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誰帶大比較好?不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帶的問題,主要是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情況。 現代孩子的輔導難度在增加 表面上看,爺爺奶奶帶孩子更容易疼愛孩子,有隔代親。而父母帶孩子,對孩子更容易著急上火,比較嚴厲。兩種情況并不是絕對化的,而只是相對普遍而已,尤其是在現代孩子學習管理上。 最近有一個視頻,就是講一位爸爸在街邊輔導孩子寫作業。路人夸獎孩子學習認真,爸爸說全靠手中竹鞭管著,孩子也連忙說不喜歡畫畫學習,煩得很。 孩子們現在的學習輔導上,爺爺奶奶管不住,也沒有那么多精力來督促。就連孩子最近健康打卡,爺爺奶奶操作手機起來也是非常困難。世界股神巴菲特也對手機操作感到困頓,還不如2歲孩子會使用。庫克曾經專門指導巴菲特使用手機,兩三個小時下來,股神也還是沒有弄懂APP是什么。 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現代學生上學要使用的電子產品很多,不同的作業,安全平臺學習,打卡匯報等,層出不窮,爺爺奶奶來完成是有較大難度的。這種較高難度的養育孩子,肯定父母效果要好過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效果。 當然,同等條件下,爺爺奶奶心胸更寬廣,孩子與祖輩相處,更能感受到關切。父母相對爺爺奶奶來說,經歷的事情比較少,心胸、氣度上要相對差一些,如果能調整好,對孩子的幫助也是更大一些。 最好的效果 最好的效果就是爺爺奶奶、父母與孩子共同生活。家里有老人,父母為孩子示范如何尊敬老人,讓孩子從小學習心中有長輩,不僅是說,而且是做的,那孩子就有榜樣可以學習。 像家中的日常生活安排,做什么家務都爸爸媽媽去做,吃什么東西都爺爺奶奶先嘗,就可以很好地為孩子示范出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孩子學會這些基本的行為方式,對孩子的心胸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心中想著家里的長輩,不是一有什么好事就想到自己,也不是一有什么不好的就推給其他人,讓孩子的心胸變得狹隘。 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爺爺奶奶是家庭的中心,父母次之,孩子再次之,就像太陽是中心,其他行星圍繞太陽轉,衛星圍繞行星轉。自然而然在家庭當中顯示出天地的基本秩序,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學會基本的秩序之道。 結束語 祖輩、父母、孩子三代同堂生活,現代不怎么被提倡。原因很簡單,擔心家里的婆媳矛盾,擔心老一輩與年輕一輩存在理念沖突,害怕因為生活中的小事而爭吵。一想到一堆瑣碎事務而爭執,每個人的腦袋就發暈,不愿意去面對,是我們內心不愿意去克服不舒適,總希望自己能自由一點,無拘無束一點。 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做好了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有多少人愿意直面痛苦,去做這一令自己內心不爽的事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