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見咳嗽、咳痰、喘息,且往往反復發作,遷延多年,日久可演變為肺氣腫,肺心病,屬于中醫的“喘證”、“哮證”、甚至“肺脹”的范疇。 除了支氣管炎從燥濕論外,還有糖尿病,乙型肝炎,高血脂等,從燥濕論治效果都比較好! 有些單位福利待遇好,帶職工去醫院體檢,常常發現血脂高,血糖高,可是平時無明顯不適。此時用燥濕論去治,小菜一碟。濕熱疫毒,肝腎陰虧,正虛邪戀。 一,【治病思路】 1,慢性支氣管炎按病程通常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遷延期,臨床緩解期。 2,慢性支氣管炎各期的治療思路都是以燥和濕為綱,分述于下: (1)急性發作期:“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多見痰濁壅盛,咳喘,以濕為主。痰濁和咳喘是標,治法燥濕化痰,宣肺降氣。治療用宣肺化痰湯加減,用藥特點,一是突出“以燥治濕”原則。二是宣發與肅降并舉,復肺之用,以平咳喘。三是顧護肺體,由于肺喜潤惡燥,因此以潤濟之。 (2)慢性遷延期:視體質不同,偏陰虛者由濕漸趨化燥。治法補氣養陰,清肺潤燥。治療用瀉白散加味,用藥特點,一是清肺熱多用甘寒,旨在瀉熱存津液,二是化痰亦用甘寒,兼以潤肺清熱。三是益氣扶正用藥平和;偏脾虛者痰濕難化。治法益氣健脾,清肺化痰。治療用六君子湯合清金化痰湯加減。用藥特點,一是益氣健脾,絕生痰之源。二是余邪當清,不宜過用寒涼。 (3)臨床緩解期:“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緩解期補正氣治本,正氣虛亦可有陰陽燥濕之分, 偏肺腎陰虛者,多兼燥熱,治法益氣養陰,金水相生,治療用生脈飲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偏脾腎陽虛者,多兼寒濕,治法溫陽補腎納氣,治療用都氣丸加肉桂,附子。 二,【常用方劑】 1,宣肺化痰湯:炙麻黃,杏仁,制半夏,陳皮,茯苓,紫蘇子,萊服子,紫菀,黃芩,桔梗,甘草。 2,方劑解析:宣肺化痰湯是由化痰祖方二陳湯演變而成,二陳湯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其中半夏只降胃氣,不降肺氣,因為病人咳嗽,咳嗽是肺氣上逆,所以還需要加杏仁,紫蘇子,萊服子降肺氣。肺的生理功能是宣發與肅降,宣發是升,肅降是降,肺具有升與降雙向功能,只降不升不行,還需要適當升,加桔梗,炙麻黃宣肺氣,如此用藥則宣發與肅降并舉,復肺之用,以平咳喘。再加紫菀祛風寒止咳,黃芩清肺熱。 三,【治病舉例】 某男,77歲,10年前受涼后出現陳發性咳嗽,白色粘痰,偶爾伴有黃痰,無發熱惡寒,診所予以抗感治療后緩解。10余年來反復出現咳嗽,以季節交替為主。半月前受涼又出現咳嗽,黃色粘痰,不易咳出,喘息,短氣,伴有胸悶,心慌,稍活動即感費力,無咯血,無明顯發熱惡寒,無夜間陳發性呼吸困難,西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療未見明顯改善??淘\:舌質暗紅,苔黃膩,中間剝苔,脈弦滑數。 〔分析〕此病人10余年經常咳嗽,說明是慢性支氣管炎。半月前受涼發病,病情加重,說明慢性支氣管炎處于急性發作期,“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既然治標,我們將“標”分析清楚而治之。什么是標?正氣是本,邪氣是標。病因是本,癥狀是標。我們來看病人有什么邪氣,有什么癥狀?病人受涼發病,說明外受風寒之邪。病人舌苔黃膩,黃色粘痰,脈滑數,都說明肺有熱痰之邪。主要癥狀是咳嗽,喘息,這是因為內與外之邪氣共同犯肺,使肺的宣發與肅降失去平衡則肺氣上逆而患咳喘。 〔診斷〕喘病,外感風寒,痰熱阻肺,肺失宣降證 〔治法〕祛風散寒,清熱化痰,宣降肺氣。 〔治療〕用麻杏石甘湯合宣肺化痰湯加減。 〔方藥〕炙麻黃,杏仁,石膏,半夏,茯苓,陳皮,紫蘇子,萊服子,紫菀,黃芩,瓜蔞皮,葶藶子,桑白皮,款冬花,浙貝母,甘草。 慢性支氣管炎方:麻黃4克杏仁8克,陳皮6克法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4克當歸9克熟地12克。水煎分2次溫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