等臟。陽虛與肺間質纖維化關系密切,陽虛證候可出現在肺間質纖維化病情發生發展的多個階段。 陽虛可導致肺痿,醫家圣賢對此早有闡述。《金匱要略》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本病多由于患者長期久咳或大病久病之后,損及肺臟生機,導致肺臟陽氣生發失源,溫養無能,肺病及脾,脾陽不足,運化不健,損及腎陽,氣化不力,津液凝聚生濕化痰。痰飲久停則更耗傷肺脾腎陽,出現體質下降,平素多見易感冒、畏寒、四肢不溫等癥狀。由此可見,這類疾病病機根本在于氣陽虛。腎陽為人身陽氣之根本,久病必虛,久病及腎,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病至晚期不但肺脾氣陽虛,且最終累及腎陽虧虛。溫陽中藥可通過糾正腎陽虛,調控患者肺膠原代謝從而延緩或逆轉肺纖維化患者的病程。 肺間質纖維化總屬本虛標實之證,陽虛型肺痿者以陽虛, 肺氣虛冷為本,痰濁與瘀血為基本病理因素。虛可致實,陽虛可導致痰濁瘀血加重,甚則出現陽虛水泛證候。陽虛則氣化失常,肺氣不能布津,津液不歸正化,聚生痰濁;陽虛生內寒,寒凝血泣,稽留脈管成瘀血;陽虛不能溫化水氣,水邪泛濫,溢于肌膚體表,而見肢腫、尿少等癥。故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病至后期多出現虛實夾雜,陽虛為本,痰濁、血瘀、水飲為標實之證。 “痰飲非溫不化”,血得溫則行,通過溫陽治法可溫化痰飲、活血祛瘀,扶正以祛邪,控制病情。肺間質纖維化病發展至后期,患者出現肺氣虛冷,津液不行,反成涎沫,治療時則注重溫肺,溫陽散寒以助活血,佐以健脾及溫腎,藥用肉桂、紫河車、淫羊藿、干姜等,以溫腎助陽,溫中散寒,溫肺化飲,祛痰行瘀。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病情纏綿,可在陽虛的基礎上合并痰濁、水飲、瘀血為患,虛實夾雜,病機復雜,對于這類患者,治療以溫陽為主,加用活血、化痰、利水等方藥,可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陽虛證候可出現在肺間質纖維化發生發展過程中,或為患者素體陽虛,或為長期久咳,或大病久病之后,損及肺臟生機,肺氣虛寒,不能 布津,或為病至后期,累及脾腎心之陽,出現陽虛水泛,或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致聚濕生痰,寒凝血瘀, 形成陽虛為本,痰瘀為標之證,以溫陽為主治療可溫陽活血利水,溫化痰飲,扶正以祛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