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先生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并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山、醫、命、相、卜】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其主要著作涉及:天紀(易經、紫微斗數);人紀(包括針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頗為傳奇。與之齊名的李陽波亦頗具傳奇色彩,可惜均英年早逝,個中原因不得而知,久而蒙塵。 本文梳理、總結了倪海廈老先生的一些經驗,多是方證的提煉,具體用方思路我未系統加以闡述,但如果熟悉方證思路的,理解總結記憶起來應該無甚難度。 再次強調,方證思維只是中醫思維的一個面,方便初學者掌握,但不應落入俗套,淪為單純經驗主義者,這樣中醫的高度也會受限制。 倪海廈經驗方 1、治療男子陽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 2、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的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瀉心湯) 3、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方 栝蔞30克,酒當歸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治療精神分裂癥、癲癇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12克,龍骨5克,牡蠣5克,黃芩5克,生姜5克,鉛丹3克,人參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黃6克,大棗6枚,常山20克,遠志20克,蒼術20克 5、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柴胡湯) 柴胡12克,黃芩9克,芍藥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實9克,大棗4枚,大黃6克 6、治療不孕癥、子宮內膜異位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溫經湯) 當歸6克,芍藥6克,川芎6克,吳茱萸9克,人參6克,桂枝6克,阿膠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麥冬9克 7、治療腦部積水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甘草麻黃湯) 麻黃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8、治療四肢及軀干麻木不仁(出自《傷寒雜病論》--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15克,芍藥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棗12枚 9、治療半身不遂的基礎方(小續命湯) 麻黃25-40克,杏仁25-40克,大棗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黃芩10克,白芍15克,防風10克,川芎15-50克,人參15克,炮附子10克,當歸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 10、治療陰天肌肉酸痛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杏薏甘湯) 麻黃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 11、治療風疹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湯) 麻黃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術12克 12、治療產后全身疼痛(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人參湯) 桂枝15克,生姜2片,炙甘草10克,大棗12枚,白芍15克,人參15克 13、治療脂溢性脫發的經驗方(出自《傷寒雜病論》--三黃瀉心湯) 大黃10克,黃連5克,黃芩5克 14、治療劇烈牙疼的經驗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白虎湯) 知母 20克,石膏 50克,甘草 7克,生地 15克,粳米 1調羹 15、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經驗方 白術100克,續斷20克,大黃10克,枸杞20克,陳皮15克 16、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方 處方一:(出自《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大補肝湯) 桂枝47克,干姜47克,五味子47克,竹葉16克,旋覆花16克,大棗 12枚,代赭石 16克 處方二:(出自《傷寒雜病論》--烏梅丸方) 烏梅 300個,黃連250克,蜀椒63克,黃柏94克,細辛94克,當歸63克,桂枝156克,炮附子94克,干姜94克,人參94克 17、治療風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療粥方 成人:蔥白一段,糯米50克 注:將蔥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兒:蔥白一段,糯米30-50克,米醋10毫升 18、治療老年性腹瀉的食療粥方 山藥100克,糯米100克 19、促進乳汁分泌的民間驗方 絲瓜絡300克,鯉魚500克 20、孕產婦保健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當歸散+白術散+當歸生姜羊肉湯 21、治療小兒流鼻涕且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 發熱且舌苔發黃者:大青龍湯) 麻黃1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生姜2片,石膏2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 22、治療脫發的經驗方(出自《圣濟總錄》之茯苓飲) 白茯苓30克,當歸30克,芍藥3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 23、治療早上吃的東西下午又吐出來或吃完就吐(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 大黃20克,甘草10克 24、治療三叉神經痛(民間驗方) 以鈍物刺激天突穴輔以濃鹽水催吐,每日一次。 