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肝膽疾病。肝呢,在我們的右肋之下,為將軍之官。五行屬木,通于春氣。所以春天是養肝的好時節。 膽呢,附于肝,膽內儲存有膽汁,可以幫助腸胃消化。肝和膽互為表里,所以大家常說的肝膽相照就是由這個來的。 肝的主要功能就是疏泄情志和藏血。 如果肝的疏泄失調,人的氣機就會郁結,形成肝郁。郁氣多了就會化成火,形成肝火。肝火會生熱,熱極了就會生風,就形成了肝風。 膽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排泄膽汁。 主決斷,所以啊咱們平時夸一個人處事果斷,常常說這個人有膽識。 肝膽疾病分虛實實證 中醫的辨證有虛癥有實癥,還有虛實兼證。但是大多數都以實證常見。像是肝氣郁結,肝火上炎,肝風內動,肝膽濕熱這些就是典型的實癥。 比如說肝氣郁結,主要的表現就是情緒抑郁,天天不高興。胸里邊兒總像悶了一口氣。喜歡長出氣兒,覺得這樣就能舒服一點兒。婦女肝氣郁結,就會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甚至閉經。 所以呀,引起肝氣郁結的原因,大多數是由于長期情緒不好或者是易怒,脾氣大。 所以中醫治療肝氣郁結方法以疏肝理氣為主。多用柴胡疏肝湯加減治療。 肝火上炎,就是肝火向上燃燒。所以主要的表現都在頭面部,像是頭痛眩暈,額頭一跳一跳的疼,耳鳴,眼睛紅,嘴干嘴苦,吐苦水。 中醫治療肝火上炎的主要方法就是以清肝瀉火為主,大多都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肝風內動,大家都感受過刮風的天氣,有風就會吹動物體搖晃,風再大了就會影響說話,一張嘴就嗆風。所以肝風內動的主要表現就是肢體麻木震顫,語言不清,嚴重的會導致昏迷,手腳抽搐。 中醫治療肝風內動的方法,平肝潛陽為主。多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 肝膽濕熱的主要表現厭食,腹脹,小便顏色偏紅。因為肝和膽都有濕熱。所以外陰會潮濕瘙癢。男士會有睪丸脹痛的癥狀。 中醫治療肝膽濕熱的方法,多以清熱利濕,舒肝利膽為主。肝的濕熱多用茵陳蒿湯加減治療。膽的濕熱多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 虛癥 常見的有肝血不足,血燥生風。肝藏血,但是肝血不足就沒辦法滋養全身。肝開竅于目,肝血不足的主要癥狀就是兩眼干澀,煩躁失眠。 中醫治療肝血不足,多以養血柔肝為主,多用一貫煎、歸勺地黃湯加減治療。 血燥生風,顧名思義又干燥還有風的地方會怎么樣?所以血燥生風的主要癥狀就是皮膚干燥,瘙癢脫屑,指甲干枯脫發。 中醫治療血燥生風的方法多以養血祛風為主。多用當歸飲子加減治療。 虛實兼證多是肝腎陰虛,脾胃不和肝腎陰虛的主要癥狀,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男子會有遺精的癥狀,女子月經量少。 中醫治療肝腎陰虛的主要方法多以滋養肝腎為主,多用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脾胃不和的主要癥狀,胃脘脹痛,反酸,情緒抑郁。中醫治療脾胃不和,多以疏肝和胃理氣為主,多用柴胡舒肝湯或者四逆湯合左金丸加減治療。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欒先生,42歲。患者肝大,肝區疼痛已經6年了,自述無肝炎史。望診:呈慢性肝病病容,面部有蜘蛛痣,鞏膜無黃染,無肝掌,腹部柔軟。肝區疼痛,食欲欠佳,腹脹,口干心煩,下肢有輕度浮腫,小便黃赤,舌苔黃,脈細弦小數。西醫診斷為早期肝硬化。 辯證:肝經郁熱,傷陰化火。 給出的治療方法是養陰柔肝,舒肝活絡。用加味一貫煎,隨癥略作加減。前后共用藥35劑,用藥后癥狀基本消失,臉色由黛黑轉為有神采,肝質變軟。回訪病情未發展。 加味一貫煎 生地黃15克,南沙參12克,麥冬9克,當歸9克,川楝子6克,丹參6克,郁金9克,麥芽12克,生鱉甲12克,豬苓12克,川連3克 因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配比和藥量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中醫講究的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因此以上提到的方劑,不建議自行服用,一定要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服用才能很快看到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