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xiāng)愁》第五季攝制組 在自貢仙市老街拍攝 提起自貢 人們都會想起 “千年鹽都”、“恐龍之鄉(xiāng)”、“花燈” 但這次吸引《記住鄉(xiāng)愁》第五季攝制組來到自貢的 卻是仙市老街上的一句俗語 “吃得咸 看得淡” 據(jù)說 這句話的流傳,源自1000多年前的一個故事 …… 唐宋時期,自貢井鹽業(yè)大興,仙市老街成為了井鹽運輸?shù)乃㈥懡煌ㄒ馈?/p> 但要將川鹽從釜溪河運到長江談何容易? “運鹽河哎,三十三道灣喲荷!三十三個灘灘啥,河中間喲荷!三十三個灘灘哎,亂石翻喲荷!三十三個鬼門關啥,攔倒船喲荷!” 這首流傳千年的鹽工號子,不僅唱出了船工們的血淚和心酸,也道出了鹽運途中的艱苦與危險。從釜溪河到長江,水流湍急,險灘密布,稍有不慎,都可能船毀人亡。 在一次的航運途中,鹽船從仙市出發(fā),剛過一個險灘就遇到了強大的風浪,船工們不得不把船行至安全的地方停泊下來,大風刮了三天三夜,嚴重地耽誤了行程。有的船工覺得無法按時交貨要賠很多錢,不如放棄。這時,一個姓陳的船工鼓勵大家,只要大家同心協(xié)力,日夜兼程,一定可以把耽誤的時間趕回來。 風終于停了下來,鹽船再次啟航,大家卯足了勁,每天多行駛一段路才肯歇息,餓了只能蘸著咸鹽吃點干糧……靠著大家同心協(xié)力終于過完三十三個險灘,如期把鹽送到了交貨的碼頭。賺到錢的鹽商拿出銀兩獎賞姓陳的船工,但老陳卻說功勞是大家的,便把銀兩分給了每個出力的弟兄。眾船工非常感動,一句“吃得咸 看得淡”脫口而出…… 這次行船,船工們領悟到只有同甘共苦,不把個人利益看得太重,才能生存下來。于是,“吃得咸,看得淡”也逐漸成為了他們的傳統(tǒng)。 今天,在當?shù)匾廊涣鱾髦@句話。鹽味的“咸”與“淡”中包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一句簡單的俗語,卻涵蓋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精神內核。 當我們翻動仙市老街的歷史,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這句話,歷經千百年的傳承,已深深地融入到了當?shù)厝说木裱}…… 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宋育仁,“抗日獻金”中創(chuàng)下全國個人捐款紀錄的鹽商王德謙等等,在這些人的身上,“吃得咸 看得淡”的精神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 今天 攝制組還在老街上緊張地采訪、拍攝 最終 這集節(jié)目會為大家呈現(xiàn)什么樣的精彩故事 我們《記住鄉(xiāng)愁》第五季節(jié)目中 不見不散 了解更多動態(tài)信息和幕后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