25、治療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顫(出自《傷寒雜病論》--防己茯苓湯) 防己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26、治療跟骨骨刺(出自《本草綱目》) 白術50克,黃芪15克,茯苓30克 注:用水煮取一盆,將患處浸于盆中,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 27、治療有小便頻繁大便呈顆粒狀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麻子仁丸) 麻子仁100克,白芍300克,枳實300克,大黃600克,厚樸600克,杏仁600克 28、治療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無異常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附子細辛湯) 大黃15克,炮附子15克,細辛10克 29、治療舌苔黃小便黃小腹脹痛無屁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大承氣湯) 大黃20克,厚樸15克,枳實15克,芒硝10克 注: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30、治療舌苔黃小便黃小腹痛屁多的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三物湯) 厚樸20克,大黃10克,枳實15克 31治療受到驚嚇引起的持續心動過速(出自《傷寒雜病論》--奔豚湯) 甘草10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黃芩10克,芍藥10克,半夏20克,生姜4片,生葛25克,柴胡15 32、治療胸悶且平躺加劇不口渴(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15克,杏仁20克,甘草5克 33、治療有舌苔發黃且厚現象的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皂莢丸) 皂莢 40克 34、治療有舌苔發白現象的咳嗽(出自《傷寒雜病論》--射干麻黃湯) 射干15克,細辛15克,大棗7枚,麻黃15克,半夏15克,生姜4片,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五味子15克 35、治療早期肺氣腫(出自《傷寒雜病論》--越婢湯方加半夏) 麻黃20克,石膏15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大棗12枚,半夏10克 36、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出自《傷寒雜病論》--麻黃加術湯) 麻黃10克,甘草5克,杏仁10克,桂枝15克,白術20克 37、治療慢性胃病的方(出自《傷寒雜病論》-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當歸15克,生姜3片,桂枝15克,芍藥15克,細辛10克,大棗25枚,炙甘草10克,木通10克,吳茱萸15 38、治療患者舌苔發白且胃痛的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連湯) 黃連15克,桂枝15克,大棗12枚,炙甘草15克,人參15克,干姜10克,生半夏15克 39、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瀉食物不消化(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人參湯) 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白術15克,人參15克,干姜15克 40、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勞(出自《傷寒雜病論》--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30克,黃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牡蠣10克,栝樓根20克,炙甘草10克 41、治療胃癌的經驗方 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人參15克,生姜10克,阿膠15克,白朮25克,大棗10枚,茯苓25克,干姜10克,干地黃15克,黃芩15克,炮附子15克,灶心土15克 (或赤石脂) 42、治療小腿有魚鱗狀干癬(出自《傷寒雜病論》--抵當湯) 水蛭10克,虻蟲10克,桃仁20克,生地黃15克 43、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12枚,葛根20克,連翹15克,金銀花15克,浮萍15克,蟬蛻10克 44、治療長期便秘又受到驚嚇所引起的心臟動悸(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桂湯)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棗12枚,肉桂5克 45、治療過度驚嚇或焦躁不安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牡蠣25克,龍骨20克,大棗12枚,常山15克 46、治療乳癌的經驗方 方一:(治療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塊,尚未潰爛破出時使用) 柴胡15克,續斷15克,黃芩15克,瓦楞子25克,川芎15克,白芍25克,牡蠣50克,丹皮15克,枳實15克,龍膽草15克,三七15克,乳香15克,炮附子25克,陽起石15克,當歸10克,炒麥芽25克,郁金25克 注:體力差、足冷,加 熟地 15克;經期加 桂枝 15克 方二:(治療乳癌已經潰決破口,有惡臭,有黑臭水時使用) 柴胡15克,黃芩15克,紫根25克,黃連15克,龍骨25克,牡蠣50克,白術25克,炮附子25克 47、身體肥胖平日頭暈眼花(出自《傷寒雜病論》-真武湯) 茯苓15克,芍藥15克,生姜3片,白術10克,炮附子15克 48、治療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出自《傷寒雜病論》-梔子豉湯) 梔子25克,豆豉25克 49、治療病人平日腹脹放屁較多(出自《傷寒雜病論》-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厚樸15克,生姜3片,生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人參5克 50、治療臍下動悸且伴有心跳加速(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茯苓大棗湯) 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大棗15枚,桂枝15克 51、治療臍下動悸(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甘草湯) 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 52、病人白天非常煩躁夜晚正常(出自《傷寒雜病論》干姜附子湯) 干姜10克,生附子10克 