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于是老師就叫大家一起思考,然后就按通絡的思路,列出一些可用的藥物。老師說,風為百病之長。人體皮毛最容易受風邪侵犯。你們想一下,祛風較好的藥物有哪些?可以做成散劑,少量的就可以有大效果的。學生說,荊芥、防風? 老師搖頭說,氣味還不夠雄烈,走的速度還不夠快。我們要配成散劑,一次只服0.5~1克。就要選那種藥效非比尋常的。我認為羌活這味藥可以獨當一面。羌活味薄氣清,辛散宣通,凡周身上下內外,有風寒郁滯之處,它都可以宣通開發毛竅,并且通達周身之陽氣,流動五臟氣血津液,加上它能夠上達頭腦,外散肌膚,引脾胃清氣上行,小劑量用,能起到以通為補的作用。很多方劑之中,加入羌活這味藥,流動五臟元真,都有畫龍點睛之妙。 后來果然如老師所說,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先試藥嘗藥后,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體會,就是手變暖和了,頭腦變清晰了,這便是羌活通絡逐寒邪于外,敷布陽氣之功。 老師又問,第二個驅寒的又能通絡,這個藥你們選什么?學生說,桂枝,細辛? 老師說,威靈仙挺好的,治療各種風寒痹痛,關節屈伸不利,它都有奇效。很多絡脈病變會表現為皮膚瘙癢。《奇效良方》中的“止癢六藥”,第一味就是威靈仙,它能通最細小的絡脈,還能宣風通氣。這味藥很好,還能撥動身體陽氣,有股仙靈之氣。而且威靈仙連五臟的郁滯都可以化開,不局限于肌表絡脈的阻滯。 老師又說,風寒是外邪,如果里面有病理產物,氣滯血瘀,又該選用什么藥? 一個學生說,香附為氣病之總司,三七乃血傷圣藥?老師點頭說,香附行氣很好,但行氣之中,還要能夠通絡,把微循環搞好。我看用橘絡這味藥很好。至于三七用來化瘀,這味藥是公認的好。我們要用最好的藥材,最細的工藝,把最好的效果發揮出來。人體除了氣血外,還有津液,津液能一氣流行,就是精微物質,如果不能一氣流行,就會變為水濕,那么疏通三焦上下水濕,又能夠通絡的有哪味藥呢? 學生說,白茅根,車前子?老師說,通利水道可以,但要通細小絡脈可以考慮用絲瓜絡,絲瓜絡能主一身上下的風濕,可以把水濕自上而下順暢排下來。水濕瘀久不化,會成為痰飲,痰飲阻絡作痛,我們就用天南星,不過天南星這味藥對咽喉有一定刺激作用,量要少用,但它化痰止痛的功效卻非常好,絡脈上凝滯的痰頑固不化,手足麻木,也可考慮天南星。還有這些外邪以及病理產物,比如風寒、氣滯、血瘀,在身體滯留久后,都會不同程度地化熱,我們還要把扣子七用進去,這味藥能夠活血,也能夠透郁熱外出。 老師說,這樣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經絡都照顧到了,所有微小之處,都能通達到,似乎還缺一味什么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慎風寒 節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