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頭條|還記得以“小刀會”命名篆刻組織嗎?這個群體現在都非等閑之輩!

     攢菁堂 2020-05-02

    編者按:說起“小刀會”,可能現在好多年輕人有些陌生,但對于60-80年代的人,多少會有所了解。那是一段非常值得回憶的事情,1991年,曾翔、徐海、陳平、李強、蔡大禮、董國強、王紅、鄒濤、李暉、劉楣洪、杜夢洪比較年輕的書法篆刻家,因為相同的愛好聚在了一起,一周一會,互相評點互相批判,短時間內個人的篆刻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也因為篆刻是小刀,所以取名“小刀會”。就這樣,這個名字不脛而走,傳遍了藝壇。在哪個互聯網、印刷等很多媒介不發達的條件下,“小刀會”仍然舉辦了多次有影響力的活動,對書壇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小刀會”這些英雄人物也在書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些人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他們吧!

    直說“小刀會”

    文 | 石開

            以“小刀會”命名篆刻組織,這似乎就意味著這個群體非等閑之輩。三個字形象、利索、閃亮,而更重要的是它不似全國百十家同類的組織均以“印社”冠其名,不效先賢故事。藝事貴在和而不同,隨著人流走而被人流所淹沒,所以丁敬有“離群”之說,離群需要膽識;藝事又貴想象力,有人說想象力是藝事的靈魂,也是藝術家最可寶貴的素質,此說如何且不去管它,我想說小刀會這名字的確有想象力。小刀會的成員大抵是局限于北京的中青年篆刻家,說大抵,是因為該組織也有個別外地人參與,只好彼此談得來,互相尊重不來事,聚在一起就是會員。據我所知,他們沒有組織章程,因此不設會長秘書長什么的,會員聚散時有變動但彼此不張揚,人數大約總在十人左右,說聚會總得有牽頭人才行,或是大家輪流做東,外人當然不得而知了。

           小刀會的成員中,我認識最早的是劉紹剛,是80年代初期在北京沙灘相見的。他當時跟蔣維崧學印,蔣先生是喬大壯的忠實門生,印風一如乃師,因此紹剛所學基本也是喬大壯的樣子。喬派篆刻主張精、雅、巧,特別在字形結構及其配合上以巧字作文章。劉紹剛既承喬派衣缽又治古字之學,于藝事每以學者的眼光去觀照,重考據明來歷,拘謹多于靈活,我與他交談過兩次,除了彼此客氣之外,治藝的觀念南轅北轍。多年之后我們又一次晤面,他明確表示越來越不能理解我的印章,而我對他的嚴謹也報以微笑了。由于劉紹剛出道較早,小刀會其他成員原不敢同輩相視,而紹剛從不以資歷自驕,于此可見他的風度與為人。

            我認識徐海也已經十年了,相識之初他還在美院讀書。他老師王鏞私下對我說起他時非常得意,說他悟性極好,靈敏超凡。我曾不止一次聽到一種說法,說聰明人絕大多數不肯下笨功夫,倘若聰明人真下功夫了,那還了得!徐海真聰明,又受到美院的規范調理,功力加才華自然不可平視。徐海篆刻雖然發表不多,但一直受到行家的囑目,它的特點是結字異常大膽新奇,用刀快狠而無節制,而細微處卻機巧暗藏,靈光四射。然而,徐海每每有失度之嫌:結構新奇過度便花哨造作,運刀兇悍過度就容易輕薄小器,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失度,他的篆刻尚不被普遍認同。這些優缺點都很鮮明的作品,卻對行家有沖擊作用,有些道中高手有意無意間從中受到啟發也未可知。我覺得,徐海無需再在技巧上挖空心思,如果能在審美的概念上重新作哲學的思考,應該會有另一番景象。

            曾翔是小刀會的中心人物之一,我在未見其人之前就對他的書法作品行過注目禮了。他擅長好幾種書體,每種都寫得輕松活脫,意氣飛揚,尤其碑味的行楷點畫精到,文氣、靜氣、靈氣三者俱備。有人私下向我介紹,說他沒下什么功夫,拈手便有上乘表現,我想證實此言的虛實,于是每逢見到他的作品就仔細拜讀,結果發現他案頭準備工作是做得粗糙了些,但筆性流暢,細節妥貼,我也只能對上述說法半信半疑了。曾翔的篆刻沒有達到書法的水準,但水平仍是十分專業的,不屬那些專家玩票的一類。他用刀爽利有節度,結字與章法也老到勻停,就是個人面目不甚明了,也許他對這問題心知肚明,出于藏拙的原因使我們不能讀到他大量的作品。