53、感冒同時伴有咳嗽和氣喘(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厚樸和杏仁)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棗12枚,厚樸10克,杏仁15克 54、治療青春痘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加減) 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2片,大棗12枚,葛根25克,黃連10克,黃芩15克,知母15克,白術15克 55、治療面部中風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 15克,炙甘草 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棗12枚,葛根35克 56、醒酒湯(出自《黃帝內經》) 蒼術30克,澤瀉30克,茜草15克 57、抑制病人劇烈疼痛 延胡索 15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 58、強腎固齒的方法 炮附子10克,青鹽10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每次刷牙時用牙刷蘸取少許刷牙即可。 59、急救時滌痰通喉痹(三生飲) 生半夏15克,生南星15克,生附子15克 60、治療吃魚蝦海鮮引起的過敏 紫蘇葉10克 61、補血安神的處方 生姜2片龍眼20克 注:將上述兩味藥煮好后,放入紅糖和蜂蜜即可飲用。 62、使人心情舒暢的茶飲 洛神果一枚,菊花5克,甘草5克,遠志2克,冰糖少許 63、養護肌膚的方法(玉肌散) 白芷15克,薏仁20克,綠豆10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做成面膜。 64、治療總是感覺口苦(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10克,黃芩25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棗5枚 65、治療由于小兒口腔潰瘍或牙齦發炎引起的發燒的處方 葛根5克,黃芩5克,黃柏5克,冰糖8小塊 66、去除脂肪瘤的方法蓖麻子10克 注:把蓖麻子在鍋中翻炒幾次,待涼了后,取少許涂于患處,用創可貼粘上即可。 67、促進頭發生長的處方(改善頭發稀少) 當歸 20克,側柏葉 20克 68、通便美容的茶飲 柏子仁10克,決明子10克,枸杞10克 注:把前兩味藥炒過之后和枸杞一起用開水泡著喝即可。 69、養顏美容的茶飲黃芪5克,甘草5克,旋覆花5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用開水泡一會即可飲用。 70、補氣健身的茶飲黃芪5克,甘草5克,枸杞10克 71、使乳房中的乳汁得以順利流出的處方冬葵子 20克 注:用蔥白擦拭乳頭,用蔥葉尖刺一下,即會出奶。如果還沒有分泌乳汁,再服用冬葵子湯藥。記住,給寶寶喂奶前把乳頭用溫水擦干凈,不然,有異味孩子可能不愿意吃。 72、促進乳汁分泌的處方(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 注:用上述兩味藥和豬蹄一起煮。 73、治療女性陰癢的方法蛇床子10克 注:把該藥研磨成粉,涂于患處即可。 74、補腎壯陽的方劑 巴戟天50克,菟絲子25克,肉蓯蓉 50克,黃連5克,黃芪25克 注:把以上幾味藥泡在黃酒中,一個月之后即可服用。 75、治療視物模糊和眼球萎縮 柴胡25克,黃芩15克,蕤仁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生姜2片,大棗10克,菊花5枚,白蒺藜20克,決明子10克,巴戟天20克,枸杞10克,川芎20克,牡丹皮20克,桃仁20克,牛膝20克,郁金10克,山茱萸20克,合歡皮15克,夜明砂10克,草決明15克,蛇蛻20克 注:將以上藥放入黃酒中浸泡2小時以上再熬煮。 76、口腔潰瘍或生瘡五倍子10克 注:將該藥研磨成粉,涂抹于患處即可。 77、幫助醉酒者醒酒的處方 蒼術15克,澤瀉30克 78、治療鼻竇炎的處方 辛夷15克,蒼術15克,菖蒲15克 注:如果患者流清鼻涕,再加干姜15克。 如果患者流膿鼻涕,再加杏仁15克,麥門冬15克。 79、治療肺炎的處方千金葦莖湯+桔梗湯+大承氣湯 葦莖3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5克,牡丹皮2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 注:如果病人同時有便秘,再加上大黃15克,厚樸15克,枳實15克,芒硝10克,其中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 80、治療血崩(出自《傷寒雜病論》—膠艾湯) 阿膠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干姜15克,當歸15克,白芍25克,干地黃 35克 81、治療白帶異常 處方一:若白帶呈黃色,有異味:黃芩15克,黃連15克,黃柏10克,白術10克,赤小豆 10克 處方二:若白帶呈白色,沒有異味:炮附子30克,茯苓25克,白術15克,澤瀉25克,豬苓15克 82、治療小兒癲癇出自《傷寒雜病論》--甘麥大棗湯) 炙甘草15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 83、治療產后抑郁和產后便秘(出自《傷寒雜病論》--小柴胡湯) 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3片,大棗5枚 84、治療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腫(出自《傷寒雜病論》--葵子茯苓散) 葵子500克,茯苓100克 注:將以上藥研磨成粉,每次2調羹,每日三次,溫水送服。 85、治療孕期見紅(出自《傷寒雜病論》--膠艾湯和當歸黃芪建中湯) 處方一:阿膠15克,艾葉15克,干地黃35克,川芎10克,當歸15克,甘草10克,白芍25克,桑寄生15克 處方二:桂枝 15克,大棗12枚,炙甘草1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生姜2片,黃芪15克 86、治療肝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和枳實芍藥桔梗散) 柴胡15克,黃芩15克,炙甘草15克、枳實2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 87、治療胃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枳實芍藥桔梗散) 枳實2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羹,一日三次,溫水送服。 88、治療慢性盲腸炎和腹部及陰部膿瘍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薏仁附子敗醬散) 薏苡仁50克,炮附子10克,敗醬草25克 注: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羹,一日三次,溫水送服。 