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伴著華夏民族從遠古走來,所經歷的路程已無從查詢。同樣,泰山盤路建于何時也無從考證了,我只知道: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所以,條條大道通羅馬,當然登頂的路也就不止一條了。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東泰安,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 泰山有“五岳之長”、“五岳獨尊”的成語。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禪祭祀被人認為是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歷代傳統。 泰山北麓風景區包括明堂園景區、玉泉寺景區、錦繡谷景區、天燭峰景區。幾片景區距泰安市區在20公里上下,泰山北麓風景區以自然山岳風光為主,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與泰山南麓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的旅游側重相得益彰。由于從泰安市區到這里距離適中,這兒又形象地被稱為“泰安(泰山)后花園”。 因為歷朝皇帝也從這條道登山,又稱泰山御道。它是歷史悠久的登頂路,千百年來為登山主道。沿途樹陰夾道,石階盤旋,峰巒競秀,泉溪爭流,自然景觀雄奇秀美。沿途古跡眾多,共計有古寺廟8處,碑碣192塊,摩崖刻石366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郁。 來到泰山腳下,舉頭仰望,好一片青蔥翠綠,不愧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姊妹松”,“十八盤”,“望天門”,“碧霞祠”,那些或有著動人傳說,或背倚著奇秀險峻景色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舉目望去,我尋找著孔子登臨處。孔子當年站的地方,能看到蘇州城門洞口的人物。我沒有孔子的好眼力,但孔子教育我放開了眼界,我需要一副好眼力去看花開花落,看云聚云散,看透塵世的一切。 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處,這里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觀峰。 “五岳之首”泰山,是咱們中華民族滴象征,也是燦爛東方文化滴縮影,更是“天人合一”思想滴寄托之地。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名錄。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滴象征,歷朝歷代,無論誰當上皇帝,頭一件大事就是來朝拜咱們泰山,泰山也因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滴名山。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名人宗師,都對泰山仰慕備至。孔老夫子滴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同學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傳為佳話。 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滴夢想。 |
|