            劉彥湖是小刀會中的大秀才,倒不是他有博士的頭銜。我讀過他寫的文章,文意迂回,表述入里,也見過他寫的文言小跋,不說很清晰至少他會,如今會運用文言寫序跋的真是鳳毛麟角,每見有人在自己作品上作文言敘事,不是廢話連篇用字失當,就是狗屁不通難以卒讀。我總覺得藝事當以文為先,文思對頭才有路。彥湖有這個基礎,出手便不凡。他的字極有才子氣,隨意揮運,氣度嫻雅,是真瀟灑。彥湖篆刻學齊白石,又接受篆刻家林健的結字特點,并用雙刀刻。近年來以抽象構成模式來重組篆文,使篆刻真正得以變形,這種將西式現代的觀念引入傳統藝術的做法,肯定要遭到多方的抵制與攻擊,他的成功有待在改造的同時怎樣去親和與妥協,否則其歸宿就可能是自生自滅的了,我是這樣認為的。

            黑龍江的李強在北京屈指已有十二個年頭,一般說成家立業在家鄉易在外地難,而他卻在京城購屋成家,而且近年來創作水平突飛猛進,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李強是屬于對造型敏感、有藝術感覺的一類人,感覺是個怪物,它不僅對外面世界,有時也會感覺到自身的才華,有了這感覺未必是好事,因為它會支撐懶惰、自信和傲慢。奇怪的是,李強偏沒有這些毛病,他勤奮好學也能自省,所以長進神速。李強與他的書法一樣有股天真浪漫的氣息撲面而來,學齊白石而不染齊派的習氣,這大概是我見到的極少有的個例;當然,李強還要努力,還要強化自己的語言,還要加強造字能力,還要成熟。

            小刀會還有幾位成員我與他們平時交往不深,但他們的篆刻作品因為自身的不俗給我印象深刻。蔡大禮很有造型能力,他對篆文的異體結構特別敏感,所以變化起來左右逢源;同時他對章法也有會心的講究,只是偶爾用心過了頭會產生圖案的意味,圖案的意味雖不是很不好,但會與上海徐正廉相撞車,使人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蔡大禮的魏書邊款刻得含蓄生動、古意十足,是很值得細讀的。

            劉楣洪前幾年的印章我讀過,印象是比較嚴謹精巧,古璽一路的小印刻得象模象樣,近年他用功在漢官印,能得漢人渾厚氣象,又常用齊白石式的大沖刀刻大印,做到外張氣勢,內含筋骨。劉楣洪在小刀會中屬于比較規矩的。我有時想,人生很長,藝術風格也應該似人生一樣有波浪起伏,楣洪目前正平緩下水,日后高興了到浪尖玩玩,會顯得優游自在也很自然,如果一下就驚濤駭浪,日后平緩了不就顯得沒勁?


            小刀會最年輕的李暉其藝術形象最為“生猛”,這同他文質的外表、沉默的性格反差強烈。大約十年前,我初讀李暉的印章著實被驚嚇了一下,其大刀闊斧、勇力無邊的印面效果很有視覺沖擊力。雖然論手段不過是在疏密、曲直、粗細對比上做足文章,但他把握整體的能力使人驚嘆不已。當然,其薄弱處在于細處的精密與局部的穩當略顯不足夠。

            當我這篇小文行將完稿時,聽說小刀會近期要舉辦一個小展覽,并要求會員全部以新作參展。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而我都三年不見這些印友的新作了,屆時不知他們是否會讓我重現當初看李暉的感覺,好好地嚇一跳。”



    小刀會的故事



    內容節選自李暉“以書入印,印從書出”講座

            北京小刀會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印學團體之一,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張圖上面有小刀會的創刊號,當時是王鏞老師給題寫的小刀會的會名。它成立于1991年,我們的創刊號是1991年的11月26號發的,第一批是11個人,當時還有陳平,后來,又陸續加入了劉彥湖、劉紹剛等人。成立當初,我們其實就是用A3紙復印的會刊。

    用A3紙去復印的,然后去郵寄會刊,在當時沒有互聯網微信的時代,創造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是一個奇跡。

     


    上邊這個圖,是1993年《當代書法》的創刊號。
     
    這個雜志當時也非常火,當時總策劃是曾來德,責任編輯是陳碩。但是后來因為曾老師從蘭州調來北京后,這個雜志就夭折了。它的創刊號給我做了一個專題,當時還很年輕只有22歲。有我自己的文——感覺本色,還有我們小刀會的筆桿子蔡大禮兄,當時給我寫了一篇文章《少年心事當拿云》,徐海、唐吟方也同時作了文。同期介紹的還有樂泉和白砥,還有最下的這圖是雜志做的小刀會的一個專門介紹。我記得《當代書法》的第二期“印人”是給篆刻家陳國斌老師做過一個專題。



    也非常可惜啊,當時好像沒有留下一個小刀會完整的全家福照片。

            我也是陸陸續續的翻出了幾張老照片,發出來大家看一看。第一張是《二十世紀中國》在美術館舉辦的一個美術作品展,當時幾個人的合影,有我,李強、徐海、董國強、陳平,王紅、杜夢洪,還有李老十也在。