89、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20克,牡丹皮5克,桃15克,冬瓜仁30克,芒硝15克 90、吃了變質食物或食物中毒(出自《傷寒雜病論》--大黃甘草湯) 大黃15克,甘草5克 91、病人經常下痢,吃完飯不久就腹痛腸鳴(出自《傷寒雜病論》--半夏瀉心湯) 半夏15克,黃芩10克,干姜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10克,黃連5克,大棗4枚 92、促使患者病危時打嗝不止停止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茯苓四逆湯) 茯苓20克,人參5克,生附子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5克 93、患者嘔吐并伴有劇烈頭痛(出自《傷寒雜病論》--吳茱萸湯) 吳茱萸15克,人參15克,生姜3片,大棗5枚 94、患者吞咽困難(出自《傷寒雜病論》--利膈湯) 半夏15克,梔子15克,炮附子15克 95、治療胃癌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土湯) 甘草15克,干地黃15克,白術15克,炮附子15克,阿膠15克,黃芩15克,灶心土50克 注:把灶心土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如果沒有灶心土可以用赤石脂代替,阿膠不用一起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即可。 96、治療膽結石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四逆散) 柴胡10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黃芩10克,炙甘草10克,海金砂15克,五倍子15克 97、治療酗酒造成的便秘 麻子仁15克,柏子仁15克,薏仁15克,杏仁15克,當歸15克,酸棗仁15克 98、防止蚊蟲叮咬的方法 取肉桂50克,艾草50克,煮水,涂抹在皮膚表面即可。煮一次,可以用較長時間。 99、治療肌纖維疼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湯) 桂枝3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炙甘草15克,大棗15枚,玉竹30克 100、治療疝氣和脫肛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歸四逆湯) 當歸15克,桂枝15克,芍藥15克,細辛15克,木通10克,大棗8枚,炙甘草15克,升麻15克 101、治療凍瘡和壞疽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當歸四逆湯) 當歸15克,桂枝15克,芍藥15克,細辛15克,木通10克,大棗8枚,炙甘草15克。 102、治療膽囊炎和膽結石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四逆散) 柴胡10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 10克,滑石 10克,五倍子10克,海金砂10克 103、治療失聲和咽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半夏散) 生半夏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 湯藥煮好后,用生淀粉放入湯中,待完全吸收后,陰干,制成粉劑,溫水送服。 104、治療大腸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桃花湯) 赤石脂25克,干姜15克,粳米10克。赤石脂一半生用,一半和其他兩味藥一起用。待湯藥煮好后,將準備生用的赤石脂研磨成粉放入湯中,服下即可。 105、治療嚴重驚嚇和頑固性失眠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黃連 20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阿膠15克,雞子黃2枚 先煮前三味藥,煮好后趁熱放入阿膠,取生雞蛋2個,去殼和蛋清留蛋黃,待湯藥稍溫,放入蛋黃后立即服用。 106、治療體股癬及疥瘡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10克,連翹10克,杏仁10克,赤小豆30克,大棗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5克,甘草5克,金銀花10克,蟬蛻10克 107、治療眼睛發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梔子15克,炙甘草5克,黃柏15克 注:9碗水煮成7碗水,過濾后,用紗布擦拭眼睛. 108、治療黃疸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茵陳蒿湯) 茵陳蒿15克,梔子10克,大黃10克 先把茵陳蒿熬煮,將9碗水煮成6碗,然后將大黃和梔子放入一起熬煮,6碗水煮成3碗。 109、治療肝硬化、肝癌的處方(出自《萬病回春)--分消湯和《濟生方》--補氣健中湯) 早期患者:蒼術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香附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枳實5克,大腹皮5克,砂仁5克,木香5克,燈心草一把,干姜5克,生姜5克 晚期患者:蒼術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澤瀉10克,人參15克,麥門冬15克,黃芩10克 注:如果病人感覺非常冷,再加入生硫磺30克,生附子40克,(這兩味藥熬煮時要用棉布包好) 110、治療腎病引起的全身水腫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四神方) 夏天使用:綠豆15克,芡實15克,蓮子15克,薏仁15克,白果15克,紅糖15克 冬天使用:紅豆15克,龍眼15克,綠豆15克,芡實15克,蓮子15克,薏仁15克,白果15克,紅糖15克 111、治療腎結石、膀胱結石、尿路結石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豬苓湯) 豬苓5克,茯苓5克,澤瀉5克,滑石5克,阿膠5克 112、治療風濕關節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棗12枚,炮附子25克 113、治療長期失眠健忘和心率紊亂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炙甘草湯) 炙甘草15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黨參5克,生地黃50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大棗10枚,阿膠5克 用米酒5碗+水4碗,將前八味藥煮取3碗,待涼至微溫之時,把阿膠放入,服用。 