            第二張照片,是在李強兄安外小營的《青少年書法報》社的北京駐京辦,在他的辦公室拍的。

            第三張合影,記不清了,好像是在古泥兄的家里,有大禮,李強,我,還有王立志,李曉軍,劉楣洪,古泥,文永生,徐海。

            這些都是九十年代初的老照片了。

            最后一張照片是2001年底的時候,我們組建了回龍觀書法群落,當時每人出了一本掛歷的封面照。

           還有這一張照片也比較珍貴,這是94年6月17號拍攝的。是在我們曾翔曾大哥開的華齡飯莊,當時坐落在現在的平安大道上早已經拆了,當時也是曾老板,我們在華齡飯莊門前照的照片。第一排,從左側開始,第一個是曾翔,然后李老十,張榮慶,王巖夫人,再往這邊崔志強老師,李強的夫人王輝。第二排,左邊第一個是董國強,最右側王巖,后頭這一排,從右邊,李強兄,我,陳碩前女友,陳碩,然后陳碩邊兒上是一了朱明。

            我們可以看到最上的那張圖,北京八人篆刻展,這是當時“小刀會”2000年在中國美術館辦的一個展覽,這個展覽同時邀請了當代最具代表的十幾位篆刻名家。這個作品集,還有首屆流行印風提名展的作品集,我從這兩個作品集中精選了四位名家,王鏞先生、石開先生、陳國斌先生、徐正濂先生,這四位老師的作品。

            時隔十八年后小刀會四大刀客的一次再聚。其實從2000年美術館那次展覽以后,我們就沒有什么集體活動了,這是在2018年,我們舉辦的一個“大江東”北京四家的篆刻展。

    小刀會,于1991年11月26日在北京成立,并出版第一期會刊,王鏞先生題簽。

    首期作者11人:曾翔、徐海、陳平、李強、蔡大禮、董國強、王紅、鄒濤、李暉、劉楣洪、杜夢洪。
    二期作者9人:劉紹剛、曾翔、徐海、蔡大禮、劉楣洪、李強、李暉、鄒濤、董國強。
    三期作者9人:劉紹剛、曾翔、徐海、蔡大禮、李強、劉彥湖、李暉、劉楣洪、鄒濤。
    十周年篆刻展8人:劉紹剛、曾翔、徐海、蔡大禮、李強、劉彥湖、李暉、劉楣洪。


    現在的“小刀會”成員們



    曾翔

    號一夫、曲堂、木木堂

    1958年出生,湖北隨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藝術家、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書法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陶瓷印藝術研究中心藝術委員會主任。


    陳平

    1960年2月1日出生于北京。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全國政協委員。


    蔡大禮

    別署禾齋、今來軒主人等

    生于北京,山東蓬萊人。1984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書畫方面得到中央美院宋步云、武必端、王鏞先生指導。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北京印社副秘書長,國家開放大學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書法篆刻院特聘教授。


    李強

    又名李妙染

    1967年生,黑龍江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李強工作室導師,《青少年書法報》社副社長,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新文藝群體工作部副秘書長,武漢大學博士等。


    董國強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董事長、書法家、篆刻家、書畫鑒藏家。


    徐海

    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本科。2010年獲美術學博士學位(導師王鏞教授)。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書法系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印社副秘書長。


    李暉

    別署宜齋

    1971年生于重慶,1976年定居北京。“小刀會”重要成員之一。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流行書風 · 印風”大展藝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當代青少年書畫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作品屢次在國內國際重大展覽中獲獎,并被各國美術館、博物館及國家級領導人、知名人士廣為收藏。


    劉楣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民革中央畫院副秘書長、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朝陽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劉彥湖

    1960年生于黑龍 江,祖籍吉林盤石。書法篆 刻先后師從羅繼祖先生、周 昔非先生、王鏞先生。現為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 法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 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


    劉紹剛

    又署紹剛,號濼源、修公、日下布衣

    1958年生,回族。現任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出土文獻研究》主編。主要從事簡牘帛書研究和藝術史研究,出版、發表學術專著三十餘種、論文近百篇。兼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博物館客座研究員。


    王紅

    中央美院書法專業畢業,曾為榮寶齋出版社編輯。


    鄒濤

    1962年生,1983年吉林大學畢業,浙江衢州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中國書法》《藝術品》等雜志編委。主編《吳昌碩全集》等,著有《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趙之謙年譜》《篆刻津梁》《書齋雅物—筆墨紙硯》《雅室清賞—文房雜項》等。1990年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1991年第二屆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獎等。入選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書法篆刻展,首屆、第三屆全國篆刻展,特邀參加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八屆篆刻展評委,第二屆廣東省篆刻展評委,策劃并學術主持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等主辦的《且飲墨瀋一升--吳昌碩的篆刻與當代印人的創作》展等。


    杜夢洪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肉麻粗话对白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伦费免费全部午夜最新|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久久午夜色播影院| 国产AV无区亚洲AV麻豆| 国产普通话刺激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成人午夜看黄在线尤物成人|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成 人 色 网 站免费观看|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免费看国产美女裸体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