114、治療痛風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甘草附子湯) 桂枝 15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 25克,白術15克 115、治療腹痛并伴有下痢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芩湯) 黃芩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大棗12枚 116、治療下痢不止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10克,禹余糧15克 117、治療惡心反胃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 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 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棗 4枚。 118、治療胃炎的處方(出自《傷寒論》--黃連湯) 黃連15克,炙甘草 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黨參15克,半夏15克,紅棗15枚 119、治療乳腺癌的處方(《傷寒論》--柴胡桂枝湯+牡蠣) 柴胡4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棗4枚,桂枝10-20克,牡蠣20克 120、應付喝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湯+蒼術+澤瀉) 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棗4枚,蒼術25克,澤瀉30克 在飲酒之前一小時服下。飲酒時,小便會很多,喝酒像喝水一樣。 121、治療腸梗阻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陷胸湯) 大黃10克,芒硝10克,甘遂10克。 注:大黃煮好后,盛入碗中,放入芒硝,甘遂,即可服用。 122、治療胃下垂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吳茱萸湯+旋復代赭湯) 吳茱萸 10克,生姜20克,大棗8枚,旋覆花10克,代赭石5克,半夏10克,黨參15克,甘草炙10克 123、治療子宮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抵當湯) 水蛭15克,虻蟲15克,大黃50克,桃仁20個 124、治療煩躁所致失眠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梔子豆鼓湯) 肥梔子4個,香豉3克 125、治療頻繁遺精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棗12枚,龍骨20克,牡蠣10克,炮附子15克 126、治療小兒尿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棗12枚,龍骨10克,牡蠣20克 127、治療因外傷陰部所致小便不利或尿血(出自《傷寒論》--桃核承氣湯) 桃仁15克,大黃15克,桂枝5克,芒硝5克,炙甘草5克 注: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128、治療小兒體弱厭食和小兒多動癥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建中湯) 麥芽糖3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棗6枚,炙甘草5克 129、治療乳房腫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牡蠣湯) 病癥較輕者:柴胡 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大棗8枚,半夏25克,牡蠣20克,生姜3片 病情較重者:當歸20克,生地1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紫根10克,木防己15克,竹茹10克,瓦楞子20克,炒麥芽15克 130、治療痛經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 處方一(柴胡+白芍湯):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生姜 2片,炙甘草5克,半夏25克,大棗4枚,白芍40-50克 處方二《四物湯》:白芍30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附子15克,熟地黃15克,茜草30克 處方三(桃核承氣湯):桃仁12克,大黃12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 131、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柴胡桂枝湯) 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大棗4枚,桂枝10-20克 132、治療腸病毒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3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炙甘草10克 133、治療孕婦嘔吐不止的方(《傷寒雜病論》--半夏甘草湯和人參半夏干姜湯) 處方一:半夏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 處方二: 半夏15克,人參10克,干姜 10克 注:將上述三味藥研磨成粉,每次一調羹,溫水送服,每日二到三次。 134、治療嘔吐不止和小兒吐奶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五苓散) 豬苓15克,澤瀉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 135、治療體位變換產生的眩暈的處方(出自《傷寒論》--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 10克 注:如果同時伴有惡心癥狀,加一味藥半夏 15克 136、治療小兒流鼻血(民間驗方) 鮮藕榨汁一杯,服下即可。 137、治療更年期煩躁(出自《傷寒論》--桂枝湯) 桂枝9克,白芍9克,干姜9克,大棗3枚,炙甘草6克 138、治療腎炎、腎積水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青龍湯) 麻黃12克,芍藥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桂枝6克,炙甘草 6克,細辛 3克,五味子3克 139、治療下肢靜脈炎或靜脈曲張的處方(出自《傷寒論》--白芍甘草湯+炮附子+牛膝) 白芍40-50克,炙甘草40-50克,炮附子20克,牛膝20克 140、治療眼底病變的處方 金銀花15克,菊花15克,密蒙花20克,龍膽15克,石決明15克,草決明15克,當歸20克,黃芪20克,黃芩15克,赤芍15克,木賊15克,蟬蛻15克,黃連10克 141、治療視網膜病變的中藥藥方之一 生附子30克,黃芪30克,甘草30克,當歸20克,蓽拔30克,夜明砂20克,牡丹皮20克,靈芝15克,水蛭10克,赤芍20克 文中處方劑量僅做參考,具體以實際為準,切勿隨意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